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国网独家解读[组图]

2013年11月16日08:5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三中全会 公平正义 治理 依法执政 社会管理 法治 管理 坚持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2013年1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丁元竹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就《决定》的具体内容为广大网友深入解读。

2013年1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右),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丁元竹(左)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就《决定》的具体内容为广大网友深入解读。中国网 寇莱昂 摄影  中国网2013年11月15日讯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国未来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作出了一个纲领性的规划。今天播发的《决定》全文显示,其内容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改革力度前所未有。中国网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丁元竹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就《决定》的具体内容为广大网友深入解读。中国网:

《中国访谈·世界对话》,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国未来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作出了一个纲领性的规划。今天播发的《决定》全文显示,其内容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改革力度前所未有。今天两位专家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就《决定》的具体内容为广大网友深入解读。这两位专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

李林:

各位网友,大家好!

中国网: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教授丁元竹。

丁元竹:

各位网友,大家好!

中国网:

欢迎两位!前几天三中全会召开的时候,相信两位专家一定看了会议公报,现在《决定》出来了,是如此的详细。请问两位老师看完这份决定之后的感受如何?

丁元竹:

比较1978年三中全会的历史背景和这次的历史背景,觉得这次三中全会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那次改革我们面临的主要是国内发展情况,那时候我们的社会结构还比较简单,经济结构也比较简单,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是很高。在那种情况下,我们政府在推动改革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回过头来看这次改革,经过35年的实践,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益格局、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部门之间的差距都表现出来。在这样的多元利益格局下,如何继续引领中国前进,那是我们整个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这次改革就基于这样的形势进行顶层设计,特别是提出来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这样去表述:当我们国家结构比较简单的时候,可以像引领一个军队一样来引领这个国家。但利益格局非常复杂以后,可能政府要通过法制的方式或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各类主体形成一种新的平衡过程,特别是发挥市场在整个利益格局的协调作用。我觉得这次确实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是我的第一个印象,也是我理解为什么要提出来“社会治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重大判断和决策。

丁元竹:

第二个印象,顶层设计和实施措施之间衔接得还是非常密切的。比如我们讲到改革目标的时候,明确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际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十八大报告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讲得很清楚了,道路讲得很清楚了。我的印象就是,通过改革来完善这个制度,为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一个制度基础,包括预期的目标也讲得非常清楚。

丁元竹:

给我一个印象,因为过去我在发改委宏观院(宏观经济研究院)工作过,我就感觉《决定》具体到像规划一样,带有规划的性质,带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但是它的高度又非常高。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搞现代化的国家非常多,但真正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并不是那么多。为什么呢?很多是在体制、机制、制度上出了问题。现在就世界范围内来说,到底怎么走,包括发达国家也都在探索。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明确地提出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来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这实际上是在特色方面体现我们要走的路的问题。这样就把大的顶层设计讲得很清楚,实现这样的制度又提出第二个目标:要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它背后也有一系列的具体措施。

丁元竹:

第三个印象,因为在这次全会之前,甚至在两三年之前,社会上对于改革的呼声,包括学界对改革的呼声都非常得高,大家都从不同角度在谈,都呼吁改革。但到底怎么改,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我记得有一次在海南参加一个国际改革论坛,我当时也在会上提了一个问题,我就说,咱们现在改是从哪儿改到哪儿,这个东西一定要搞清楚。我们经常讲经济转轨、社会转型,都有一个从哪儿转向哪儿的问题。这次我觉得把这个问题讲得非常清楚。当然,在前几次全会里,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讲得是非常清楚了,这次我觉得把目标定得更加清楚。

丁元竹:

对于大家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确保改革的方向,这次我印象最深的是“六个紧紧围绕”来强调重点领域的改革,比如经济领域的改革要紧紧围绕着基本经济制度,社会领域的改革要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

前一段学界也讨论,我看很多学者在到处讲社会体制的改革主要是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改革社会组织登记双重管理问题。这是在改革细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这次全会讲紧紧围绕着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阶段的根本性问题,发展经济依然是我们的根本性任务。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社会体制改革就是把这六大类体制改革锁定在“紧紧围绕”上,这就使得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就比较清楚,也比较容易统一思想。我的印象就是这三个方面。

中国网:

李老师呢?

李林:

我的印象比较简洁,我看这次《决定》发表以后,印象更加深刻的是,整个三中全会的报告充满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就是说它能做到什么,怎么做,在整个报告当中是以一种很实在的、很务实的精神和态度来规划,来部署。所以,我们看了以后,三中全会的这个报告全文与十八大报告整体原则性规定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密切的结合,就是十八大报告比较宏观、比较原则,方向性的、政策性的、导向性的偏多。三中全会的报告更加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当然其中也有很多战略性的、宏观性的思维。所以,我印象当中,这个报告应当是未来比较能够实施、比较能够实现,能够把我们引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战略目标的实现上。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