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书写传统,不会因电脑而中断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陆俭明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横平竖直,体现民族风骨,撇捺之间,是悠悠华夏文明。书法则是体现汉字之美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艺术,或行云流水,或苍劲挺拔,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能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
计算机时代,汉字书写有了新的方式和介质。“字处理”逐渐确定了形码和声码两大类输入法。形码输入对汉字结构的拆分和音码输入都容易造成人们对字形结构和笔法的生疏,从而形成“提笔忘字”。
不过,对于“提笔忘字”造成汉字书写传统的断代、形成丧失传统文化的“新文盲”的担忧,其实大可不必:通观汉字书写的历史,书写工具、方式和介质一直在简化:甲骨文、金文时代,刻刀是主要工具,骨器、铜器是介质,铸刻是主要书写方式;在篆书、隶书到楷书的演进过程中,软笔成为主要工具,简册、丝帛和纸张相继成为介质,软笔书法成为书写方式,而铸刻演化成一门艺术;近代,硬笔逐渐取代软笔成为书写工具,纸张成为主要介质,软笔书法成为艺术。网络时代,我们更多地使用键盘、软件、屏幕,纸笔的使用率逐渐降低,或许将来优美的硬笔书法也能成为一种才艺,而我们书写所用的文字,仍然是汉字。
如果能够更好地实现汉字的输入,汉字书写文化不但不会因电脑的使用而中断,相反可能会进一步发展。过去我们谈到一个人的汉字能力,通常只注意到认字能力、书写能力、审美能力。而进入网络时代,将会再增加一种“打字能力(汉字输入能力)”。打字的成品是比手写还要“纯正”的汉字,而且,电脑输出的汉字有多种字体选择。我们都可以输出和欣赏蕴涵着丰富文化特质的各种汉字字体,这是手写体无法比拟的。(本报记者任姗姗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