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慈善蓝皮书》发布会/实录

2011年04月26日15:4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慈善蓝皮书 慈善 捐赠

刘京:

大家上午好。我发言的题目是旗帜鲜明地支持中国慈善家。各位嘉宾,新闻界的朋友们,首先我代表《公益时报》社向在座的各位嘉宾和媒体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在十年之前创办了《公益时报》,在八年之前着手编制和发布慈善家排行榜,四年之前开始编辑慈善捐赠的蓝皮书,就是希望能够探索一条推动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良性之路。我们做这个慈善家网站严格按照六个来源进行梳理,其中包括政府系统提供的捐赠数据,捐赠者自己提供的数据,各公益机构提供的数据,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当中相关的捐赠数据,各种公开媒体报道的捐赠数据,还有我们《公益时报》档案的数据。为什么强调这个?因为大家都在质疑这个网站是怎么来的。所以我澄清一下。不管是蓝皮书还是慈善榜,我们是基于大额捐赠的报告和榜单,企业家自然成为我们研究的对象。

2011-04-26 09:30:20

刘京:

慈善家首先必须是企业家,企业家就是发现需求、满足需求,为社会创造财富,企业家不仅有眼光、有胆量、有组织能力,更重要的还要有社会责任。企业家追求的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成功,更注重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热心于公益事业,以财富回报社会,企业不同于公民,每个企业都有一种理念,企业家就朝着这个理念努力的拼搏,时间长了形成了文化,企业家的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这种精神的支撑。所以我们讲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有三种原则,负责任的人,有影响力的人和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企业家把物质财富转换成精神财富,这就完成了一个企业家向慈善家的转变,我们需要给慈善家更加自由发展的空间,当然企业家要更好的为社会创造财富,慈善家比一般企业家还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要对社会公益事业的大笔捐赠,还需要通过言传身教树立榜样的作用,不仅要遵守企业家应有的社会准则,还要承担来自于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责任,履行作为公众人物的义务。

2011-04-26 09:31:19

刘京:

大家注意我强调了一下企业家应该尽到的责任。同时我讲一下,慈善家除了要承担企业家的责任以外,还要承担更多的作为公众人物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中国企业家传统是不同的两个方面,有保证企业家传统的社会才能产生保证慈善家的传统,财富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企业家是对财富调动的核心组织者,他们承担着财富对社会起推动工作的功能,是检验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我们编写榜单,就是中国慈善捐赠的缩影,希望通过过去一年中国慈善捐赠发展给我们的社会提供价值观的参考,鞭策我们共同努力,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每年榜单的发布不仅有国家领导人的莅临指导,还有数以百计的中国企业家和慈善家共商大计。今天不仅局限于几个慈善家的专业,更多的专业的捐赠榜单已展现,到2010年底,我们2168家的基金会中由企业家成立的非公募的基金会已经占据多数席位,而挂靠在公募基金会下面的企业专项慈善基金已举不胜举。我们手上这本慈善捐赠数据的报告,记录的是中国慈善家的时代精神,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是具有很强责任感的中国企业家,这个群体的精英们,在经历短短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财富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散财之道。一张榜单的背后凝结着中国慈善家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中国企业为主体的捐赠,在2010年继续增长,其中国有企业捐赠达42亿元,民营企业家在全年捐赠过亿的36个单笔捐赠中占到一半,而外资公司的捐赠超过1000万的比较少。2010年民政部捐出各类救灾捐款30亿元,全国红十字系统接受捐赠的款物99亿。地方的慈善会比较突出的像浙江的慈善会接到22亿的捐赠,福建的慈善总汇超过10亿,上海的慈善会超过了10亿。作为捐赠的生力军,基金会系统2010捐赠的收入很可观,扶贫基金会是5.4亿,红十字基金会是5.4亿,妇女发展基金会是2.2亿,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是2.9亿,据不完全统计和推断,我们2010年慈善捐赠的总额至少超过700亿。因为没有很权威的统计,都是基本的估算,基本上口径都是相一致的。不包括彩票489亿的公益金。

2011-04-26 09:31:57

刘京:

公益发展的原动力是捐赠,核心是第三部门的建立,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晚年把事业转向了其他部分,正是因为新的发现,NGO解决社会问题最好的方案,大家是为使命而聚在一起的,企业是创造财富的机制,第三部门是调动社会良性的循环,只有社会结构合理安排商业秩序才能更好的延续发展,更好的建设创造财富的机制,推动政府机器的服务体系,这一切是我们有信息和勇气将中国慈善排行榜推向更远目标的动力。

2011-04-26 09:34:03

刘京:

人民日报2011年1月31号第11版,摘要刊登了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的讲话,他强调民政工作要注意动员社会力量,扩大可用能源和能量,把具体事物转移给社会组织去做,实现行政职能和社会力量作用的有效结合与良性互动。在这份报告之外,我们看到备受关注的壹基金6落户深圳,北京市民政局规定将第四类社会组织可以到民政部门登记,而无需挂靠业务主管部门,像北京瓷娃娃的成立。中央在年初召开省部委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创新专题研讨班,在“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报告当中再次强调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的目标,看到中央政府对社会发展的声音和举措,对我们的工作是一种强有力的推动。奉献给读者的这本蓝皮书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我们今天下午2点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第八届中国慈善网发布典礼,欢迎大家到会见证中国生力军的产生。最后再次感谢这次会议的主办方,感谢各位朋友和嘉宾和媒体朋友的光临。谢谢大家。

2011-04-26 09:34:39

陈光金:

谢谢刘京社长的精彩发言。他的发言当然是向大家报告了一些数据,我听起来感觉最有意义的是关于企业家作为中国慈善主体的慈善文化、慈善理念、慈善责任和慈善行为的精彩解读。不仅仅是企业家,整个社会公民都应该加入到慈善的行为或者是文化当中来。在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建设,可能也是我们各位从事慈善研究的专家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下面请两位领导讲话,首先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谢寿光社长发言。

2011-04-26 09:35:15

谢寿光: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受邀出席慈善蓝皮书发布会的企业家,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我们今天在这儿举办《2011慈善蓝皮书》的发布会,我首先作为这部蓝皮书的出版方,向以杨团主编为首的研发团队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这一部慈善蓝皮书编制的专家、领导、企业家和新闻媒体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今天我也代表中国社会学会向这部最新蓝皮书的发布也表示祝贺。

2011-04-26 09:36:02

谢寿光:

今年年初的时候,社会蓝皮书发布提出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成长性阶段,这个蓝皮书里对成长性阶段有了多种的说法,这部慈善蓝皮书的发布恰好印证了这个重要的判断和事实,就是中国的慈善事业作为中国社会新成长阶段一个重要方面,在过去的一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或者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最值得专家们、媒体们大说特说的一年。这个蓝皮书的数据可以说明,包括中国慈善捐赠的总额,连公益彩票在内已经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这次仅仅是一个数字,实际上更大的发展在于全社会对于慈善捐赠、对于公益事业的社会共识正在凝聚,或者说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无论是在政府的建设层面,包括今年年初中央党校举行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而研讨班的主要主题就是社会管理的创新。大家可以想一想,按照我们党这些年来中央的决策周期,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实际上更多的可能一般的推出,会认为研讨班的主题应当是发展方式的转型,而恰恰是把社会管理和创新这个主题体提入到全党工作的大局。胡锦涛总书记做了重要讲话,对全年的社会管理创新进行全方位的部署。这意味着中国社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在前30年我们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方向和改革的导向目标意识,中国已经从去年成为第二大经济体,这里就预示着下一年的发展着力点应当是新社会进步的新阶段。这个阶段叫什么?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我个人的看法应当说是公益社会的成长。

2011-04-26 09:36:36

谢寿光:

从慈善蓝皮书已经充分印证这一切,这里还有许多的事实,包括企业家的一些重大的捐赠事件,这对于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是巨大促进,要放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来讨论都不过分。我为有这样的企业家也感到非常的自豪。根据蓝皮书2011年中国慈善事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经过上一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具体的工作层面,更重要是在制度层面,大家都在不断的期待。面临着中国社会进步作为一种新的趋势的时候,作为研究者显得责任更加重大。因为公益捐赠事业最重要的是社会公信度的问题。而要保持社会的公信度,要保持我们这个事业的健康发展,理性的声音尤为重要,理性的声音来自于学者们的深入更多的研究,蓝皮书这种形式是研究者的一种成果发布的平台。

2011-04-26 09:37:36

谢寿光:

从去年的这时候发布慈善蓝皮书的时候,我跟杨团教授提出过我认为是重要的观点,一定要关注当下中国慈善事业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前沿性问题。第三部蓝皮书已经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了。里面有很多的研究报告以及研究的数据,今天是和各位到会的媒体来共同分享。其实这个新社会的成长阶段或者公民社会的成长,我们离不开政府,离不开企业,也离不开社会和媒体之间的互动。我很希望我们的蓝皮书的研究团队和中国整个从事民间组织研究的第三部门研究的机构和学者和媒体共同合作,进一步发出理性的声音,为促进中国社会的健康成长,中国社会的进步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我们作为一个学术出版机构会非常好的利用起蓝皮书这个平台,及时的发布我们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搭建起一个有效的学术平台。希望慈善蓝皮书越办越好,谢谢大家。

2011-04-26 09:40:16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