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主持人:不是什么秘密了。
尹卓:不是什么秘密了。另外它还有其它的一些渠道吧,应该说它早就了解了。但是毕竟这个公布表明了一种意图。从这里头可以反映出两个问题:
第一个,说明中国的国防科技发展到了一定水平。我们的航母生逢其时,为什么这样呢?一个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可以建造这个了。另外我们国防科技也允许我们通过一艘废旧航母来摸一个这样超大型舰艇的建造路子,现在基本成功地摸出来了。现在看来虽然还是试验型,还要训练,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个型已经在那儿了。
第二个,说明我们有这个需求。这个需求当然也吸引大家的注意。因为航母不仅仅是在近岸、近海活动的一个平台。我们向亚丁湾护航等等这些,我们应该考虑到整个国家的外贸量,现在是三万多亿美元,我们每年海上的物流将近三万亿美元,就两万七八千亿、两万八九千亿美元在海上物流。不管哪个方向都需要我们航母。
主持人:就这种非传统完全领域也是需要。
尹卓:非常需要。另外我们海外的净投资预计到2020年大概能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当然我们面临的一些挑战、一些威胁,特别是恐怖主义,海盗的威胁,这是过去我们没有遇到的。随着我们国家海外利益的发展,它对我们是一个重大的威胁,这些威胁需要我们有一些手段去应对,航母是其中之一,我们既有需求又有这个能力和可能,因此两个合到一块儿,航母的问题就提到日程上来,中央领导能做出这样的决策了。
主持人:尹将军的观点就是航母生逢其时,其实也是应中国的能力、实力和中国利益而生。
尹卓:是的。
主持人:现在媒体报道很多,也有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这艘航母。有的说航母将要进行战斗,可能会形成相当的威慑力。但有的也说这个航母早着呢,实力其实一般。这样两种态度,“分水岭”还是比较明显的。在昨天中国国防部外事办公室的发言人在公布这个消息的时候,也说到了中国的这艘航母不能被高估,但是同时也不能被低估。一天的时间过去了,我们怎么进一步来理解这句话?
罗援(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少将):现在西方社会总是质疑我们应该不应该有航母,就是有航母的合理性、合法性在什么地方。在“丛林规则”盛行的这么一个时代里,对有些国家来讲“实力就是道理”。陈炳德总长曾经问美国人:“凭什么你们可以有,我们就不可以有?”刚才背景片已经介绍了,它是1910年11月14日诞生的第一艘航母,到现在100多年了,这么个庞然大物出来,国际社会对此怎么没有提出质疑?美国有11核动力的航空母舰,它的航空母舰的数量相当于航空母舰俱乐部里所有其它国家加起来的总和,怎么没有人对美国提出质疑?
主持人:好像它的拥有是理所应当的。
罗援:它是理所应当。印度买了一艘退役完整的航空母舰,怎么就没人提出质疑?中国只是买了一个半成品,就是买了一个壳子,怎么中国拥有了航空母舰就成了威胁。威胁不威胁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感受,咱们中国有一句格言叫做“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就是如果你没有做对不起中国的事,即便中国有了作战用的航空母舰,你也不用担心,但是你如果做了有愧于中国的事,就是中国没有航空母舰,我们手中就是有一个打狗棍子,你也要小心点。
主持人:昨天发言人在宣布这条消息的时候,所有的措施都是相当的谨慎、相当的严谨、相当的低调,可以看到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做人的这样一种低调的、谦和的态度。当然里面还有一点,就是宣布我们这艘舰其实是用于科学实验和训练任务。从表面上看,这个词汇好像有点演示它的战斗性,但事实上“瓦良格”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拥有着第一艘航母,它的科学实验性和训练性是非常重要的。
尹卓:非常重要。“瓦良格”具体要做哪些实验,我们不知道,现在又没有宣布。但是一般国际上,法国、美国、英国它们造了航母之后,一般要经过什么阶段,首先它有一个系泊试验,然后有一个在海上动起来的航行实验,然后有着舰的舰载机跟它的适配实验。这些阶段都要经过,有的是相当长的时间。像法国当时整个试验加验收,有将近四年的时间,因为它返回一次延长甲板。像美国的一些核动力航母,有时候要试验一两年。有很多东西对我们来说都是挑战。像库兹涅佐夫,就“瓦良格”,它是姊妹舰,库兹涅佐夫的动力八台锅炉,四台大型的蒸汽轮机,这些互相之间有一个齿轮相对咬合,另有还有四轴四桨,这样大型的舰艇中国过去是没有的。这次我们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因为来的时候是报废的,它的动力完全没有了,我们是拿着船壳配了自己的动力,这些动力是否能配得上?
主持人:匹配不匹配。
尹卓:匹配不匹配,动起来,另外你要加压了以后,不管是水压也好、液压也好,或者电压也好,很多设备要加上万伏的高压,加上去以后整个线路是否安全,这是全部都要做试验。
主持人:满负和运载的时候能不能适应。
尹卓:它上头有几十万、上百万的零备件。各种设备有几千台,上万台,每一台设备都要验证,它是否适用这里,还有互相之间的电磁兼容性等等这些,现在的甲板设计的合不合理,起飞的位置合不合理。像这些今后要一项一项的试验,才能摸出航母建造的全过程。所以今后我们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东西,你才可能拿到这些知识产权。
罗援:我理解的我们这个科学试验,第一、我们毕竟是“一张白纸”,是一个零的突破。首先我们要搜集一些原始的数据、资料,我们还要编写一些使用的规则、手册,这些一方面。
主持人:这对中国人来说都是从零起步。
罗援:都是要从零起步。
第二、就是机器、零部件的一些磨合。比如一些新的东西就需要磨合。高铁就是磨合不够,所以它出现了问题。
第三、怎么让零部件更加匹配,要进行调试。特别是现在航空母舰上,它是一个非常大型的综合作战平台,比如光讲雷达,有火控雷达、有导航雷达、有气象雷达、有通讯雷达。它一开机以后会形成自干扰,像这种情况事先要进行调试。
第四、从作战理论上,毕竟我们是第一次有航空母舰,它的一些作战的边层、作战的战法,这些我们都要事先进行。
主持人:包括和我们现有的舰艇怎么配合,这也是一个问题。
罗援:飞机、军舰怎么配合,和它的辅助舰艇怎么形成一个完整的作战编队,这都需要。
主持人:其实发言人别强调这两个概念,科学实验和训练这是确实有依据的,当然大家也非常关心,什么时候中国的第一艘航母可以形成战斗力。如果我们从历史上来看,一些拥有航母的国家,它们从拥有航母到形成战斗力又是一个什么的过程,这方面的背景我们也来作一个了解。
新闻背景:从建造到实战 航母需要多少年?
解说:航母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其关键技术主要涉及五大方面:航空母舰本身及舰载机的设计技术、舰机适配技术、航空母舰的动力技术、武器技术、航母的材料技术等等。任何一项技术存在短板,都难以造出合格的航母。因此,要自主建造航母,并不容易。
当中国拥有了自主建造的航母之后,从航母下水到形成战斗力又需要多长时间呢?从世界发展经验来看,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法国1946年拥有第一艘航空母舰,到1956年才形成完整的编队作战能力,经历了10年。
按西方航母建设的规律,每名舰载机飞行员的陆上、海上训练要3到4年,一架舰载飞机一般需要培养1.5名飞行员,如果按每艘航母搭载40架飞机计算,共需要60名飞行员,飞行员的培训也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此外,航母还要进行夜航、复杂气象条件等方方面面的训练。即使是美国海军这样十分成熟的航母使用者,一艘新航母形成战斗力也需要2到3年时间。对于从没有接触过航母的中国海军来说,这个过程会更长。
主持人:有航母和有航母能力这是两个概念,法国用了十年的时间,中国是不是也需要这样的时间长度?
尹卓:恐怕也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因为当时法国在培训的时候,它的舰长和主要的舰员都是由美国替它培训的,它是整个航母的团队到美国和英国去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