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2006年,中国经济又长大了,一举攀上20万亿的台阶。这一巨大成就的推动力既是一个“快”字,更是一个“稳”字。
经济列车一路加速 “三过”困扰开局之年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承载着各方的希望,国民经济列车一如人们所料,延续上年走势一路加速飞驰。但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过热苗头,突出表现为“三过”: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在投资方面,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到27.7%,既高于上年同期22.8%的增长速度,也高于上年全年27%的平均增长速度;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8%,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在信贷投放方面,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26万亿元人民币,已达央行全年新增贷款2.5万亿元调控目标的50%,远高于历史水平;上半年,人民币新增贷款累计达到2.18万亿元,相当于上年同期新增贷款的1.5倍,已达全年预期目标的87%。在外贸方面,上半年进出口贸易顺差达到61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8亿美元,增长55%。
“三过”困扰着好的开局,潜藏着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和威胁社会稳定的隐患,影响着“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必须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管好土地信贷闸门 调控之拳组合出击
调控年年有,手段常常新。2006年,针对“三过”,调控之拳组合出击:国家从土地、金融、市场准入、外资外贸以及扩大消费等方面统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土地方面,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通知,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认真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发布实施了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格标准;将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总价款全额纳入地方预算;制定发布禁止用地、限制用地项目目录等。严肃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在金融方面,人民银行两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3次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定向票据、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银监会加强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并及时对部分银行向包括城建在内的建设项目大量发放“打捆贷款”的行为进行整顿规范。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增强汇率浮动弹性,不断完善外汇管理制度;证监会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股权分置改革,促进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健康发展。
除了管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在市场准入方面,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水泥、电解铝、钢铁等11个行业的结构调整指导意见,调整了这些行业市场准入门槛。依法关闭了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的污染重、能耗高的小钢厂、小水泥、小煤矿等落后生产能力。在完善外资外贸政策方面,对出口退税率进行了结构性调整,降低和取消部分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完善加工贸易禁止类、限制类商品目录,对部分产品加征了出口关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限制高污染、高消耗、低水平外资进入。
宏观调控成效初现
又好又快仍需努力
经济列车轰轰前行,宏观调控成效初现。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虽然较快,但增幅已回落。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4%,回落2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增长加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增速由6月末的18.4%回落到12月末的16.9%,新增贷款也明显放缓。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06年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3.9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4.7%,贷款增长速度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煤炭、未锻轧铝等产品出口继续得到抑制。
回顾2006年,正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和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才使得我们的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呈现出了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态势。经验表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贯穿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我们送走了良好的开局之年,但当前经济运行的矛盾仍很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脆弱,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投资消费比例不协调,国际收支不平衡和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等矛盾仍比较突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任务仍十分艰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又好又快”,我们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继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朱剑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