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就《"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发布时间: 2017-03-03 13:09:57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刘芳奇
关键词: 十三五,国家发改委,发布会,交通,情况

中国改革报记者: 刚刚秘书长也给我们介绍了中国交通发展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也提到在衔接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郑司长刚刚也提到,我们线上线下融合正在逐步加快,共享经济也正在成为一种模式、一种潮流。我的问题是,接下来我们将如何推进各种交通方式的融合发展?谢谢。

2017-03-01 16:47:17

李朴民: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请张司长回答。

2017-03-01 16:50:13

张大为: 不同交通方式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同交通方式融合发展是交通运输与其他行业、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前提。我们要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来推动不同交通方式的融合发展。

首先,从基础设施来讲,不同交通方式基础设施联网、有效衔接是各种交通方式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融合发展的前提。

第二,要打造一批或者改造一批综合客运枢纽、货运枢纽(物流园区),这是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作为交通的消费者来讲,从获得感和体验感来说,综合交通运输主要体现在我们常常讲的客运站场、货运站场,枢纽要体现便捷性、高效率,也就是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所以,要构建一批现代化的综合客运枢纽、货运枢纽包括物流园区,从基础设施的物理衔接上加强各种交通方式融合。

第三,在物理衔接的基础上,要在运输组织管理上加强各种交通方式融合发展,要加快发展旅客联乘联运和货物多式联运,这是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还有信息互联共享,要构建比较完善的公共信息平台,加强不同交通方式信息互联共享,为消费者提供比较便捷方便的交通运输服务。

第四,要促进发展要素的整合、融合,这是各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的动力源泉。交通运输领域是投资量比较大的领域,面临的资源环境、土地等约束也越来越大。

另外,交通的经济功能,要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支撑引领作用。当前,交通运输面临一个很大任务,就是如何降低社会物流成本,这也是大家普遍关注和关心的,只有促进不同交通方式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管理,才能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同时,还有更难的问题,就是体制机制问题,体制机制是很重要的因素,管理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深化改革是促进不同交通方式融合发展的保障条件。所以,我们要促进不同交通方式融合,就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协同,包括法规统一体系、标准统一体系等,这方面相对比较难一点。基础设施只要有钱就可以联网,但是治理运行体系协调就涉及更多的因素,这既是难点,也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2017-03-01 17:47:44

经济日报社记者: 《规划》是指导“十三五”时期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能不能介绍一下与“十二五”期间的交通规划相比有什么变化,创新点在哪里?谢谢。

2017-03-01 17:49:34

李朴民: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请郑司长回答。

2017-03-01 18:37:12

郑剑: 谢谢您的提问。与“十二五”相比,这次《“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在形式和内容上保持了延续性,但是在总体的框架、思路、理念和目标任务上都有全面创新。我们总结,最大的不同在于分析新常态和新形势,树立新理念和新导向,谋划新目标和新路径。从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上来讲,我们觉得有“四个新”,实际上是“四个变”,发展环境变了,市场需求变了,发展基础变了,发展条件变了。

一是新环境。从环境这个角度讲,应该说交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都发生了变化。国际上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跨境人员和货物交流是快速增长的,据统计“十二五”出境旅游人数和民航国际航线数量增长一倍以上、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翻两番、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46%,交通运输服务于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任务更加繁重。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迈向中高端,消费升级不断加快,“三大战略”推进实施,全面建成小康任务艰巨,交通运输在支撑经济转型升级、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区域协调发展、扶贫脱贫攻坚等方面责任重大。

二是新需求。需求在结构上、层次上、领域上都有了变化。结构上,大家感受最明显的,现在高铁、高速公路、民航的出行及自驾车等个性化出行迅速增长,全国铁路动车组列车开行对数比重已达60%。货运方面,大宗物资运输趋稳,铁路煤炭发送量连续下降,小批量、多频次、分散式物流需求快速增长,快递业务量连年保持约50%增长。其次是层次提升,一单制、一站式、综合性服务需求旺盛,共享交通、定制交通、公路港等线上线下融合的智能运输需求猛增。最后是领域拓展,国际运输需求规模和范围快速拓展,城际城市同城化、通勤化、无缝化运输需求大幅提升,旅游交通等新兴需求亟待得到响应。

2017-03-01 18:37:25

郑剑: 三是新基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十二五”期间铁路和高速公路里程分别增长33%和67%,民航机场数量增长20%。快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高铁、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机场、高等级航道、深水码头等一系列大能力、高标准基础设施总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交通运输能力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但是,交通运输区域性、结构性和功能性失衡问题依然存在,提升综合服务品质、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将是未来交通发展当中的主要矛盾。

四是新条件。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重大工程建设能力、高速列车等装备制造水平大大提升,交通服务依托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条件明显改善。如果没有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的线上线下融合是不可能做到的。现在铁路互联网售票占比超过了60%,今年春运期间更达到了70%以上,交通运输优化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反过来看,现在交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约束,尤其是在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方面等约束越来越紧。我们统计,全国交通仓储邮政业占成品油消费达60%以上,交通是全国的用油大户,所以交通未来发展中面临的资源条件制约是很严重的。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发展的不协调、不融合和不适应主要集中在区域交通条件差异大,硬件与软件之间不协调,各种交通方式衔接不够,交通与经济融合性不强,在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运输需求方面还不适应。所以这次《规划》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提出基本建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家如果留意的话,可以知道我们这是首次提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前“十一五”、“十二五”一直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这个内涵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突出了发展当中的现代性;二是综合性;三是系统性。

2017-03-01 18:37:4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