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2014年度拟立项课题申报指南

2013年09月25日09:4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水专项 课题申报 建设部 预算书 住房

3、考核指标

(1)技术层面,完成基于城市水体的环境功能分区及相应的水质改善目标的城市流域水系水量水质综合调控规划,提出近远期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经济、技术可行的工程设计方案及具体技术方法与参数;工程层面,形成区域水资源调配、水环境质量和防洪排涝三位一体的优化布局及软硬件设施,完成城区流域水系调控及水质改善工程,覆盖西氿水域和与其汇水来源相关的河道,实现西氿水质功能提升,夏季无黑臭、无藻类爆发。(任务一)

(2)技术层面,满足城区排水溢流污染控制技术需求,完成宜兴市域城区雨水管网溢流污染问题诊断,提出针对典型降雨期的溢流污染负荷的定量计算方法、溢流污染控制目标值及与此相应的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技术方案、初期雨水处理技术方案和排水管网安全运行调控方案,并完成局部验证,形成以雨污分流为重点、点面结合、调蓄与处理并举的水污染高效控制技术,编制技术指南;工程层面,完成城区管网系统截流控污与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使雨污分流率从2012年的70%提高到90%,初期雨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任务二)

(3)技术层面,满足宜兴市域城区面源污染控制目标及技术要求,提出不同类型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的技术评估方法体系并完成市域范围内的评估及关键影响因素分析报告,建立示范区城市面源污染模拟计算模型并完成市域范围城区面源污染负荷计算,提出基于面源污染负荷削减20%的物化—生态组合雨水径流污染削减技术,提出城区面源控制总体技术方案和工程实施方案,并完成局部验证;工程层面,实施市域范围的城区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示范区域不小于30km2,面源控制工程净化设施面积不小于5km2,面源污染负荷削减率20%以上。(任务三)

(4)技术层面,以实现宜兴城区主要水体水质功能达标为目标,形成污染水体的入流污染物高效削减-湖滨带退化生境修复-河湖水体生态净化组合技术,构建出包括生态隔离带-生态缓冲带-滨岸带水体原位净化的污染水体修复技术方案,提出兼具水体净化与城市景观功能且经济可行的河湖水系生态系统构建整体方案,并完成局部验证,主要污染物指标(COD、氨氮、总磷等)去除率达到30%以上;工程层面,完成西氿人工湿地示范工程建设,示范规模不小于50ha。结合西氿清淤及河体修复工程、城区流域水系调控及水质改善工程的实施,实现西氿示范区水体的COD、氨氮、总磷等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湖库),常年满足生态景观水功能要求,水体透明度达到0.6m或水深的50%以上(水深大于1.0m时)。(任务四)

(5)技术层面,提出水系统污染源识别技术方法、建立水质响应关系模型,形成污染负荷削减的优化策略报告,完成宜兴市域城市核心区水环境改善技术的综合集成,提出技术经济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完成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的运行评估,编制城市核心区水环境系统设计建设与安全运行技术指南、系列操作手册;工程层面,完成城市水系统综合管理支撑平台建设,基本覆盖宜兴市全部城区的水环境设施,具备运行状态评估诊断、预警预报、效能评估与决策支持功能。(任务五)

(6)课题各项示范工程实施后,陈东港、官渎港、洪巷港、大浦港入太湖断面主要水质指标(COD、NH3-N、TN、TP)的浓度年平均值降低15%以上。

(7)申请软件著作权或发明专利35项以上,技术标准10项,出版科技专著2部。

4、实施年限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

5、课题经费来源及构成

课题国拨经费不超过6500万元,配套经费不低于国拨经费的1.5倍。

6、其它要求

课题申报单位(联合体)应在城市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建设等方面具有良好工作基础,具备课题研究的数据积累、前期成果以及较好的工程实践经验;技术研究团队应具有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相关项目(课题)任务的丰富经验,业绩良好。技术优势突出的单位可针对本课题中的单项任务进行申报。

课题3:城镇化新区水环境质量保障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一)指南说明

该课题是“宜兴市水环境改善技术集成与综合应用示范”项目下设课题之一。

宜兴市南部区域是宜兴未来城镇化新区建设重点区域,水系发达,相对独立,主要水体水质受境外客水影响小,植被茂盛,生态环境好,9条主要入太湖河流中,水质较好的大港河、乌溪港均位于宜兴南部。除了南部山区,其余都是平原水网地带,不是一个独立的封闭流域,河道的流向顺逆不定,河道之间以及河道与太湖之间水量交换频繁。2011年区域内最大水体莲花荡水质综合评价为IV类,2条主要入太湖河流乌溪港水质IV类、大港河水质III类,区内丁蜀华骐污水处理厂远期设计规模2万t/d,近期稳定运行1.3万t/d,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随着沪宁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和宁杭城际建成投运,位于宁杭城市圈地理中心的宜兴高铁新城也逐步进入了实施阶段。高铁新城位于宜兴市南部区域,规划东至蠡河,西至104国道,南到湖光路,北到宁杭高速公路。宜兴市本着“生态宜居”的核心价值理念建设高铁新城。宜兴高铁新城以铜官山、龙背山良好的生态景观资源为基础,以现代化交通枢纽建设为先导,以旅游服务、文化休闲、商业商务为发展主题,兼具文化体育、医疗卫生、酒店居住等配套完善的城市公共功能。

新城的建设,必然进一步带动周边城乡区域的发展,而该区域濒临太湖,属于重点流域严格控污的区域,亟需开发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和策略,加强污染物负荷削减,为太湖水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做出贡献。在传统的城市开发模式下,由于自然地表被大量改造为不透水性地面,降水产流系数增大。道路表面尤其是交通活动频繁的城市道路表面累积了大量的悬浮颗粒、营养盐、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等污染物质,并通过城市排水管网迁移进入水体,对受纳水体的水质造成明显的破坏。城市道路、商住区及工业区径流中氮、磷、COD、TSS浓度较高,是城市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对于宜兴市新建高铁新城,水环境系统控制应根据城乡发展区域内自然生态水文功能,从实现城市河道水环境改善、径流总量与峰值削减、景观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城市污水系统的低影响和全生命周期内的投资-效益等方面,以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环境质量保障为核心,将源头分离-控污减排-雨水回用-城市水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出适合我国中小城市(镇)的低冲击负荷系统开发模式。大幅度提高用水效率和用水安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水生态系统。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南方水乡城镇新区生态化发展的水环境质量保障体系,将宜兴市高铁新城打造成宜山宜水,枢纽中兴的新兴综合片区,成为山水宜居的生态新城、持续繁荣的活力新城和民生幸福的文化新城。

为了实现宜兴市城市城镇化新区的水环境质量保障,有效削减城区入流太湖的污染负荷,构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环境友好型涉水系统,亟待结合宜兴市“十二五”计划实施的一系列重点工程,开展城市城镇化新区水环境质量保障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