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王正敏回应“4000万项目”:与我无关
央视报道还称,王正敏研发团队和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以各种名义向有关部门申报项目,其中,“国产人工耳蜗及临床技术研究项目”获得国家卫生部专项科研经费2171万元;“上海力声特人工耳蜗建设项目”获得国家工信部经费2138万元。
王正敏则回应说,自己同这两个项目都没有关系,也没有从中获得过利益。“把这部分经费跟我联系起来,毫无事实根据。”
从1996年到现在,王正敏的研发团队共申请了5个发明专利,6个实用新型专利,1个外观设计专利。其中,除了1997年的实用新型专利,其余都是第三阶段的研发成果。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资料,这11项专利的申请人均为王正敏等人,专利权属于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王正敏说,2004年研发成功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便将人工耳蜗成果转让给了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不久前,力声特的控股公司——海南海药董事长刘悉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2004年,他花300万元买下了王正敏团队研制的人工耳蜗专利权,并投资设立力声特公司,在王正敏的样机基础上进行研究。此后,直到2008年产品基本成型,王正敏均未再参与过。
2005年,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控制的上海汾阳视听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对力声特增资300万元,占股达到18.52%。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汾阳视听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在力声特公司所占的股份因公司增资已经被逐渐摊薄。刘悉承亦表示,海南海药于2011年增持力声特后,复旦在力声特公司占股比例很低,目前不到1%。
1月7日晚,海南海药发布澄清公告,称力声特公司目前共承担两项国家项目和5项市级课题,国家项目共获得经费1990万元,用于第二代人工耳蜗的研发与改进、浦东人工耳蜗建设项目的技术改造;市级课题共获得经费275万元,用于REZ-I人工耳蜗扩大适应症临床验证、建设国产人工耳蜗持续研究、开发、转化基地及衍生产品开发等。
力声特公司一名主要负责该项目的管理人员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个国家项目属于工信部的技术改造项目,主要经费用于公开招投标的设备和浦东厂房的建设,从2012年到2014年已经基本完成技术改造,项目是力声特公司申请的,没有王正敏的名字。
而另一个2000万元的项目——“国产人工耳蜗优化及临床技术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则是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戴春富。这一项目获得卫生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立项批准,于2012年3月3日启动,目前已经通过中期考核。
戴春富告诉记者,该项目为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与6家医院合作,共有7个课题组,为人工耳蜗产品的优化提供基础理论研究,并对将汉语语调编码到人工耳蜗中进行探索性研究,但不涉及临床和产品设计,且王正敏从未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