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昨天,北京国际电影季洽商会上展示的精美电影海报吸引了观众的目光。 李继辉 摄
昨天15时许,北京国际饭店8号会议厅内,人山人海,主持人两次广播希望媒体记者让一些座位出来,但仍无法让过道里的听众都得到座位。北京电影季的重要活动之一——北京电影投融资沙龙开始了。
台上坐的都是“财神爷”,银行、担保公司、投资基金公司、产权交易所等等;台下,拎着剧本的个人、中小型影视公司代表、影视基地代表、服务于影视业的相关公司代表等等,个个伸长脖子想弄明白,怎样才能在玩儿电影的过程中赚到钱。为了这次难得的对话,整日满口“VC(风险投资基金)” “PE(私募股权基金)” “对冲(指避险基金)” 的“财神爷”们姿态放得很低,尽量放慢语速,尽量使用比喻,把“资本”这个东西解释成再简单不过的大白话。
投资电影没什么特别的
“各种投资工具都来了,结果电影业就乱了。”一壹影视投资基金的代表不厌其烦把所有投资工具、融资渠道的特点都介绍了一遍。银行最讲究风险控制,说不清楚还款来源,讲不明白担保方式,别想拿到贷款,所以它要求的回报也低;担保公司的胆子大一点儿,可以在电影拍完后提供“宣发担保”、也可以在已经拍了70%的镜头后提供“完片担保”,自然要求的回报也多一点儿;风险投资基金不需要担保、不需要抵押,但是要求的回报也非常高,而且每个基金的倾向都不一样。
要拿到钱,你得遵守金融业的一系列运作方式,这种运作方式,说白了,是将电影当作一种工业来对待。而且,金融在对待电影工业时,其实和对待其他工业没有什么不同。各种融资渠道需要电影人提供的东西,也与其他行业大同小异。“得有一个拥有成功业绩的团队,而且一次偶然的成功还不能算;你自己也得掏钱进来,这叫自有资金投入;你得有完善的发行、营销计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