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主持编写的2007年区域蓝皮书《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蓝皮书指出,京津城市发展由“单边”转向“双核互动”,从整个区域发展的长远规划考虑,京津功能回归,“双核共赢”,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京津是环渤海都市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以京津“双核”为中心的环渤海都市经济圈在我国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是其他经济圈所不可替代的。京津城市之间的功能和产业分工协作不仅影响京津城市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环渤海经济圈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把京津的优势转变为区域城市群之间分工协作的优势,是区域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京津城市功能优势发挥的最大化与最优化,在于首先要解决京津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功能及发展定位问题。长期以来,京津“单边”的发展,不仅扭曲了北京的城市职能,也影响了天津的进一步发展。天津距离北京最近,是天津发展的最大优势,但事实上天津的发展却被戏称为“灯下黑”。北京作为首都,依靠首都资源的强大磁场和吸纳能力,使北京在区域发展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强势地位。然而,作为首都的北京在享有自然竞争优势的同时,对周边区域的经济协调发展并未给予合理的回报,未能对周边地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在区域发展中,北京与天津以及其他城市之间的畸形竞争,产业结构雷同性大于互补性,产业集群度低,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作。在过去发展中,北京一方面强调作为首都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定位,另一方面一直强调大力发展重工业,从未放弃“经济中心”。因此,多年来,北京能否放弃经济中心,天津能否重新成为北方经济中心,京津两市能否由“单边”发展转向“双核互动”是区域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京津两地发展战略考虑,分工合作与协调发展是两地的现实选择;从整个区域发展的长远规划考虑,京津功能回归,“双核共赢”,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国家对北京、天津的发展定位逐步明晰。北京的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国家从宏观层次上对北京和天津发展定位的明确,从根本上解决了京津两市发展定位问题。北京和天津的发展定位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北京不再是北方经济中心。天津的发展定位则更强调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
因此,强化天津经济中心功能,提升北京政治、文化中心功能对区域发展来说是实现京津功能回归的“双核双赢”。北京不再成为是北方经济中心这对北京来说不仅可以改变过去北京和天津在产业、区域布局许多不合理的状况,而且可以腾出了更多的发展的空间。(海燕/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