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际商品市场走势

发布时间: 2015-03-04 16:08:57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商务部综合司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国际商品 铁矿石市场 债市收益率 大宗商品

二、影响国际商品市场的主要因素

2014年,世界经济加快复苏,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有望企稳,将为商品价格提供支撑。但当前大宗商品供应总体充足,且受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和发达国家加强金融监管影响,部分投机资金撤出大宗商品市场,将对商品价格回升形成较大制约。总体来看,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压力仍然超过上行动力,在不发生重大意外事件的情况下,总体将继续呈稳中有降态势。

大宗商品需求平稳增长。全球经济特别是工业增长状况是大宗商品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据JP摩根编制的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全球制造业已保持连续17个月增长,但上扬趋势在2014年一季度有所放缓,未来商品需求增长仍存在不确定性。发达经济体表现较好,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日趋稳固,欧洲经济前景看好。据Markit公司数据,4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5.4,仍处较高水平,其中产出指数创3年来新高。欧元区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从3月的53.1升至54,创35个月以来新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外围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提速,除德、法之外的欧元区成员国经济活跃程度创2011年2月以来新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新兴市场经济较为疲软,3月份汇丰银行编制的新兴市场指数降至50.3,仅略高于50的荣枯线,巴西、印度、印尼、土耳其、墨西哥等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均在50的荣枯线上下徘徊,俄罗斯更为堪忧。过去10年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是推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动力之一。近期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商品需求增长回落,势必对全球大宗商品供求平衡产生较大影响。综合来看,2014年大宗商品需求总体有望稳中有升。

大宗商品供应总体充足。过去10年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矿业、农业投资活跃,矿山开采增多,农产品种植面积增加。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后相关投资明显放缓甚至萎缩,但前期投资形成的产能仍在陆续释放,对商品价格形成下行压力。其中,金属矿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2014年全球范围内铁矿石净增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英国商品研究所(CRU)预计仅澳大利亚出口增量就将达到9200万吨,全球合计铁矿石出口量将增长10%,增量达1.28亿吨。铜、铝等主要有色金属也继续面临产能过剩、库存过高的压力。粮食生产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但如无重大意外,2014年粮食市场供应形势相对宽松,价格有望基本稳定。

投机资金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力有所减弱。2013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股市和债市收益率回升,部分投机资金从商品市场流出,大宗商品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去金融化”。据研究机构EPFR Global监测,2013年大宗商品基金净流出资金达到433亿美元,创下历史记录。随着美联储逐步缩减QE规模,大宗商品对投机资金的吸引力进一步减弱。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加强金融监管以防止大宗商品市场过度投机,美国提出将场外交易纳入监管、剥离银行的衍生品交易业务等措施,欧盟也正在研究出台大宗商品头寸限制的新规,将对金融机构大宗商品业务产生较大影响。近日,全球大宗商品的主要投资商之一巴克莱集团宣布,将退出大多数大宗商品业务。随着投机资金继续撤出,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将更加易跌难涨。

三、主要商品市场发展前景

总体来看,大宗商品多数品种价格可能呈稳中有降态势,但各品种供求格局不尽相同,价格走势也将呈现较大差异。


粮食 2013年,受主要品种增产和商品市场资金流出影响,粮食价格大幅下跌。进入2014年,在巴西等主产区极端天气和乌克兰危机等突发因素影响下,多数品种价格有所回升。但从全年看,粮食供需形势依然较为宽松。联合国粮农组织预计,2014年世界粮食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25.2亿吨,比上年增长9%。其中大米、玉米产量均有望创历史新高,小麦产量预计比2013年的创纪录收成下降1.6%,为7.1亿吨。世界粮食消费量预计为24.2亿吨,比上年增长4%,主要因玉米的饲料消费和能源消费大幅增长,全球饲料用量预计增长10%以上,美国用于生产乙醇的玉米消耗量预计增长7.6%。由于产大于需,世界粮食库存量显著增加,2013/14年度库存消费比有望接近24%,创2002/03年度以来的新高。天气是影响农产品市场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多个气候模型显示,2014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可能性较大,极端天气可能加剧,从而对全球粮食供应和价格产生较大冲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