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那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古代文化遗存相比,刚刚过去的20世纪的遗产在文化遗产大家庭中最为年轻,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忽略它们存在的重要意义。两天前落幕的全国大遗址保护现场会透露,全国博物馆竟然没有收集到一块曾在中国遍地开花的人民公社的牌匾;而在北京,去年上半年就被拆除的北京唯一啤酒酿造业的旧民族工业遗迹——双合盛啤酒厂麦芽楼,并没有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注意,在去年年底公布的《北京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的名单中,麦芽楼居然还赫然在列。
北京曾仅有的
3座8层以上建筑已拆除2座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此次会议上指出,不少城市的决策者和规划建筑师们,不同程度的轻视、甚至抵制已有建筑。比如,在北京,改革开放以前,北京市8层以上的板状高层建筑总共只有3幢:即工会大楼、北京师范大学主楼和水产部大楼。这三幢建筑本应作为20世纪标志性建筑遗产加以保护,但是目前其中两座已被拆除,使20世纪遗产的历史链条不再完整。
不当使用让前门火车站
失去昔日风采
除了不被重视所带来的隐患,20世纪遗产还时刻面临着被改造的威胁。由于20世纪遗产往往是正在使用的“动态遗产”,产权人或使用者为满足当前需要而对其经常加以变动,处理不当就会影响20世纪遗产的整体风格和建筑质量,甚至伤害城市民众的“集体记忆”。
单霁翔举例说,在北京,位于天安门广场东南角的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俗称前门东站,是我国铁路的早期建筑,也是20世纪遗产中的“老大哥”。今天人们看到的百年老站早已失去了昔日风采,在建筑顶层“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的大字下方,是5个更大的字——“老车站商城”,喧宾夺主,而车站里面则布满了商店、摊位。
名人故居
遭遇“保护性破坏”
“保护性破坏”也是20世纪遗产保护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单霁翔介绍,几年前,北京市有关部门对名人故居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核实在四个城区内共有308处名人故居。然而,目前,这些名人故居只有8处被辟为博物馆、纪念馆,仅占总数的2.6%,还有少数名人故居实施挂牌明示,而绝大多数名人故居淹没在杂乱无章的建筑之中,鲜为人知。由于缺乏管理、保护和修缮,大多数名人故居早已失去了当年的风采,许多院落房屋年久失修,院内地面坑洼,自建房丛生,原有建筑格局遭到破坏。(记者丁肇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