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阅读群体“听一族”的诞生,令“听书”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除了常见的经典名著有声版外,提供“听书”服务的各大网站新近又相继开发出了“听杂志”甚至“听报纸”业务,其中不乏《读者》《科幻世界》等国内热销杂志。然而,“听书”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捧的同时,也引来一些担忧之议。
《读者》不再用来“读”
用来听的“书”不是指评书,而是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将传统书籍由真人朗诵后,制成可下载的Mp3格式的有声读物。所谓“听一族”也并非狂热的音乐一族,而是那些喜爱阅读,却因工作忙碌选择“听书”的人群。
有声读物最早是为开车者服务的,但现在,“听一族”的队伍中更多的是“白领”们的身影。有声读物的范围也从书籍扩展到了杂志和报纸。现在,进入任何一家听书网站,科幻冒险、诗词散文、名著经典、童话寓言、网络文学以及新近加入的杂志、报纸等都可以通过Mp3等播放设备轻松下载。此外,许多听书网站还允许网友自己DIY录制“听书”,上传后供他人下载收听。
在高新区某单位做会计的李小姐成为“听一族”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平日工作忙碌的她很享受这种阅读方式,从网上下载一些好听的小说和散文,上班路上,旅途中,乃至健身时都能听,丝毫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还能“一心二用”。“我以前一直订《读者》杂志,很喜欢里面哲理性的小文章。现在发现自己一直下载‘听书’的网站提供《读者》有声版了,以后的《读者》我就靠耳朵‘读’了。想什么时候听,就什么时候听。”便利的阅读方式和越来越丰富的选择性,令“听书”成为忙碌的都市人获取知识和信息最便捷的手段。
“听书”令阅读肤浅化
从“听书”到“听杂志”,再到“听报纸”,虽然一路受到追捧,但学界却对这种用耳朵“阅读”的方式表示担忧。在经历了读图时代后,“听书”是否会加速“速食文化”带来的浅阅读?
对此,西北大学文学院林允富教授认为,有声读物有获取方便、资讯量大等优点,但传统阅读给读者带来的思考力和想像力是有声读物无法比拟的,传统阅读的价值不能被低估,现代人如果依赖越来越懒的阅读方式,势必导致阅读与思考能力下降。
林教授还认为,有声读物难以替代传统纸质读物,“正如培根所说,读书需要分类。有些书需要反复精读,有些只要浏览就可以。因此,读书方式也应根据不同种类的书来进行选择。有声读物只是传统图书的延伸和补充,增加了人们阅读的选择余地。”
“听书”如何保障著作权
伴随互联网和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的普及,从图书到报纸,有声读物的市场正在迅速扩大,读者能从互联网上下载的有声读物数量也大为增加。由于许多听书网站要收取一定费用,能获取经济效益,如何保障原著作者的著作权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对此,陕西法正平安律师事务所的张忠民律师表示,提供有声读物收费下载的网站,如果原作品尚在著作权保护期限内,网站必须在征得著作权所有人的许可后,方能提供有声读物的收费下载服务,否则著作权所有人有权向涉嫌侵权的网站提出赔偿要求。
经常“听书”的某高校研究生江鹏说,在“听书”过程中,听播讲人如何划章断句以及他们用不同的音调语气制造出的高潮和悬念,也是一种享受。听得多了,自己也想“说书”,传到网上让大家听。对此,张律师说:“普通网友以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为目的,从网上下载有声读物,一般不构成侵权;而由网友朗诵、录制他人文字作品后上传至网站的行为,就得征得著作权人的授权或认同,否则就是侵权行为。但如果是自创作品,网友非但不构成侵权,还会拥有自己的著作权。” (见习记者 孙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