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北京交通治堵新措施
2010年12月23日下午,北京交通改善措施正式公布,参照《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北京市将实施小客车数量调控措施,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摇号方式无偿分配小客车配置指标。而在此之前,关于治堵的具体方案已经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热议。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谷文杰:
近日,北京治堵新政在社会上引起空前的舆论热潮,堪称“史上最受关注”治堵方案,成为跨年度的舆论大事件。截至目前,社会舆论依然对其保持着密切的关注热度。综合而言,网络舆论对治堵新政持爱恨交加的态度,一方面,治堵的目的和初衷得到了广泛拥护,另一方面,一些具体的措施却备受批评。北京市相关部门的工作思路比较传统,事件后期舆情应对力度减弱,相关举措缺乏亮点又存在诸多不足,整个舆情应对工作成绩平平。
方案公布之后,社会舆论迅速升温,进入质疑期。限购令歧视外地人、频繁管制损害公众利益、公车数量之谜、公共交通落后等话题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面对汹涌澎湃的舆论压力,北京市相关部门没有采取相应力度的举措应对,而仅是通过常规方式对已发布的政策进行辩护和解读。
综上所述,北京市相关部门在治堵新政舆情应对中失误较多,导致舆情应对成绩平平。有鉴于此,相关部门需要在操作层面上进一步提高舆情应对水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完善网络调查和民意征求的方法、技巧。在本次事件中,北京市相关部门的网络调查行为因为不严谨而被舆论批评。有鉴于此,相关部门在以后的网络调查和民意征求工作中,要确保调查时间和范围控在合理范畴之内。为了保持调查结果的独立性和可信性,可以考虑与影响较大的独立网站合作,开展民意调查。
加大舆论质疑回应的针对性,提高舆情应对的效率和准确性。政府在回应舆论质疑时,不能避实就虚,回避公众密切关注的问题。要做到有的放矢,对舆论焦点进行逐一回应,提高舆情应对的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