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证监会:券商须让投资者理解"买者自负"原则 加强投资者教育 -北京:企业拖欠工资最高罚款3倍 出口企业调查:与人民币升值赛跑 -民政部加紧慈善立法 将改变管理缺位现状 将简化捐赠免税手续 -第四次生育高峰到来 粤年产一个百万人口县 06年200万夫妻离婚 -沪深总市值首破18万亿 股市收盘下跌 B股持续重挫拖累A股 - 京流动人员档案新规:不入社保不能存档 沪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大钢厂联手开发海外矿产资源 中钢协驳斥"中国钢铁威胁论" -新企业破产法将推出 政策性破产明年终结 鼓励银行向小企业贷款 -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闭幕 -中国明确义务教育政府负全责 经费须报人大批准 部分高校拟改名
2007《会展经济蓝皮书》新闻发布会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4 月 2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会展经济蓝皮书《2006~2007年: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作为中国会展业第一部大型报告,由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国内诸多专家共同编撰而成。4月25日在上海举行“2007《会展经济蓝皮书》新闻发布会”,中国网进行现场直播

[孟宪忠教授]: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们非常感谢各位来宾出席我国首部中国会展经济报告的蓝皮书发布会,今天出席发布会的首先感谢的是媒体,因为我们今天是新闻发布会,出席今天媒体有人民日报、CCTV,还有上海各大媒体的资深编辑,向大家表示欢迎和感谢。

(2007-04-25 09:14:42)
[孟宪忠教授]:

当然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也可以表现出我们学校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的,有我们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成粱书记;有上海交通大学安泰与经济管理学王方华院长;有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陈方若院长;有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陈泽炎主任;还有我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中心主任、总编辑助理范广伟老师。

(2007-04-25 09:30:15)
[孟宪忠教授]:

还有意大利米兰大学Noci教授;还有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朱士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周朝明教授;以及我国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相关院校的课题组的教授们。现在首先有请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成粱教授致辞。

(2007-04-25 09:30:56)
[郑成粱教授]:

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一个新闻发布会,非常高兴各位朋友能够应邀来出席这样一个发布会。我首先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对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来自新闻界的朋友、各位专家表示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007-04-25 09:31:20)
[郑成粱教授]:

大家知道会展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朝阳产业,面对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形势,编写《2006-2007年年度会展经济发展报告》可以说是正逢其时。报告通过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发现会展相关问题以及它的变化趋势,并通过与国际会展企业的比较,提出了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的专家建议。我相信这项工作对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份报告是在许多专家和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由我校的过教授牵头,由许多高校经过大部分的修改、审核才完成的。涵盖了会展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会展经济的发展现状、发展规律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2007-04-25 09:32:40)
[郑成粱教授]:

会展经济在中国既充满了机遇又遇到挑战。我们的机遇是国际上会议与展会举办的中心由欧美向亚洲转移,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而中国以具备发展会展的基础条件。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国内会展活动管理体制尚不完备。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场馆设施也比较陈旧等等。另外中国还受到亚太地区会展强国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的竞争压力。因此,中国要发展会展经济并在亚太地区的会展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是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中国的会展经济明天会更加精彩,中国关于会展经济的研究也会不断的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成果。

最后祝各位嘉宾、朋友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2007-04-25 09:33:15)
[孟宪忠教授]:

我们下面有请上海交通大学安泰与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王方华教授致辞。

(2007-04-25 09:33:54)
[王方华教授]:

各位嘉宾、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尊敬的各位来宾,今天上午在这里举行这么一次新闻发布会,具有很特别的意义。首先这个发布会我们想给大家推出一本对会展经济研究报告具有权威性的资料和前瞻性预测的这么一本材料,这是我们交大会展研究中心在霍俊龙博士的带领下,由国内各个部门,特别是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陈泽炎秘书长,参与下经过艰苦突然所完成的一本研究性的报告。这项报告将给我们的企业界、我们的会展经济界给一些权威性的数据和对一些问题的判断。

(2007-04-25 09:34:18)
[王方华教授]:

我们说这份报告现在是处在一个特别的实际所推出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上海市政府对世博会的筹办正在加快的筹办中间。而世博会将会给会展业带来不断的推动作用。而会展业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的会展经济发展的年度报告将会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在世博召开的背景下来进行,是具有特别的意义。上海交大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我们是在2002年开始关注会展经济,尤其在2004年我们过聚荣博士跟美国的会展经济行业协会共同举办有关会展资格认证的工作。

(2007-04-25 09:35:19)
[王方华教授]:

这项工作在全国贸促会等受到了他们的关心、帮助和支持。现在我们在2006年开始关注题书的编写工作,希望这项工作能够在研究会的领导下、在各个方方面面同志的支持下,争取办的更好。在今年年初我们又成立了服务经济系,刚才主持会议的孟宪忠教授是国内战略管理、产业发展非常著名的一位教授。他自己亲自领先在进行服务经济方面的研究。而服务经济当中很大的一块、而且最显著的一块就是会展服务。所以我们希望对会展经济的研究对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服务经济进行研究,能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2007-04-25 09:37:48)
[王方华教授]:

作为安泰经济管理学院我们会把这个作为重要的学科新产品给予支持,我们也会支持这个题书在今后写作过程中做的更好。所以最后再次给各位的到来表示感谢,对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到来表示感谢。谢谢。

(2007-04-25 09:38:22)
[孟宪忠教授]:

我们下面有请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陈方若院长致辞。

(2007-04-25 09:38:53)
[陈方若教授]: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媒体的朋友们早上好!大约在一年前在王方华院长的领导下,安泰管理学院进行了非常大的调查,我们叫做大院下的有一个经济学院、一个管理学院。管理学院下面大概有100名教师,7个系,其中一个系就是会展与旅游管理系。孟宪忠老师很希望把这个系变成服务经济管理系,希望我能够尽快的把这个名字改过来。

(2007-04-25 09:39:21)
[陈方若教授]:

把这个叫做服务经济管理系,因为服务经济在中国的蓬勃发展相呼应。我经常跟外国朋友提起来我们管理学院有这么一个系,很多非常都觉得非常惊讶,因为在国外很多商学院里面没有这样一个系的,为什么我们要成立这样一个系呢?就是看到了服务经济在中国经济里面的比重是越来越大,在上海市发展战略当中所占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所以这样我们就想利用这个机遇成立一个系,目的是进行这方面的高端人才培养跟科学研究。

(2007-04-25 09:39:46)
[陈方若教授]:

那么这本报告《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是我国这个系一个阶段性、标志性的科研成果。我在这里对这本书的发行表示衷心的祝贺,也对参加这本书编写的导师们表示由衷的敬佩。谢谢大家!

(2007-04-25 09:40:08)
[孟宪忠教授]:

下面我们有请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长陈泽炎教授致辞。

(2007-04-25 09:40:28)
[陈泽炎秘书长]: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记者大家好,我来自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的、社团性的会展经济的研究组,在成立一年来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在会展经济研究的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体现了自己的优势和实力。正是从这种情况出发,我们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高度重视并且积极支持编写出版像《2006—2007年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这样有份量、有影响的报告,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我国会展经济的研究水平和理论与指导的水平。

(2007-04-25 09:40:44)
[陈泽炎秘书长]:

关于会展经济发展报告这一方面,书籍或者是出版物,近年来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从1998年开始中国贸促会一直出版中国展览文献,最早以报告的形式出现的是中世行会展研究中心出版的《2002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其后是中国会展杂志编写过2003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商务研究院编写过《2001—2003年中国展览业调查报告》。至于2004、2005、2006年三年的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是由重要贸促会署名,我们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则在今年3月出版了一个“十五”期间,也就是2001—2005年的中国展览业发展报告,我们也积极支持这次出版的《2006~2007年: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这是我所知道的一些简单情况。

(2007-04-25 09:44:37)
[陈泽炎秘书长]:

以上是简单的历史情况,但是如果从各种报告出版物的综合比较来看,毫无疑问,这次发布的《2006~2007年: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质量是最上乘。首先这本书是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个出版社是以出版各种皮书为专长,具有权威性的出版机构,从这本书的出版质量、排版等等方面都起到了把关和指引的作用。其次《2006~2007年: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是在总结分析以往这种出版物的经验不足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因此它具有内容全、分析深的后发优势。第三举办此报告的机构和人员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和业界的影响立,正是由于借助了国际的合作之力以及像中国会展应该会这样的合适平台,就可以集中国际国内的人才优势组成强大的编篡队伍。这也是保证质量的一个有力的基础。

(2007-04-25 09:46:21)
[陈泽炎秘书长]:

第四《2006~2007年: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在出版样书以后,在今年3月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又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意见和修改完善,并且通过对样书的出版和修改,确定了今后一系列的固定篇章和课题,从而对今后长期的、系列的出版这一类的皮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特别像皮书,只有成系列、连续出、对比看才能更有阅读和参加价值。

(2007-04-25 09:46:53)
[陈泽炎秘书长]: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本人作为参加这本书写作的一位作者,以切身的体会、深感这本书在品类上是严谨的,在把关上是很严格的,在出版上是很正规的,所以我也愿意向中国会展业推荐这本书,也预祝这本书发行成功,而且越编越好。谢谢。

(2007-04-25 09:47:29)
[孟宪忠教授]:

我们有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出版中心主任、总编辑助理范广伟先生发言。

(2007-04-25 09:47:46)
[范广伟]: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媒体界的各位朋友,谢谢大家能够来参加我们这次新闻发布会。那么在这次发布会上我们作为出版方面的代表,我首先想介绍一下我们出版社以及我们出版社皮书系列产品,然后再讲讲我们在编写这书过程当中的一些具体情况。

(2007-04-25 09:48:45)
[范广伟]:

我们出版社是受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一家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当然主要成立这么一家出版社是要把国外的一些资料、情报翻译给中国,就需要专门的出版社来出版,在这种情况下由我们来出版的,以文献见长。当时的规模很小,只有二三十人,那么这样发展到九十年代以后,人员变成了四五十个,这个时候我们社新社长,他来了以后对出版社进行的第二次创业,使出版社再上一次台阶,我们的理念创社科经典,这是很崇高的目标。

(2007-04-25 09:49:07)
[范广伟]:

这么多年,从1997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是十年了,在这十年当中我们整个出版社全体人员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目标的指引下辛勤的努力着,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的人员现在已经是有140多人。我们输出的产品从原来的100多种现在从去年开始出书的品种新书达到500种,规模显然是扩大了。我们的产品在整个学术界特别是社会科学界应该说还是获得更好的反响。

(2007-04-25 09:49:28)
[范广伟]:

这个皮书产品它现在作为一种新的出版形态,其实是从我们社首先开始,这个时间在1997年,也就是在十年以前。当时我们想,我们出版社是社会科学院的直属出版社。那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我国社会研究里面是最高机构的。当时我们想如何把社会科学院和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向整个社会能够发布出去,能够对社会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这是我们首先考虑的。其实在当时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二十多年,整个社会的经济其实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但是社会科学仍然不是很受人们的重视,当时我记得很清楚,北京市社科院有很多人都有一种感叹,就提出红旗还能打多久,就是社会科学还能进行多久,因为随时都有可能地方社会科学院被撤销。

(2007-04-25 09:49:56)
[范广伟]:

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实社会科学应该说用处越来越大,因为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这个社会变化莫测,需要一些专家来进行指导。那么社会科学家他们的工作也不仅仅是做一些纯粹的理论工作,他们完全可以把自己的研究转化为与现实生活、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论断或指导。所以说我们当时想,需要建立一个平台,社会科学家通过这个平台向社会证明他们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是一个平台也是一个窗口。于是我们想到了皮书系列。

(2007-04-25 09:50:35)
[范广伟]:

皮书其实最早是在1991年出版的,是中国社科院的经济院,有一个经济形势分析报告。当时不是在我们出版社出版的,而是在别出版社出版的。但是缺乏必要的宣传和包装。这本书没有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印书量也很少,当时印数是三千还是四千,库存还要占到相当大的部分。那么自从我们有了这个想法树立了这个平台以后,我们在宣传上、包装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确是需要专家的指导,特别是经济类和社会类。比如说人们现在已经普遍认识到经济形势的好与坏和人们自身利益是直接相关的。这样社会科学家,特别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他们的意见和指引对整个社会大众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007-04-25 09:53:32)
[范广伟]:

同时,专家的意见对领导阶层来说也是非常有用的,因为这个皮书我们基本定位是这样的,以学者、以权威机构为主,提出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来面对现实、解释现实。那么在皮书出版几年以后,现在像中南海每年都从我们这里进几百套皮书的。我们中国社科院,每一次中央领导来视察,比如江泽民、李长春他们来,我们社科院在介绍社会科学成果的时候,首先介绍的也是皮书系列产品。现在从我们中国社科院来讲,大部分研究所都有自己的课题组,来对自己研究的领域每年做一个总结报告,这就是我们社科院的情况。

(2007-04-25 09:53:49)
[范广伟]:

在这两年我们的皮书在整个社会影响力来说是越来越大,这里顺便提一下,比如说今年上海市第八次图书节,上海市图书馆特意为我们的皮书从今年的5月下旬开始,要举办一个月的皮书展,昨天早上我到的,图书馆就找我联系,问这个展览怎么办,希望我邀请一些专家来进行一些讲座。从这里可以看出,不但是社会领导阶层、社会大众、而且在图书馆都认识到皮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出版形态具有非常的意义。

(2007-04-25 09:57:30)
[范广伟]:

到现在来说我们整个皮书类产品当中我们社是最早的发起。现在从上海图书馆的资料来说,当然各省市也出一些,但是我们出的是最多的,也是最权威的。当时我们占了整个总量的70%到80%。目前我们的品种从今年来看突破了100种。那么从这些年来看,我们的确是为中国的社会科学界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所以说我们的皮书系列产品应该说不但是我们出版社的一个品牌,也是我们众多社科院的品牌,也可以说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个品牌。

(2007-04-25 09:58:44)
[范广伟]:

从去年开始我们已经把这个品牌向世界进行推广。去年我们出版社和荷兰一家具有330年出版历史的出版社已经签订了协议,去年这个时候签订了三种皮书,由他们向欧美市场进行推广。今年要扩展到将近十种,我们想以后还会更多。我们给他报告书他们都很感兴趣,希望把中国研究的成果向世界推广,很有意义。

(2007-04-25 09:59:22)
[范广伟]:

以上我简单的介绍了一下皮书的出版和发行状况。下面我简单的介绍一下会展经济的情况。

实际上出版会展经济,从我们出版社来说,这个想法也是存在了好几年,我记得在数年以前,我和过聚荣博士在青岛举办的一次国际城市发展会议认识了,知道他是研究会展经济的,当时我们就考虑出版一种具有指导全面的,具有权威性的会展经济白皮书。在这个时候我们也经常联系的,通过数年的准备终于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拿出了整个出稿的框架。

(2007-04-25 09:59:38)
[范广伟]:

然后在我们出版社课题组共同的努力下,经过结构条件、数据核实和一些编辑活动,我们的皮书整个系列当中又多了一个新的成员。在这里要感谢过聚荣博士所领导的课题组,正是他们的辛勤努力才使我们今天能够一起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同时,我也感谢他们,对我们出版社的信任,把这样一个重要的成果交给我们来出版。

(2007-04-25 10:01:02)
[范广伟]:

最后,今天来了众多媒体的朋友,我这里还想说一个,我们皮书从弱走到强、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整个发展过程当中是和媒体的参与分不开的。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本皮书在皮书出版以后,开不开发布会,以及发布会开完以后报道的面大不大,以及报道的深度够不够,这是决定着这本书的最终影响力。所以我想应该只有课题组、出版界和媒体界三方携起手来才可以起到最好的影响。同时,也能够迎接这个变幻世界所带给我们的种种挑战。所以希望媒体的角度做一些一般报道程度之外的,就一些热点问题做一些更深度的报道,这样对推进我们会展经济是大大有利的。

(2007-04-25 10:01:21)
[范广伟]:

在今年各省市“十一五”规划当中,其实已经有20多个城市把会展经济放进了“十一五”规划。所以从这里来看,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会展经济是大有可为的。我们希望一起共同推进会展经济的发展。谢谢大家。

(2007-04-25 10:01:59)
[孟宪忠教授]:

我们有请《2006~2007年: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总监过聚荣博士发言。

(2007-04-25 10:02:20)
[过聚荣博士]: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媒体大家好。首先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出席这次新闻发布会,也特别要感谢出版社的范广伟先生,感谢远道而来的Noci教授,以及各位媒体来出席这个发布会。

《2006~2007年: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意大利米兰大学、上海技术学院、上海应用学院、广东商学院等各高校,以及中国会展协会、中国展览馆等各位专家和领导的支持。在这里我代表课题组对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2007-04-25 10:02:50)
[过聚荣博士]: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们2007版的《2006~2007年: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它的会展经济的发展是在一定的基础条件之下才产生的。它在是服务业发展日趋成熟和完善以后出现的一个综合性更大、关联性更强、收益率更高的一种经济形态。

(2007-04-25 10:03:14)
[过聚荣博士]:

会展业在国际上也拥有“城市面包”的美誉,在世界上的一些国际大都市,会展业和会展经济已经成为很多经济发展中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尤其在198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社会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整体产业结构呈服务业主导的一个特征。为什么说我们安泰经济管理学院要成立一个现代想更名的服务管理系,事实上它也就是顺应了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

(2007-04-25 10:06:14)
[过聚荣博士]:

我们初步的研究表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可能有这么一个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态势。它是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以及由工业社会向服务社会的一个转变。而现在在许多发达国家以及我们国家的某些地区已经呈现出服务业、服务经济发展的一个态势。而在这个过程中,会展经济在其中起着一个很主要的推动作用。所以说在这一过程中会展经济就促使服务产业快速发展和形成的一个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会展经济也蓬勃发展起来了,我国大家知道在1950年代末的广交会,1990年代的昆明世博园艺博览会,他们空前的成功成为会展经济大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进入21世纪我国各级政府与企业纷纷加大对会展业的投入。

(2007-04-25 10:06:52)
[过聚荣博士]:

会展业从1990年代末到2005年这一段时间,会展经济的发展,我们测算在以20%的速度在增长。目前已经在国内外影响越来越大的国际专业展开始脱颖而出。相应的也形成了一批会展业初具规模的城市,会展业已经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假如WTO、长三角、珠三角合作的不断深入,以及2008年、2010年奥运会、世博会成功的申办成功的举办都将促进会展业的蓬勃发展。

(2007-04-25 10:07:13)
[过聚荣博士]:

我们发布的年度报告是关于会展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最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报告我们通过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分析了中国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特征,相关的问题,以及变化的趋势。并通过与国际会展业的比较,提出了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的建议。蓝皮书汇集了会展业发展的各个问题,对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应该说在这里我还要重新对我们这个研究成果以及对会展的媒体,对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和新闻界的朋友一起分享,因此说会展不仅仅是我们现在有些人所理解的会展,是一个很狭窄的概念,而是一个更宽广的概念,它包含着会议、节庆活动等等以一个平台作为运行的主体,由各方面主体进行参与的一个综合性的经济。

(2007-04-25 10:09:25)
[过聚荣博士]:

而现在我们目前所理解的,包括我们对29个省市自治性,以后有31个省市自治区,有29个他们都在自己本地区的“十一五”规划中规划了会展经济,我们发现尽管每个都对自己在“十一五”中如何发展会展经济都有自己的设想,但是我们的研究表明,但是事实上有的省市还不一定对会展经济发展非常的清晰,尤其对会展经济的内涵还没有完全的认识到。所以一方面是说明我们会展经济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研究的路可走。另外也说明我们各个部门、政府、以及各个企业对会展的理解还有待与进一步的深入。比如说我们有个省市在一份报告当中,他对会展的理解就各不相同,因为我估计这个报告他们是由各个不同的专家和部门共同起草。

(2007-04-25 10:10:05)
[过聚荣博士]:

这就说明还不一定对会展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内涵有深入、比较统一的理解,那么在会展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以后的举措可能有一些弯路要走。现在我们的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比如说我们的会展场馆建设过程中,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可持续发展等等都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这是我在这里给在座的各位要进行分享的一个我们的研究成果。

(2007-04-25 10:10:36)
[过聚荣博士]:

2006年度中国会展经济发展势头继续保持着增长的态势。会展城市发展会展业的决心应该说都比较坚定,各项措施都在落实、政策法规都在完善,会展业的发展与中国整体经济走向相互促进,宏观发展势头良好,展会的质量与数量同步增长。据我们测算2006年展会的增长率在7%,展会的规模有所提高。2006年经营主体有184家,以展览为经营目标的有4000家,254个展览会其中展出面积在240万平方米,其中展会的面积在1.5万平方米,其中10万平方米的有5个。

(2007-04-25 10:14:54)
[过聚荣博士]:

这些数据都说明2006年度展会发展过程当中它的质量在有所提升。会议结庆赛事活动也逐步采用的市场化的运作,相关会展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政策环境、运行环境的要素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总体而言,中国会展经济在2006年度就呈现出十个基本的特征。我在这里简要的给大家做一个报告。

(2007-04-25 10:15:26)
[过聚荣博士]:

第一就是法制环境进一步的优化,行业规范稳步推进。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宏观政策鼓励发展,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的实施,我们国内一个专门针对地方性展览法规的出台。第二企业合作领域多元,展览经济继续一枝独秀,企业间的合作、城市间的合作、区域间的合作、培养人才合作进一步加强。第三节庆、赛事活动初步形成规模;第四、企业经营品牌化、专业化的步伐在加快;第五、会展经济对总体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步明显;第六、奥运会、世博会的引领作用在进一步的深化;第七政府主导型会展特征没有改变,场馆的温度也没有下降;第八、行业协会作用有所发挥,但地区差距在逐步的缩小。第九,会展领域正在逐步的向 广度和深度延伸。第十、会展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尚在建立之中。

(2007-04-25 10:15:45)
[过聚荣博士]:

此外,本研究还从文化与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等等各个方面对会展经济的状况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我这里说两个,因为时间的关系不多做展开。

比如说经济全球化注定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而中国会展经济又深化的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会展经济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我国会展经济发展的纵向来看,会展经济发展步伐比较快。但从世界范围的横向比较来看,我们面临着会展经济相对滞后,政策供给相对滞后、行业自律组织发展之后等等问题。这是我们在研究过程当中对国际发展环境过程中跟我们中国会展经济发展做的比较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

(2007-04-25 10:16:14)
[过聚荣博士]:

政治与法律环境中我们看到,2006年全国“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提到了会展业。那么会展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第一次被正式的得到了认可,其在国民中的地位得到了肯定。国家出台法律法规地区政府也更加重视会展经济,行业协会不断成立,这些举措都使中国会展经济的运行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比如说我们再从技术环境分析方面,这一次研究我们主要从会展的研究机构、会展的图书出版、会展的杂志、会展网站等等角度来着手研究的。

(2007-04-25 10:16:58)
[过聚荣博士]:

我们发现2006年成立了会展经济研究机构,它的档次和规格都比较大。比如说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上海交通大学和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成立了会展经济发展中心,他们的层次相对比较高、规模也比较大。2006年我国编辑出版的会展图书种类比较多,我们大体上给它划分了会展理论、会展管理、会展设计和会展信息,与此同时,国内对会展领域书籍的苛求在加强。2006年各主要单位甚至个人都建立了会展网站,这说明对会展经济的关注和热情在积极的高涨。

(2007-04-25 10:18:35)
[过聚荣博士]:

所有这些都说明,中国会展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拥有了一些良好的运行环境,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只是对中国会展经济年度发展报告当中,我国所研究的一些主要问题给在座的各位做一个介绍。下面我们还会有两位参与者,对他们所分工负责的那一部分再介绍。总体而言会展经济发展报告事实上是从一手资料的收集中,对我们的问题进行剖析、系统整理和研究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了许多的困难,比如说我们对资料的分类、对冬季资料各个不同的口径不一样如何来进一步的形成我们自己的研究思路,等等这些方面,还有很多我们需要进一步来进行加强的。

(2007-04-25 10:18:57)
[过聚荣博士]:

应该说呈现在我们在座各位面前的这一本报告,一方面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可以再进一步做研究、进一步来梳理我们的思路,凝练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我们想在2008年版的会展经济年度报告中,对我们所存在的、要进一步完善的相关研究点上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完善,我们的课题组在代表性、在研究的方法、在研究的资料上,我们也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相信在未来的年度报告中,我们将会有质量更高、权威更强以及我们的研究成果能为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一手权威资料。

(2007-04-25 10:19:11)
[过聚荣博士]:

我相信,有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以及我们新闻媒体的关注和帮助,中国会展经济将会在未来发展的更好。谢谢各位。谢谢各位的参与。

(2007-04-25 10:20:18)
[孟宪忠教授]:

我们下面非常高兴的有请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Noci教授发言。

(2007-04-25 10:20:34)
[Noci教授]:

早上好,非常感谢王方华院长和孟教授,以及各位的媒体记者光临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现在对我来说上海是似乎除了米兰之外我的第二个家。我已经来过这边很多次了,但经过这些交流之后我们跟上海交通大学以及跟过老师所领导的中意会展研究中心之间建立了很好的关系。我再花几分钟来介绍两点,首先第一点是关于我国这份年度报告,欧洲部分的完成,简单的介绍情况。第二点是在未来我们的合作计划以及展望。

(2007-04-25 10:21:03)
[Noci教授]:

在这份年度报告中我们纳入了欧洲几乎所有的在会展行业中较发达的国家。在本次年度报告之中我们有对20个国家每个会展行业的研究。我们采取的样本涵盖了欧洲各个国家会展行业数据。跟过老师这边研究的方法一样,我们也在欧洲那边通过采访各个国家的行业代表来获取第一手数据。为了精确起见我们实行的是每个国家的单个研究。对于每个国家我们的数据是超过从2001年一直到2006年所有的数据。

(2007-04-25 10:21:21)
[Noci教授]: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简要的介绍一下欧洲会展行业的数据。我们在报告里面包括了700多个重要的国际展会,超过了3000个重要国内以及地区内的展会,欧洲的参展商超过了100万家,观众有9000万左右,其中30%是外国的观众。所有的会展参展规模以及场地是超过400万平方米。

(2007-04-25 10:24:35)
[Noci教授]:

和中国会展行业的发展速度不同,相对来说欧洲会展行业的发展是相对比较慢的。刚才过老师有提过中国会展行业发展增长率是20%,欧洲那边是2%到3%。欧洲会展行业是由许多小的举办方来组成的,为了精确起见,我们对他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我们在欧洲参展商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欧洲在会展行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是法国、意大利和德国。我们在会展行业管理方面有极强的专业化。

(2007-04-25 10:25:22)
[Noci教授]:

刚才只是给大家整体的介绍了一下欧洲行业整体的概况,欧洲会展行业是通过三个指标来评定的,像我刚才所提到的在这个行业中的领头羊是法国、德国跟意大利。现在会展行业发展比较迅速的是东欧一些国家,发展速度较低的是北欧国家。现在东欧的国家正在沿着西欧以前的发展历程来进一步的发展。

(2007-04-25 10:27:28)
[Noci教授]:

我们也希望中国的会展行业能够像西欧那边会展行业发展的道路一样,越走越快。通过对欧洲会展行业的介绍,我希望你们特别注意的一个重点,对会展这个行业在几年前整个展会的中心是放在参展商上面的。但是我们忽略了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观众。现在我们已经将重点逐渐的转移到了观众身上。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展览设计上,我们需要把重点放在观众身上,提供给他们更有意义的展览和信息。现在会展行业对于重心转移这一点来说是大势所趋。我们希望所有的展会的举办方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变化,从而进行他们管理方面的调整。

(2007-04-25 10:29:49)
[Noci教授]:

现在我将介绍一下刚才所提到的第二点,在未来的两年之间我们会做一些什么。第一点就是2008年的行业年度报告。我们认为中国方面和欧洲方面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考虑这个年度报告。我们希望为中国和欧洲的展会举办方提供一定的培训课程。我们也希望能够出版一种手册,通过这个手册提供给会展行业经营的技巧。在这里我诚挚的邀请王方华院长过聚荣老师能够参加在6月份欧洲举办的报告会,并且在会上介绍欧洲和中国会展行业方面的区别。

希望我们的年度报告能够给大家对会展这个新兴行业理解上有进一步的帮助。

(2007-04-25 10:32:34)
[孟宪忠教授]:

下面有请课题组成员朱士昌教授发言,有请。

(2007-04-25 10:36:14)
[朱士昌教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作为参加撰写报告的成员之一,我有幸在这里介绍我编写这本书的体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参写编写发展报告的成员,向各位新闻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深深的感谢过教授,他们的研究态度和精神才使得我们这本书得以成功的出版。

(2007-04-25 10:36:54)
[朱士昌教授]:

撰写的成员门参考了欧洲2005年年度会展统计,深入的了解了奥地利等20多个国家的在2005年举办的4800个举办的会展。正如德国慕尼黑展览公司门图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在一各城市开一次国际会议就好象一家架飞机在城市上空盘旋,会展与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瑞士的日内瓦、法国的巴黎等等名城的会展发展都为本地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会展业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竞争力新视角。

(2007-04-25 10:37:18)
[朱士昌教授]:

城市综合能力、竞争力包括会议产业的竞争力和其他方面的竞争力。而城市的竞争是综合竞争力,会展竞争是城市重要产业的竞争。因此,同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把会展业看成城市的一张名片,纵观世界会展经济全球发展的情况,依托会展经济实力的发展和水平,是以综合经济实力与和发展水平是相同的。

(2007-04-25 10:38:08)
[朱士昌教授]:

从当今经济发展的总量和经济规模的角度来看,世界各国的会展经济发展还是不太平衡的,欧美仍然是国际会展的主要发达地区,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积累和发展,欧洲会展经济的历史悠久,整体力量也最强,其规模也大,国际化程度高、专业性强,这一点从我们的研究中得到了很深的印象。而从我国对欧洲2005年会展年度统计,和我们其他资料的阅读,我们深深感受到欧洲各国在会展方面具有下面四化和七实。

(2007-04-25 10:39:23)
[朱士昌教授]:

具体而言,首先场所固定化,各国都有会展中心,比如说巴塞罗那、米兰、德国的慕尼黑、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等等,应该指出的是这些城市的会展与活动开展为这些城市的经济实现快速发展起到了催化的作用。其次人员职业化,伴随着会展业的发展,涌现出与大量的会展组织和服务为职业的会展机构和活动家,这一点我们去年到意大利米兰参观的时候得到了很深的印象。此外运行市场专业化。会展活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经成为市场的行为。比如说欧洲的博览会、展览会一些专业的会展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面向市场,利用市场、服务市场,开拓市场、运行市场机制,实行公司操作,从而使会展业充满了活力。综合展向专业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2007-04-25 10:42:51)
[朱士昌教授]:

最后发展产业化,会展以当地产业为依托,突出有当地特色和当地所能接受的会展活动。会展业已经为促进地方产业发展的龙头和对外交流的窗口,会展业沿着产业化的道路在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会展业。比如说西班牙的乡村音乐等等。此外活动还结合欧洲2005会展年度统计书,收集了会展和节庆等方面的资料,感受到欧洲会展业有七个势。具体而言,一、近年来欧洲经济增长更快。二、会展经济的理念在向全球扩张,我们通过对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这些传统的会展强国和一些东欧国家比较,我们感受到东欧国家最近几年来对会展业的重视,可以预见这些国家乃至一些其他的非洲、亚洲的其他国家可能在会展也当中有一些一席之地。

(2007-04-25 10:43:16)
[朱士昌教授]:

三是专业化,一般的展览都是以技术为主题的活动,专业化成为会展活动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展会的影响力。四、伴随着展会竞争的地域化,有很多都是由展览公司经营展会,他们在宣传上采用商品、品牌的形式做展览的宣传,逐渐形成的产业的品牌化。五、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企业进行市场营销和对外交流,联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为世界会展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六、市场对会展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七、欧美展览业相当发展,为了谋求全球的发展,国际展览业的技术通过资本运作、寻求基层的扩张,这一点应该说也可以看出非常强的趋势。

(2007-04-25 10:46:27)
[朱士昌教授]:

回顾撰写发展报告的全过程我们感受很深。当我们系统的学习国外以及欧洲的会展理念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机会。撰写发展报告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它促使我们认真的对照欧洲的先进经验,并积极探索和思考如何快速发展我国会展业的不足。撰写发展报告的过程更是一个实现严谨治学的过程,要求我们对引用的各个数据和场馆的信息做到准确无误,我们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完成了这本书的撰写工作。《2006—2007年: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的发行,对我们完成的工作是一种肯定。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本书的基础上认真总结,本着客观、真实的精神,及时了解欧美国家会展的最新进展,同而使新的会展年度报告在特色上有所创新,我们有衷心期待着各位领导、朋友继续对我们关心和支持。让我们一起努力实现会展业更快速的发展,贡献我们更多的力量。

(2007-04-25 10:47:46)
[孟宪忠教授]:

下面有请出版社的副主编周朝民教授。

(2007-04-25 10:48:14)
[周朝民教授]: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参与本皮书的撰写,同时让我在新闻发布会上做一个简短的发言。

(2007-04-25 10:52:53)
[周朝民教授]:

我的发言就是通过这本皮书的编写,我谈谈两点我真正感受到的切身体会。可能在这本书之外、在这本书当中的一些体会。我第一点真正体会到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对会展经济的关注仅仅是近十年的时间。刚才陈秘书长报告当中也讲到,我们第一本皮书大概在1998年,但是会展经济的发展已经有一个半世纪以上的历史。早在1841年的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卢克领导组织了570人的团队从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办展会,这是近代史展览。但是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正在遭受西方列强船剑炮利的侵略。但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正式假如了WTO,我国的经济正式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而且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等等一系列的方面开展了全面、频繁的接触,同时,促进了我们会展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7-04-25 10:53:10)
[周朝民教授]:

2008年的奥运,2010年的世博会,这就是标志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的标志,或者说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准。这与我们会展经济的研究有密切的联系。会展经济研究当中有两个显著的指数,一个是国民经济的景气指数,一个是会展经济指数。从国民经济景气指数来看,只有经济繁荣才有会展经济的发展,能否举办会展活动,特别是大型的国际会展活动,举办会展的数量、质量、类型等本身就是与举办的国家、地区或者城市的社会经济、科技、文教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2007-04-25 10:53:32)
[周朝民教授]:

它反映了国际的组织、企业或者人员对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地区、某一个城市或者某一个行业发展的信心和预测。我们讲这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晴雨表。这是我们大国崛起很显著的一个表现。第二个是人气指数。那么人气指数这是和会展的组织者、会展本身的知名度以及吸引力等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那些被看好的、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国家、地区、城市,那些成长型较好的行业、那些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具有品牌知名度的会展,大多能够吸引众多的团队和人去参展。就比如说上海正在举办的国际汽车展一样的。这是第一个体会。

(2007-04-25 10:54:03)
[周朝民教授]:

第二个体会是任重道远。怎么讲呢?我们会展经济的发展起步要比西方国家晚的很多。从目前有关统计数据来说,从全球范围来看我们不能名列前茅,无论从国家的层面还是从城市的层面,比如说我们国家化大都市上海、北京,包括广州,在城市排名当中我们都是靠后的。这又说明了,我们在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会展这个经济可能还有一定的差别,就是任重道远。那么任重道远也就寄希望,我们会展业人士以及研究的学者要共同努力,蓝皮书是一个催化剂、是一个助力器,我也希望今后有更好的、更规范的、更权威性的蓝皮书,能够陆续、不间断的做下去,使我们会展业有很好的发展。

谢谢大家。

(2007-04-25 10:54:29)
[孟宪忠教授]:

非常感谢以上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各位组成人员的发展。领导对我们经济发展的报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美好的祝愿。各位专家、学者、编辑组的成员也对发展报告的内容做了中肯的介绍和论证,特别是表达了要进一步组建会展经济发展任重道远的责任感。下面是提问时间,我们欢迎各位记者对我们这个蓝皮书以及会展经济相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需要我们进一步回答的问题。

(2007-04-25 10:54:44)
[记者]:

我是来自《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我的问题第一个是这本会展经济蓝皮书是中国第一次以蓝皮书形式发布的吗?

(2007-04-25 10:55:21)
[孟宪忠教授]:

(2007-04-25 10:55:45)
[记者]:

有一个数据2006直接收益140亿元人民币,带动相关产业260亿元人民币,这个数据是通过什么得来的?

(2007-04-25 10:56:10)
[过聚荣博士]:

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要说蓝皮书这是第一个。尽管陈秘书长也说了,相关的年度研究报告从一九九几年开始就陆续有,但是作为蓝皮书性质的研究报告这是第一本。至于说怎么样有一个拉动比的数据,这是根据你门票收入一块钱如何产生相关拉动,比如说它会对酒店、餐饮、服务、广告等等的拉动。按照这样一种方式来测算的。那么这个就是说是根据展会不同规模有所差异。总体平均以后测算出有这么一个大概。我们上海地区上一次测过是1:7.5,差不多是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前一段时间浦东区经委跟我们进行交流合作过程当中,他们所提供的数据大概是这么一个基本的数据。

(2007-04-25 10:56:28)
[记者]:

您从拿到这个课题开始到这本书的出来花了多少时间?

(2007-04-25 10:56:46)
[过聚荣博士]:

这个话题说来话长了,从我跟范主编一起来酝酿这本书的时候,事实上是在2003年底,我们在青岛有一个城市竞争力的高峰论坛,因为我也是作为城市竞争力报告的主要撰写者之一,那个时候我们就酝酿了如何来做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的年度报告,应该说是跟踪了好几年。而这个《2006—2007年: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我们从组建这个课题组差不多有一年左右。

(2007-04-25 10:58:15)
[记者]:

这本书的印数是多少?

(2007-04-25 10:58:38)
[范广伟]:

我们是这样的,这个书是印四到五千册。现在一般我们都不写印书,是因为有很多商业上的运作。

(2007-04-25 10:58:57)
[记者]:

问一下过老师,每年这种年度报告有很多,我们这次是第一次以蓝皮书的形式颁发。除了这个以外跟同类的年度报告相比你们有什么样的区别。以从业者来讲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我得到这样一本书会有什么样的收获?

(2007-04-25 10:59:15)
[过聚荣博士]:

这本书如果说能跟同类的有所差异,我想刚才几位嘉宾在发言过程多种都已经有所表达,我在这里不完全的说,有几个大概的完全不一样,第一个就是我们课题组的成员来源不一样,我们是来自于高校、研究机构、权威统计部门,成员的代表面对相关领域的研究都在相关方面比较深入的。而其他我所接触到的年度报告也有他们各种不同课题组,但是相对来说参与的成分、代表面不如我们这个课题组。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我们占有的资料,我们所占有的资料除了我们可统计的以外,我们是第一手的资料。比如说对场馆的统计,我们是一个场馆一个场馆进行核实,我们对展会也是如此。因此,在我们研究过程当中所采用的方法、严谨程度可能也会有所差异。

(2007-04-25 10:59:39)
[过聚荣博士]:

那么第三点、是我们的出版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它是中国唯一出版皮书的,而且他们有丰富的出版经验,以及对皮书系列出版过程中有严格的要求。刚才我也没有时间对各位媒体和新闻媒体的朋友进行交流,社会文献科学出版社,他们在出版编辑这本书的过程当中,跟我们讨论过无数次,我们对有一个数据的核实,对有一个说法是不是合适进行过多次的讨论。最终就是形成了我们目前的。有的比如说有的地方好象是以前比较普遍的用词方面,例如说出具规模,以前我们普通意义上初具规模意义的可能就是当初的“初”,但是我们根据辞典,根据研究这个初是“出示”的“出”。我想从这三个方面的差异,应该说表明这本书具有权威性、具有科学性,以及有广泛的借鉴作用。对业界有没有帮助,事实上我记得用佛学的一句话来说,同听异闻。

(2007-04-25 10:59:58)
[过聚荣博士]:

也就是说同样是这一本报告,各种不同的阅读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是可以得到感应和理解。也就是我们这份报告因为涉及面比较广,因此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从企业运行的角度来看,都可以从中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一些信息,可以做比较。比如说政府可以看到在会展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在其间起什么样的作用,怎么样制订自己的政策,来推动本地区会展经济的发展。企业更不用说,他可以通过我们的年度报告来看,有多少的竞争对手都在做什么,同宏观上有一个把握,也就是说能够知道自己在整个经营状态过程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从中获得许多相关的信息。进一步相关信息的分析我们还是在这过程中,比如说场馆,场馆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场馆作为我开展会展活动的一个场所,等等这都是可以从皮书当中获得第一手的资料。我就回答这些。谢谢你。

(2007-04-25 11:01:49)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相关文章:
我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提速为会展业注入新“动力”
中国会展业发展快 各省市纷纷上马展馆超德国
求解07年中国会展业财富之路
2006年中国会展经济呈现出十个基本的特征
中国会展业发展速度赶超欧洲 重心向观众转移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2007世界竞争力评比:中国大陆首度超过台湾地区
中石油称冀东南堡油田可开采100年 开发成本近60亿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 农业发展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