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力推进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充分发挥科技支撑玉米产业发展的作用,我部自2012年起启动实施东北地区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通过创新工作思路、广泛整合资源、凝聚各方力量,推动东北地区玉米生产实现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
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我部编制了《东北地区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3省1区1局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技术支持单位和责任专家高度重视,认真部署落实,细化行动方案,狠抓技术服务,务求取得实效。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四日
东北地区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全力推进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工作,充分发挥科技支撑玉米产业发展的作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部决定,自2012年起启动实施东北地区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思路与目标
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统筹玉米科技创新、转化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以黑龙江(含垦区)、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等四省区为重点区域,强化优良品种、栽培技术和工程机械三大支撑,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科研教学单位、龙头企业和农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依靠科技支撑玉米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玉米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为“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总体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实现“122”的总体目标,即在东北地区近2亿亩玉米种植面积中,实现1亿亩玉米平均亩增产200斤以上,亩节本增效200元以上,玉米总生产能力比“十一五”时期平均增加200亿斤以上,辐射带动整个东北地区玉米大面积均衡增产。
阶段目标:2012年为启动实施阶段,完成总面积目标的35%以上,达到3500万亩;完成增产增收指标的60%以上,实现亩均增产120斤,亩节本增效120元。2013-2014年为扩大实施阶段,完成总面积的80%以上,达到8000万亩;完成增产增收指标的80%以上,实现亩均增产160斤,亩节本增效160元。2015年全面完成阶段,全面实现1亿亩玉米“双增二百”的目标,实现亩均增产200斤,亩节本增效200元。
区域目标:黑龙江(含垦区)、吉林、辽宁、内蒙古的任务指标分别为总面积任务的35%(垦区5%)、25%、20%和20%,增产增收指标四省区相同,增产增收计算以实施地点的“十一五”平均产量和收益为基数。
二、重点任务
(一)强化关键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加大新品种培育力度。重点选育高产、抗逆、耐密、适用机械化作业的玉米新品种,加速玉米品种优良性状的改良和更新换代。 二是加大高产高效、轻简节约栽培技术研发力度。重点研发玉米条深旋精量播种一体化保苗增产技术、玉米膜下滴灌和全膜覆盖节水高产高效技术、玉米新型节水灌溉高产稳产技术、密植高产抗倒防衰稳产高产抗逆技术等。 三是加大地力培肥与保育技术研发力度。重点开展玉米耕层结构优化技术、秸秆还田低温快速分解技术、增施有机肥等技术研发。 四是加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研发力度。重点开展玉米茎腐病、玉米螟综合防治等技术研发。五是加大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技术研发力度。重点开展精密播种、田间追肥施药、全液压驱动玉米联合收获等机械化技术研发。
(二)强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形成区域特色增产增收的技术体系和技术模式
一是优化品种布局,挖掘良种增产潜力。针对东北不同生态类型区水热条件,筛选出一批高产、高效、优质、抗逆的新品种,进行区域化布局,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 二是提高机械化耕播质量,实现一次保全苗。针对东北春玉米区整地播种质量差、保苗率低等问题,采用高质量的深松整地、精量播种等技术,在增密的前提下,实现一次性保全苗。保障保苗率提高10%左右,实现增产增收5%-10%。 三是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实现密植不倒不衰。针对玉米生产密度不均衡不合理,增密高产途径出现的倒伏与早衰风险增大问题,推广宽窄行(休闲)密植栽培技术,并结合有效的深松改土、肥水控促、化控调节等措施,提高密植的合理性,实现密植不倒不衰。 四是培肥地力,科学施肥,实现持续增产增收。针对东北地区耕地质量下降,采用有效的秸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措施不断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同时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实现“测、配、产、供、施”有效衔接。针对小农户分散经营方式,采用“一户一卡、一村一表、一乡一图、配肥直供”的技术服务模式,做到技术到位、服务到户、指导到人、配肥到田。 五是实施抗旱节水增产技术,实现抗旱保丰收。针对近年东北地区玉米干旱频繁发生的现状,集成坐水种、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等抗旱节水保苗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等,实现抗旱保丰收。 六是强化病虫害测报技术,实现高效综合控防。针对近年区域性玉米病虫害频繁发生的现状,强化玉米螟、叶斑病和穗期虫害预测测报,提出综合控防预案,及时实施到位,确保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七是提高全程机械作业能力,实现农机农艺融合。针对东北玉米生产机械作业率低,作业质量差的问题,以提高机械性能和作业质量为核心,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形成以农机与农艺融合为特征的高产高效轻简化生产技术体系。
(三)强化技术普及到位率,确保技术入户到田
一是遴选确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编制分区域、分品种技术操作方案,通过印发科技手册、技术明白纸、专家讲座和其他现代化手段送到千家万户。 二是依托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高产创建示范片、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建立玉米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开展全程技术指导和服务。在关键农时、关键环节,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玉米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解决玉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四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技人员、农村实用人才和玉米种植户的技术培训,提高玉米种植水平。
三、进度安排
(一)2012年(启动实施阶段)
1-4月,前期筹备。组织3省1区1局专家论证,编印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方案;成立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启动部署科技行动,层层落实计划任务,签订任务责任书;开展技术培训。
4-9月,全面实施。分区域制定具体技术指导方案,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开展巡回技术指导和服务;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和高产竞赛活动;抓好重点工作落实,及时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
10-12月,验收总结:组织开展测产验收;对全年工作进行总结,召开工作总结与表彰会;研究提出2013年工作任务与计划。
(二)2013年- 2014年(扩大实施阶段)
总结借鉴2012年工作经验,扩大面积,及时部署,加快实施,进度安排同2012年度。
(三)2015年(全面完成阶段)
围绕全面实现东北地区1亿亩玉米,亩均增产200斤、节本增效200元的总体目标,安排相应工作进度。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各级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领导小组,负责本区域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的组织实施与相关配套政策、资金的落实,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要把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纳入各级农业部门的考核内容,因地制宜,科学编制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思路,层层分解计划任务,加强督导检查,责任到人,落实到田。各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也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支持科技人员参与科技行动。
(二)加强技术指导。成立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专家组。国家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专家组主要由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和其他相关专业的玉米专家组成,负责实施方案评估,相关技术指导,工作检查督导和测产验收等。3省1区1局和各相关县要分别成立相应的专家组,负责本区域实施方案的制定,高产示范的建立、技术指导、督导检查和测产验收等。要将东北地区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作为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各地方玉米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和农技推广示范县的重要任务,建立“专家定点联系到县、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的技术责任制,及时、全程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要依托农技推广示范县和阳光工程等项目,加大对农技人员、农机手、植保员和种植大户的技术培训。
(三)加大投入力度。在科技行动实施区域全面落实良种、土壤深松、农机具购置、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绿色防控等补贴政策;有效整合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农技推广示范县、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阳光工程等项目资源,发挥项目资金的聚集效应;加大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条件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项目支持力度;引导、鼓励龙头企业、种粮大户等社会力量的经费投入,合力推进玉米“双增二百”科技行动目标的实现。
(四)加大总结宣传力度。要及时总结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机制,形成分区域玉米增产、农民增收的技术模式。要表彰奖励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可通过高产竞赛、技术比武、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推动目标任务落实。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站等各种媒体,加大对工作成效、成功经验和典型人物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送工作进展、动态信息,扩大影响,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