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参加武昌起义的一群新军准备奔赴战场。
保路运动,成了革命导火索
【终于开始了】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实行铁路国有政策,宣布收回由民间出资建造的粤汉铁路、川汉铁路。这一举措引起湘、鄂、川、粤4省各阶层的强烈不满,掀起了4省保路运动(又称“铁路风潮”),尤以四川最为强烈。一脑子糨糊的清政府,终于亲手点燃了引爆火药库的导火索,为自己的葬礼拉开了序幕。
【最早的独立】
9月25日,同盟会成员吴玉章、龙鸣剑、王天杰等人领导荣县独立,荣县军政府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随后,四川各州县相继独立,成立军政府。清政府急忙将总督赵尔丰免职,并调渝汉铁路督办端方署理四川总督,率一部分湖北新军入川。
革命党在四川的起义牵制了清廷大量兵力,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有力支援。可以说,没有保路运动,就没有辛亥革命。
武昌首义,敲响清帝国丧钟
【三个直接触因】
(1)起义计划已定。1911年9月23日,湖北境内最有影响的两个革命组织共进会、文学社宣布合并,大家决定日后不再分彼此,一律统称“武昌革命党人”。第二天召开干部会议,组建了起义的领导机构——起义总指挥部。文学社负责人蒋翊武被推举为总指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被推举为参谋长。起义时间定为10月6日(旧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后因准备不足,起义日期推迟到10月16日。
(2)起义新军恐被调入川。上面说到,清廷正在调遣一部分湖北新军入川,武汉的防务就相对空虚了。但是,革命党人原本在新军中各层级的人事安排被打乱了,不少党人士兵担心被调往外地。如果再延搁下去,机会将可能丧失。
(3)孙武弄响了炸弹。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秘密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不幸被炸伤。俄国巡捕前来搜查,孙武和其他人脱逃,但起义的文件、旗帜等被搜走。湖广总督瑞澄闻听此事后下令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蒋翊武闻讯后,决定当夜发动起义,后因武昌小朝街85号起义总指挥部遭清军突袭而没有成功。被捕的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10日凌晨就义。新军工程营后队正目(相当于班长)、革命军大队长熊秉坤等人筹备当晚起义,并拉来队官(相当于连长)吴兆麟作为起义军临时总指挥,自己为参谋长。
【20颗子弹打响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上,熊秉坤、程定国、金兆龙等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起义士兵首先发难攻占楚望台军械库,继而,大部分新军积极响应。吴兆麟、熊秉坤率起义部队攻打湖广总督府。在南湖炮队的炮击下,起义军在次日黎明前占领总督衙门,湖广总督瑞澄逃走。
《辛亥往事》一书中透露了一个有趣的细节:革命党人决定10日夜里第一次集合点名,在营房发动军变。当时,他们仅有20颗子弹,所需武器要靠夺取楚望台军械库。正是这20颗子弹,要了大清国的命。
11日黎明,起义军聚集在湖北咨议局大楼会议厅,商讨组建军政府和推举都督人选。会议请咨议局议长汤化龙主持。吴兆麟提议由第21混成协统领(旅长)黎元洪担任都督。会议通过了以黎元洪为都督,汤化龙为民政总长。
11日上午,武昌全部光复。起义军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12日,武汉三镇全部落入革命军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