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年会、科技创业贡献奖颁奖大会

2014年03月25日14:2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科技创业 颁奖 协会年会 大会 技术

任泽平:

我们把视野拉近一点,就看今年的增长形势,尤其是看一看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的增长形势究竟会怎么样?我们做企业的朋友可能会比较关心这个问题。如果说前面的判断是成立的,未来20年是6%,新的增长平台是5,而且这里面我还要说稍微再强调一下,即使这个5%的增长平台都不是高速增长之后自然而然就出现的,拉美是直接落入了负增长的区间,如果我们要想构筑一个5%左右的中速增长平台,我们还要为此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要做出实质性的改革。就像总书记讲的: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如果前面判断成立的话,显然,去年7.5%的增速还没有找到它中长期的底部,或者更深层次的。我们还没有构筑一个与新的增长平台相适应的动力机制,以及更重要的是它相对应的这种机制体制,也就是说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能够让企业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机制,我们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今年的经济增速我们认为大约是在7.5%左右。但是,总理讲了“可左可右”,我们认为靠左的可能性比较大,我个人预计可能是7.2%。

目前,经济增长的动力上还看不到全面复苏的条件。比如我们的重化工业仍然占工业比重一半以上,我们看好的高端制造业还只占1/4。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领域仍然靠借债进行扩张,这种去杠杆、去产能的进程相对比较缓慢。

今年1-2月份工业生产是8.6%,对应的GDP大约是7.3%,而且从3月份以来的情况,这种订单、企业的活跃度,包括预期,都还在一个下行的区间。如果按照惯性的下滑,二季度有可能比一季度要低。好消息是什么呢?比如前两天国务院常务会,出台了一些稳增长的措施。比如说1400亿的铁路投资,后面还有一些。总理也强调今年要加快预算的执行力度,一些比较成熟的又有利于稳增长,又有有利于调结构的项目,加快推进。考虑这个因素,二季度的增速有可能会和一季度持平,大约7.2%、7.3%左右。但是,这种稳增长的政策大约也只有一个季度的效果,我们预计三季度会回落。今年下半年会在7%左右,全年7.2%。

2014-03-22 10:17:31

任泽平:

那么,问题是什么呢?经济增速8%也好,7.5%也好,7.2%也好,哪怕未来降到6%或者5%,增速的背后是什么,即使增速下来了我们担心的是什么,就是所谓的底线。比如说就业、企业的效益,社会的稳定,经营的风险,我们能不能兜得住?如果我们能兜得住,增速不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比如企业能盈利、就业能相对充分,经济增速是多少是无所谓的、是不重要的。比如美国,它现在是2%左右的增速,但企业大量的盈利,苹果拿着1千亿的现金不知道怎么花,我们7%-8%的经济增长,相当一部分的企业竟然还亏损,为什么?所以,我们要尽快通过改革来培育这个新的增长动力和机制,企业要尽快地调整它的盈利模式,加快创新的进度以及研发的投入。

我们和国外的智库,包括华尔街这样一些国外的投资者进行交流。大家仍然非常看好中国经济,但是大家普遍感觉到中国现在可能还有一只靴子没有掉下来。就是说,我们的几个风险因素,比如房地产、产能过剩、地方债,影子银行、银行的不良贷款。他们跟我们讲,尤其是这些华尔街的投资者讲,他们认为中国的资产都是便宜的,但是他们的之所以不敢进来,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中国这种靠负债、靠投资的扩张的风险什么时候会暴露出来。他们说,如果你可能有五个方案,你有任何一个方案告诉我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你怎么办,他们都会进来。尤其从去年启动了新的改革进程以后,所谓开启改革的第二季,国内外对中国能够转型成功、对中国的长期发展信心确实在增强。但是我们也看到这种转型的过程仍然是曲折、漫长的,对相当一部分行业和企业甚至是痛苦的。

2014-03-22 10:26:59

任泽平:

中国经济现在出现的这种情况,大家最近在问一个问题,就是钱去哪儿了?去年社会融资总量、新增人民币贷款都非常快,但是我们的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仍然很大,甚至实体经济相当一部分企业还融不到钱,为什么?一方面我们的资金供给非常充裕,流动性非常充裕,与此同时,又看到微观的企业又融不到钱,融资难、融资贵又是普遍现象,什么原因?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大量的产能过剩的行业,还有一部分无效的投资,包括地方融资平台资金的需求,他们产生的相当一部分无效的资金需求。根据测算,去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7%去了房地产,36%去了基建,这两项加起来占63%,占能过剩领域大约是6.5%,这三项目加起来大约是70%,资金相当一部分没有去实体经济,没有去企业中。而我们所看到的去了这些领域,都是一些财务软约束,对资金不敏感,现金流回款能力比较差。而这些领域又无法退出,又无法进行市场的出清。就依靠这种负债,不断地循环,拉高了整个社会的资金成本利率水平。现在的实际的利率水平是10%左右,部分领域是在10%以上,什么样的基建项目能够实现10%以上的盈利能力呢?什么样的产能过剩的行业能够出现10%以上的盈利呢?没有。

刚才,我们看到这些行业都出现了资产负债率的恶化,资产负债表被破坏。但是为什么这些企业、行业领域资源存在呢?因为有政府的征信,大家愿意往这个里面投资,钱还愿意往那个方向去,并不是因为这些地方能够创造现金流,而是因为它的背后有增长的征信在里面,也就是说我们的市场经济搞了这么多年,政企之间的隐性担保没有被破裂。一个自然的结果是什么呢?10%以上的资金成本,挤出了大量的好企业的真实的融资需求。有多少好企业能够承受15%-20%的资金成本,我相信有,只是极少数的行业,大部分的好,但不是极好的企业可能都无法承受这种资金成本,怎么办?与此同时,可以看到监管层所发生的政策的变化,今年发生了一些调整,就是所谓的稳房市、跨债市、破产能过剩和影子银行,同时完善社会安全网。如果政府能够解除这些隐性担保,让一些产能过剩和影子银行企业融资破掉,短期大家的风险意识可能会上升,对这些风险会重新定价,长期来看,你打断这些无效资金需求以后会出现什么状况呢?整个社会资金成本利率水平就可能会降下来,而且一些高信用等级的,资产负债率比较好的,盈利能力比较强的企业,就有可能以比较低的价格拿到资金。因为它的信用状况比较好,所以对资金的溢价能力就比较强,这就是我们对今年的政策建议,在防风险这一块。

2014-03-22 10:27:24

任泽平:

第二,今年关于政策改革的基本思路。

实际上,关于在增长阶段转换期,政策究竟应该怎么干?比如宏观政策、结构改革究竟怎么做。这些年,我们相对已经想得比较清楚了,而且德国在60年代,日本在70年代,我们的台湾在80年代,韩国在90年代的政策组合基本类似。概括来说,政策共性是这样的,就是货币不放水、财政部刺激、大规模的减税,放开准入和放松管制,等经济体专项以创新为主的时候,而不是以要素投入驱动的增长模式以后,政府很难对创新进行识别。显然市场来识别创新并且为创新定律定价,进行资源配置的时候,这种制度更有优势。去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一个改革的目标就是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宏观政策,我们建议实施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和减税不刺激为主的财政政策。因为,这时候货币宽松了是没有太大的效果的,即使大家关注到过去这些年流动性仍然非常的充裕,都没有流到实体经济当中去,大量的涌向了房地产等等这些领域。所以,宏观政策主要是提供中性偏紧的环境,提供一个结构调整的动力和压力。重点放在改革上,我们要完善市场经济架构,改革改什么?我们都知道行政干预、国际垄断和城乡二元体制是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最后堡垒,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考验转型成败的最大难题。在这里,我想重点讲一下四类改革。

2014-03-22 10:30:04

任泽平:

一是简政放权,是政府率先垂范。我们既然想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就应该大幅下放行政审批,减少对微观主体的干预,同时把政府本应该做的,比如维护市场的秩序,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强跨流域治理,加强环境的改善等这些方面的职能。对于经济领域,政府应该保持竞争的中性,产业政策由倾斜性样普惠性转变,建立负面清单和权力清单。什么是负面清单,负面清单是对企业来讲的,就是法无禁止即可为,权力清单是对政府而讲,法无受权而不能为。我们要建立这样一个法制体制。

2014-03-22 10:36:22

任泽平:

二是经改领域,财税改革是经改的先行军。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经济体制改革财税先行。去年三中全会决定中把财税改革上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柱。这次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为什么经济体制改革要财税先行?财税是什么?财税是我政府自身的体制,它是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关系最基础的制度安排。如果说政府的自身体制都没有理顺的话,你很难去理顺外面的这些体制,包括企业、国企改革等等,即使理顺了,自身的体制没有理顺的情况下,外面的体制理论也会出现反复。我们来看地90年代的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朱老板”就率先推动的财税体制改革,当我们把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关系理顺之后,随后推动了金融改革,在90年代推动了国企改革,整个改革进程就启动了,就顺利地推进了。

财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一个是透明预算。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允许地方发债,继续推进营改增的改革,调整消费税加快资源税和环境税,对于综合个人所得税和房产税,重新匹配中央和地方市场什么意思?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一定要建立我们的预算透明。过去财税改革毫无疑问是成功的,但是也出现了与这个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比如上一轮的财政改革主要是上收财权,奥大量的本该由中央承担的事权仍然下沉在地方,这样造成一个结果,地方财力比较有限,而又要承担大量的事权。所以中央就默许地方通过比如融资平台,通过土地财政收入、非税收入等等,这种预算外收入进行了融资,然后就造成现在这种情况,做成这种乱象。

2014-03-22 10:36:53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