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从陌生到自发捐助
讲述人:靳书鹏年龄:27岁职业:业务经理
第一次听到“希望工程”这个词应该是1993年,那时我还在上小学六年级。学校号召为希望工程献爱心,我们就问老师:“希望工程是什么工程?是不是修路盖楼?”
老师就给我们讲什么是希望工程,讲贫困地区的孩子因为穷不能上学。那时候希望工程不像现在一样家喻户晓,回家给父母解释很费劲。因为当时县里正在修公路,所以家里人一听捐钱,以为是修路乱收费。
那时候练习本和铅笔很便宜,好一点的练习本才1毛钱,我们就捐本子和自己读过的课外书。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组织和贫困地区孩子手拉手,我和一个差不多年纪的孩子相互通信和送贺卡。信和贺卡现在我还保存着,而那个朋友已经当老师了。
上高中的时候学校还组织到赞皇一个村子捐助,大学假期还去支教。那时我才真正了解到,原来还有这么贫困的地方,还有读不起书的孩子。
现在我们开车自驾游,经常在周末组织朋友们到贫困县里去看望那里的孩子,给他们送点学习用品,自发的为希望工程做点贡献,就算我们自己的“希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