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中国网: 6月16日18:37分,也就是十几分钟后,载有我国三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将会发射升空,并会在未来几天内与“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面对这一航天盛事,每个人都希望先睹为快,先知为快,也希望知道更多神九发射的细节和它背后的故事。今晚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马林,请他就神九发射的情况给我们做更为详尽的介绍。
2012-06-16 18:19:49
中国网: 首先欢迎马首席做客中国访谈。
2012-06-16 18:21:18
马林: 您好!
2012-06-16 18:24:03
中国网: 我们在节目开始先来看一张图片,我知道,再过几分钟,神九就要发射升空了,这张图片与神九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2012-06-16 18:24:15
马林: 我们实际上是用这张图片来做个比喻,我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在我国的航天工程里面主要承担测控通信系统方面的任务。对测控通信,大家相对于运载火箭、飞船和航天员可能更陌生一点,所以用这样一张图片来比喻测控通信在整个工程里的作用。这是我们载人航天工程测控通信系统的总工程师做的一个比喻,好比说测控通信就像那根线来控制着风筝在天上放飞的过程。测控通信系统的作用,就类似这样一个放风筝的线的作用,所以我们用这张图片来对测控通信系统在载人航天工程里面起的作用做一个形象的比喻。
2012-06-16 18:25:48
中国网: 这个比喻非常形象。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在放风筝的时候,一般都是由一个人来放一个风筝,如果把这个风筝比喻成神舟九号的话,我想操纵它的、测控它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人,有很多的测控点。神舟九号的测控点分布情况是怎样的?
2012-06-16 18:29:00
马林: 大概是这样——因为我们的飞船会围绕着地球飞,风筝是在你的可视范围内,而当飞船飞出去的时候有两类情况:一类是围绕着我们的国土飞,上面有测控站,一会儿大家通过电视直播可以看到,甚至可以在电视直播里面听到各个测控站测量的情况。还有一类是在海上,大家知道的,我们的“远洋号”测量船,船上的测控设备会根据我们的测控段落的要求,根据任务要求,到预定的位置。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些测控设备按照火箭发射的整个时间顺序,各个设备接力完成这样一个测控任务。不像风筝飞得这么近,我们的飞船是要飞出大气层,绕着地球飞,原则上来讲,我们的测控系统要尽可能完全覆盖飞船的整个发射过程、运行过程和回收过程。
2012-06-16 18:29:43
中国网: 也就是说,在发射阶段、在轨运行阶段和返回阶段都需要精密的测控,但是这三个阶段的测控是有所区别的。再过几分钟,神舟九号马上就要发射了,从现在到神舟九号飞船进入太空这个阶段,我们的测控工作主要是哪些内容呢?
2012-06-16 18:32:59
马林: 一会儿可能大家在电视上也能看到,火箭发射以前,我们实际上在这个火箭上、飞船上都有应答机,地面的测控设备会询问,过程当中要实时应答,要对它的位置和速度进行测量。还有一类就是用雷达对火箭发行的实时状态进行测量。因为按照预先的设计要求和发射的时序要求,火箭有这样发射的过程。实际发射的准确位置,需要这个测控系统实时进行测量,看它和预先设计的发射路径,和它飞行的轨迹是不是吻合得很好。这样的话,会决定将来飞船的入轨点是不是很精确。所以,在实际飞行过程当中,尤其是发射状态下,所有的飞行状态,包括关键的时序点都需要这个测控设备给出精准的测量信息。
2012-06-16 18:33:41
中国网: 我们知道,这个图片是很多观众经常关注到的,尤其是最近这段时间。在发射架上是否有很多的测控点呢?包括在发射前的这个状态下有哪些测控点?
2012-06-16 18:34:56
马林: 我们的测控主要是在飞起来以后,现在在架的状态主要是火箭本身,有线的情况下,就是跟发射架可以直接联系。一会儿要发射的时候,下面都要打开,然后火箭就要起飞;起飞以后,就要靠无线的方式。所以我们刚才在前面比喻,因为无线大家是看不见的,所以拿风筝的线去比喻,才知道有这么一个作用。包括整个火箭飞行的状态,它实时飞行的位置,这些都要靠测控通信跟它建立起联系。
2012-06-16 18:35:47
中国网: 还有一个小细节就是在发射架上,火箭的底下有水,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012-06-16 18:37:06
马林: 这是导流槽。
2012-06-16 18:37:55
中国网: 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
2012-06-16 18:38:01
马林: 火箭起飞的时候推力很大,火焰喷下去的时候,下面的水要把这个火焰吸收掉,有这么一个作用。下面比较深,注水在里面,火焰喷出来以后,下面的水要把它吸收掉。
2012-06-16 18:38:10
中国网: 这些水可能就是瞬间变成水蒸气了?
2012-06-16 18:39:16
马林: 是。
2012-06-16 18:39:36
马林: 我们知道,这次神舟九号是载人的航天实验过程,它较之于之前发射的神舟八号在测控方面有什么区别吗?
2012-06-16 18:39:45
马林: 这个问题是非常好的问题,也是这次任务一个突出的地方。跟神舟八号相比,这次我们要有三位航天员在上面。从测控的角度来讲,对飞船,对火箭,对整个上升,包括运行、回收,因为有宇航员在上面,就多了一些内容,比如说宇航员在天上的画面,跟地面的通话,这些实际上都是测控通信系统担负的任务。另外除了对飞船实时状态的监控以外,对航天员本身的生理参数的监控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也是通过测控通信系统完成的。
2012-06-16 18:40:06
中国网: 现在神舟九号已经发射成功,并且在按部就班地向太空航行。我们也知道,这次神舟九号有一个新的实验过程,就是手控对接。
2012-06-16 18:41:02
马林: 对,刚才说了。
2012-06-16 18:41:34
中国网: 这是这次过程当中的一个亮点——手动对接。对于航天员来说,是两个高速运行的物体要在太空中完成交会对接,这对于测控和通信系统来说就有着更高的要求,您对此怎么理解?
2012-06-16 18:41:42
马林: 首先我们在发射以前,电视直播的时候也有报道,就是“天宫一号”的飞行状态怎么样,包括对接的时候有轨道的要求,这些都需要通过测控通信来给“天宫一号”和将来神舟九号在天上运行的时候,轨道要匹配,要去做调整。调整的所有的控制指令都是通过测控通信发上去的。还有就是将来交会对接的时候,我们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还研制了激光交会对接雷达,那个雷达就是距离远一点的时候用,把它导引到很近的距离上,由航天员人工去做手动的交会对接。
2012-06-16 18:42:26
中国网: 通信系统呢?
2012-06-16 18:44:23
马林: 整个过程刚才说到了,测控通信尽可能覆盖得全,还有就是所有的关键点,测控通信一定要实时覆盖。比如说交会对接的过程当中,所有的画面、所有工作的步骤,测控通信要实时保持。而且这次手动交会对接,对航天员的要求也比较高,所有的过程,包括航天员得到的指令,这些应该实时地由测控通信系统来完成。
2012-06-16 18:44:39
中国网: 这次三名航天员在太空停留的时间比较长,比神五、神六、神七的时候长了很多,就存在一个天地对话的环节,天地之间要搭建一个天线,这个天线是如何搭建的?尤其是复杂的太空环境,会不会对这个天线的信号造成一定的影响呢?
2012-06-16 18:45:51
马林: 是这样的。飞到我们国土上空的时候,我国地面的这些卫星通信的接收都没有问题。飞出去之后,我们也有测量船。但是毕竟绕着地球飞,飞到其他的地方,我们就不能实时地和航天员通信通话。电视转播的时候也会提到,我们还有中继卫星,可以交换一下信息。从太空环境上,实际上影响大的是我们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可以使无线电波的传输有衰减,无线电波信号穿出大气层以后,在空间传播的时候,反而没有那么大的衰减。应该讲我们对整个系统的设计,包括我们要围绕着这样一个任务,需要达到的这些性能指标,应该都是很有底的,不会有什么问题。
2012-06-16 18:46:20
中国网: 我们也了解到,这次航天员要经过交会对接,要经过发射和返回这些重要的环节。航天员在舱内的状态就非常重要了,包括舱内的气压、温度,还有航天员的这些身体的特征。这些信息是如何返回到地面的?
2012-06-16 18:47:49
马林: 飞船也好、人也好,飞船里面可能有几百个这样的传感器,要通过这些传感器把它转成数字信号,通过测控通信系统发下来。刚才您提到飞船里面这些跟人有关的这样一些数据,包括航天员本身的,比如说呼吸、心跳等等,都有传感器,要把它检测出来并且实时发回来。这样的话,飞行状态也好,航天员的生理状态也好,都有实时的监控。
2012-06-16 18:48:51
中国网: 我们知道在交会对接对接之后,航天员要进入“天宫一号”。“天宫一号”现在的状况对于航天员来说,虽然之前有数据的了解,但是在打开“天宫一号”舱门之前,也是有不确定的因素。“天宫一号”这个舱内的一些数据参数,我们是如何确定的?
2012-06-16 18:50:23
马林: “天宫一号”是去年11月份发射上去的,实际上“天宫一号”在轨道当中飞的时候,舱内的一些数据也是要采集的,一样发送下来,不管有人没人,这个传感器都可以工作,都可以把这些舱内的环境检测出来,可以发送下来,这个跟有没有人没有关系。将来我们国家还要建立长期的空间实验室,这些技术应该都是具备的。
2012-06-16 18:50:55
中国网: 马首席,我们再来看这张图,这是逃逸塔的一张图,我们知道这次是载人飞行,逃逸塔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图部分显示了逃逸塔的工作原理,请您再给大家解读一下。
2012-06-16 18:51:31
马林: 是这样的。火箭发射以后,因为航天员在火箭的最前端,发射以后,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万一在火箭起飞以后有一些没有预料到,或者说一些偶然的情况,有可能会出现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的事件,万一发生的话,有一个保护的措施,逃逸塔把宇航员从火箭的顶端带走,起到最大限度地保护航天员生命安全的作用。一旦起飞正常以后,实际上逃逸塔也是最先脱离火箭的,起到这么一个作用。
2012-06-16 18:51:57
中国网: 是在进入太空之前?
2012-06-16 18:53:41
马林: 起飞以后,进入太空之前。
2012-06-16 18:54:02
中国网: 我们也了解到,图片当中显示的,这次有了一位女宇航员,她的名字叫刘洋。她作为第一次深入太空的女宇航员,她的一些生理特征,因为女性身份的不同,也显得特别的有不一样的地方。这次针对于女性航天员,我们不管在舱内设计,还是一些数据参数上,是不是有一些特别的针对性呢?
2012-06-16 18:54:17
马林: 这次因为有女航天员,大家都非常关心,电视上报道的时候,很多媒体也都很关心。实际上对人来讲,男性和女性的呼吸、心跳这些需要检测的生理特征应该是差不多的。今天电视上整天的转播过程当中也特别提到了女宇航员的相关报道。
2012-06-16 18:55:01
中国网: 好像大家都特意去关注女宇航员。
2012-06-16 18:55:59
马林: 从我们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来讲,尤其是载人航天的发展,我们说载人不是载男人的航天,载人应该包括男性和女性,都应该有,将来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发展。
2012-06-16 18:56:09
中国网: 在国外,女宇航员也是早就进入到太空了,而且表现都非常不错。我们也看到了,刘洋在这次进入神九之前的一些表现都非常淡定,非常有信心,我们也期待着她能够顺利完成太空任务,返回地球。这次对于女性航天员来说,肯定有一些针对于女性航天员生理特征的一些测量和收集。在这方面,有没有特别的一些安排呢?
2012-06-16 18:56:43
马林: 本身从呼吸、心跳这些来讲,跟男性航天员肯定是一样的。上午我实际上也看了电视直播,航天服的尺寸可能跟男航天员不太一样,其他的差别很小。
2012-06-16 18:58:05
中国网: 所以大家也不要把男航天员和女航天员分得太开了。刚才您提到了传感器,我们也非常重视传感器,尤其是对于航天员来说,传感器对传回到地面上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这次在传感器的设计和安装上有没有更新的突破?
2012-06-16 18:58:36
马林: 因为载人了之后,额外加出来跟航天员相关的传感器,我们电子科技集团对整个航天系统里面,实际上包括飞船里面的应答机,还有超过数以百计的传感器,进行了实时状态的监控,这也是非常必要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2012-06-16 18:59:12
中国网: 我们也看到,在今天航天员起程的时候都有一个耳机形状的通话系统。我们想了解一下,这个通话系统,比如说进入天地通话的环节,在发射的时候能不能跟地面保持实时通话呢?尤其在发射那么快的上升速度中?
2012-06-16 19:00:55
马林: 技术上也是可以的。实际上发射的时候相对速度不是最快的,在天上飞的时候速度更快。
2012-06-16 19:01:30
中国网: 可能对于观众来说速度是很快的。
2012-06-16 19:01:47
马林: 要把它打到天上去,速度是慢慢上来的,实际上在天上飞的时候速度最快,这些问题我们在技术上都可以解决。我们除了测控以外还有通信,实际上通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要保持天地之间的这些数据、话音、图像的传输,将来这些都要靠通信系统来完成。
2012-06-16 19:02:00
中国网: 今天电视上也直播了三个宇航员进入舱内一些实时的画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宇航员,包括座椅的设计,包括他们面前这些操作系统的设计。很多观众就纳闷了,这么多按钮,对于一个航天员来说是很困难的,那么三个航天员来协调控制,未免会出现一个统筹的关系。可能我们三位航天员已经经过严格的训练了,能够协调处理好这项任务。
2012-06-16 19:02:29
马林: 长期训练。
2012-06-16 19:03:36
中国网: 在舱内传感器的设计方面,包括航天员的宇航服、座椅以及周围的环境,是不是都有传感器?
2012-06-16 19:03:47
马林: 所谓传感,是根据你要提取的量,你关心什么事情,比如说你关心舱内的气压,就有气压传感器,把气压选出来,变成数字信号,然后再传到地面上来,是指这样一个部件。将来需要检出来那些物理量,包括舱内的湿度,因为这次时间比较长,在10多天的时间里,航天员生理上的变化情况,你需要把它提取出来,提取的部件就叫传感器。用这样一些传感器,把我们关心的物理量、生理量转变成数字信号,通过通信系统发到地面上来。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实时掌握飞船在天上的实时状态,包括航天员的实时状态。
2012-06-16 19:04:03
中国网: 其实今天的发射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方面传来的声音,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凯旋而归。说到凯旋而归,就不得不提一下返回舱和着陆场。对于这方面来说,我们先看这个图片,这是一个着陆场的情况,我们也想了解一下,在着陆场系统中是如何进行搜救以及精确定位的?
2012-06-16 19:06:13
马林: 首先飞船返回的时候,地面的测控系统也要实时跟踪飞船载入的全过程,并且给出它可能落点位置的预报。实际上它真正落下来的时候,返回舱里还有飞船的定向仪、信标机和通信设备,这些将来和搜救也要尽快建立起联系,一方面要知道它的准确位置,另外因为航天员坐在里面,还要跟航天员建立起联系,尽快确认状态。所以返回系统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非常准确地知道它落在什么地方,因为要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赶到返回舱跟前,并且要跟航天员赶紧联系,所以这个作用还是很重要的。
2012-06-16 19:07:15
中国网: 我们知道在返回舱搜索过程当中,中国电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有人把中国电科人比喻成“搜寻流星的人”,这个比喻很贴切。在搜寻过程当中,是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以后开始搜索呢?还是进入到“天宫一号”之后开始搜索呢?
2012-06-16 19:09:04
马林: 你让它返回的时候测控就要参与了,而且在整个过程测控通信都有任务要参加,包括再入大气层的全部过程。大家知道,现在是神舟九号,从神舟一号开始到现在,如果大家看直播多的话就会了解到,飞船再入大气层的时候,因为在大气层以外飞行速度很高,温度也很高,会对无线信号产生影响,互相之间传递信号的功能会受到影响。这个时候,就要用雷达,不依靠它给我发信号,用雷达自主地对目标进行测量,这样来完成,就是两个方法结合起来。等它进来以后,过了天上黑障区,就可以和正常的测控信号联系起来。
2012-06-16 19:09:40
中国网: 说到返回舱,中国电科还有一个比喻就是“照亮神九回家的路”。照亮这个过程就像您刚才介绍的,很多网友问,在神九进入大气层的时候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磨擦,这个磨擦会造成高温和极其恶劣的环境条件。在这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搜寻和定位工作是如何完成的?
2012-06-16 19:12:10
马林: 这个主要靠雷达。
2012-06-16 19:13:34
中国网: 不会对雷达造成影响吗?
2012-06-16 19:13:44
马林: 不是。因为雷达不需要靠目标本身配合就可以工作,所以不管你的目标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当然目标可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变化,目标的环境也可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变化,但是雷达仍然是可以处理这些问题的,也可以实现对目标的探测。
2012-06-16 19:14:26
中国网: 其实神九返回舱在返回地面的时候,大家都揪着一颗心,每次发射的时候,尤其是神八发射的时候,北京飞控中心说已经捕捉到神八飞船的信号了,也是一个测控点发出的信号,当时全场是一阵欢呼的,我们也等待着神九的这个时刻,如果这个时刻确定的话,是不是预示着神九就能够安全着陆呢?还是还存在着安全隐患呢?
2012-06-16 19:15:04
马林: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刚才提到,飞船再入大气层的时候会有黑障现象的产生,对测控系统会产生影响,这个时候我们主要依靠雷达。雷达从它再入到收不到信号,到重新对它精确定位,这个时间非常短,我们希望雷达能够跟它接上。毕竟我们的航天员在里面,所以位置要实时掌握,是不是我们按照预定的轨道回来的,这些都要做匹配的工作,这个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2012-06-16 19:15:39
中国网: 现在神九飞船已经宣布发射成功了。我们不妨从刚才您聊的返回舱的情况倒回来,我们来一个倒序,再次跟观众们介绍一下这次神九的主要任务以及跟“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过程。我们先从成功着陆开始,我们用倒序,成功着陆的前一步就是手动交会对接的成功。
2012-06-16 19:17:28
马林: 对。
2012-06-16 19:18:32
中国网: 手动交会对接成功之前就是自动交会对接,再往前就是神九的发射。
2012-06-16 19:18:41
马林: 对。
2012-06-16 19:19:02
中国网: 您认为整个过程对于我们观众来说有哪些看点呢?
2012-06-16 19:19:09
马林: 接下来的看点就是,飞船要准确进入交会对接预定的轨道,这是一件事;然后主要就是交会对接。第一次先建立自动的交会对接。
2012-06-16 19:19:22
中国网: 进入轨道之前,现在我们已经得知了,“天宫一号”已经在迎接神九了,它已经进行了多次变轨。下一步进行的就是神九进入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轨道。
2012-06-16 19:20:46
马林: 这个有一定的时间,刚才说到,神舟九号进入轨道的情况,在天上飞的情况,我们要实时监测,轨道参数要测量得比较精确,轨道和“天宫一号”轨道要做一个匹配,做交会对接。
2012-06-16 19:21:52
中国网: 其实这个阶段的测控工作也非常重要。
2012-06-16 19:22:08
马林: 是。因为上去以后,发射场和运载火箭的任务就圆满完成了,只要神舟九号入轨。接下来测控通信的工作非常重,刚才说到,不仅仅在发射端,在交会对接、系统运行和返回阶段,测控系统这根线一直不能丢。
2012-06-16 19:22:18
中国网: 从现在这个时间点到寻找到“天宫一号”的信号,这个时间段中,我们知道也没有航天员的手控操作系统,关于对接方面,是不是这一方面的工作完全靠地面的测控进行轨道的调整?
2012-06-16 19:22:42
马林: 对。将来自动也好,包括航天员手动交会对接也好,和地面的联系都需要测控通信。
2012-06-16 19:23:26
中国网: 只要是寻找到信号以后,我们就可以进行自动的交会对接了?
2012-06-16 19:23:37
马林: 按照预先的设计。
2012-06-16 19:23:50
中国网: 我们现在也可以得知,神九发射到太空之后,太阳板已经展开了,这也是中国电科对于神九的一个重大贡献,您在这里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太阳板的由来。
2012-06-16 19:23:57
马林: 因为在天上飞,要维持系统的运转,比如说把这些信号送下来你必须要有能源,在天上要有太阳能帆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神舟九号,包括将来我们国家航天工程的发展,也希望我们的电池提供的电能越大越好,包括光转化的效率越高越好,我们的技术在国内是领先的,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现在神舟九号用的是我们国家低轨面积最大的太阳能电池阵。
2012-06-16 19:24:48
中国网: 面积到底有多大?
2012-06-16 19:25:58
马林: 具体的尺寸我还不是非常清楚。
2012-06-16 19:26:12
中国网: 我们看电视转播,展开的面积相当大,而且跟神舟九号差不多?
2012-06-16 19:26:23
马林: 比它的长度还要长。
2012-06-16 19:26:41
中国网: 网友就有很多质疑,这样一块太阳能板,我们平时用的电器用太阳能的话,一般电器支持不了太久,对于神九来说,太阳能板提供的电力能不能维持神九正常的工作?
2012-06-16 19:26:50
马林: 这个要看提供多少能源,另外飞到地球背面,见不到太阳了,要靠电池的储能,见到太阳光了,再把电续上,这个应该是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电能应该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
2012-06-16 19:27:24
中国网: 除了太阳能板之外,中国电科对于这次神九的主要贡献还有哪些?
2012-06-16 19:27:45
马林: 大家关心载人航天的话,都知道整个载人航天工程有八大系统,现在发射场和运载火箭已经圆满完成任务了。接下来还有着陆场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系统和测控通信系统。我们电子科技集团主要承担的就是测控通信的任务,包括一些大的系统的主要装备及一些部件,还有元器件,实际上飞船里,包括刚才提到的很多传感器,都是由电子科技集团来承担的。将来激光的对接雷达,也是由电子科技集团来完成的研制。实际上手动交会对接以前,前面那一段还是要用激光交会对接雷达,最近这一段要靠航天员手动完成。我们刚才说到太阳能电池阵,为它提供能源也是最根本的要求。还有像火箭上的这些应答机,在前面介绍过程当中也提到了,火箭上面的应答机,包括还有逃逸指令的接收机,也是由电子科技集团来完成的。在航天员系统里面,包括应答机,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还有着陆场方面,刚才提到为了尽快建立起联系,还有发现神舟九号确切位置的定向仪、信标机和通信设备,也是由电子科技集团完成的。另外大家注意到,现在电视直播里面反复提到的北京、西安和酒泉的中心,中心的计算机系统和显示系统也是由电子科技集团完成的。在八大系统里面,除了主要承担测控系统以外,在其他的运载,包括航天员、着陆场,在这里面我们也都承担了一部分任务,包括显示中心的任务。应该讲,电子科技集团在这当中承担了重要的任务。实际上电子系统的发展,现在计算机应用得越来越多。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家体会到这样一个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也是越来越多的。
2012-06-16 19:28:01
中国网: 刚才您说到中国电科在这次神九以外的航天领域所做的贡献。其实对神九的这两大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是提供能源的太阳能板,一个是找寻“天宫一号”的激光雷达,这是老百姓非常容易理解的,非常关心的。还有一部分需要强调的就是返回舱和着陆场的系统,包括从神一到现在的神九,当然神九还没有返回。从神一到神八,其实每次返回都是牵动观众内心的非常重大的事情,在每次返回中有没有什么非常感人的,或者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给我们说一下。
2012-06-16 19:31:47
马林: 我一直参加这个工作。我还记得当时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飞行回来的时候,我记得是在凌晨,因为在西面,可能相对于东面来说时间更短一点,所以回来的时候,在现场看到飞船回来的时候,按照预定的时间返回,因为在设备外面,你自己亲眼看到飞船回来,所以我觉得是很兴奋的一件事情,这一辈子都忘不了当时的情景。
2012-06-16 19:33:55
中国网: 已经接近着陆场了。
2012-06-16 19:35:27
马林: 接近大气层的时候,温度很高,拖着很长的尾烟,像一个很大的流星一样再入大气层,当时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参与这件事情,并且见证这样一个伟大的时刻,自己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景象。
2012-06-16 19:35:46
中国网: 我们知道,在神八返回的过程当中,我们在着陆场的搜救和定位当中,是提前找到了它的着陆的位置,这是非常精确的定位了。
2012-06-16 19:36:47
马林: 现在随着神舟飞船任务次数的增加,各个系统也积累了经验,不断改进,使我们的工作越来越精准,可靠性越来越高。所以飞船回来的时候,我们找到它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再入的时候我们可以很快就找到它。
2012-06-16 19:37:28
中国网: 先计算出它要着陆的点?
2012-06-16 19:37:59
马林: 整个飞行的全过程都预先有任务设计的要求。但是它真正回来的时候,实际发生的数据是要实时测量出来的,这也是测控中心要完成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2012-06-16 19:38:13
中国网: 最后也请您结合神九这次航天的盛事来谈一下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2-06-16 19:40:00
马林: 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综合国力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应该讲,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发生了越来越多的联系。这些年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是非常快的,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在我们国民经济里面所占的量,在我们国家国民经济的生产总值里面占的比重都一直越来越大,水平也越来越接近国际上的先进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我们电子科技集团起着我国这方面技术引领的作用,现在也是符合我国创新型国家发展的这一思路的。我们作为搞电子工业的科技工作者,将来会把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做好,使我们国家在技术发展领域有更好的地位。
2012-06-16 19:40:31
中国网: 再次感谢您做客中国访谈,也感谢各位网友收看,再会!
2012-06-16 19:42:30
马林: 谢谢!
2012-06-16 19:43:03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