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嫦娥二号”已确定年内发射。(图片来源:南京日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在宁纵谈航天和探月:
载人航天和探月都是时下大热的话题。近期,“嫦娥二号”有望金秋奔月的消息传来,中国探月工程将取得更大的实质进展。
前天,曾担任过中国嫦娥工程总指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来到南京,参加由省科协等部门举办的高端科技报告会。他透露,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预计5年后建成,“嫦娥三号”有望在2013年前落月,并给落月点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广寒宫”。
【谈航天】
新一代运载火箭预计5年后建成
“人类进入太空的标志是什么?是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宇宙飞船首次开始太空飞行?还是人类真正登上月球?各国有着众说纷纭的认定标准。”栾恩杰说,但在上述三个方面,近50多年来,中国航天人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栾恩杰认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虽比美国和俄罗斯还有很大的距离,但已经达到世界前列。“以航天器的运载能力为例,‘神舟7号’为7吨左右,可以承载3名航空飞行员,这在国际上已经很领先,但美国和俄罗斯的载人航天器运载能力已达到20吨。我国当前正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其运载能力也能达到20吨以上。预计5年后,国产大火箭将建成,届时我国进入太空的能力将真正走到世界前沿。”
未来有望通过卫星实现减灾防灾
气象卫星、“陆地卫星”、“海洋卫星”等,都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对地球进行实时监测。“这一技术用好了,完全可以实现对地震、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精确预报。”栾恩杰说,然而,我国目前在这项技术上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目前,我国还没有建成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的对地观测卫星。卫星覆盖面不全,精度也不够。在应用上还没有完成从试验到服务的转化,就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准确预报自然灾害。”
据透露,目前,遥感技术已经用于我国的第二次国土普查,今后还将越来越多地用于为能源、资源、环境提供保障,为全国防灾、减灾、灾害预测服务等。
【谈探月】
月球车将探测90天,巡游5平方公里
栾恩杰说,目前,我国探月二期工程(包括“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任务)各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嫦娥二号”已确定年内发射,“嫦娥三号”各项关键技术也已突破。
据介绍,“嫦娥三号”将于2013年前发射,并真正实现落月。“嫦娥三号”着陆后,将分为两部分:着陆器和月球车。月球车将在月球表面巡游,着陆器则定点守候。月球车将在月球探测90天,并抓取月壤在车内进行分析,得到的有关数据将直接传回地球。“90天内,月球车巡游的范围可达到5平方公里。着陆器拍摄月球车巡游的图像也能传回到地面。月球赤道附近的虹湾地区是‘嫦娥三号’着陆的首选。”
栾恩杰还透露,“嫦娥三号”落月时,将把五星红旗带上去,“‘嫦娥三号’降落的地点,要我说,可以起个名字叫做‘广寒宫’。”
人类入住月球,还要再等等
截至目前,已经有12位人类宇航员登上了月球,而我国还在进行第一步探月,栾恩杰说,这其中又分为绕、落、回三步,“绕”是先发射环绕月球的卫星,这已经实现了;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二步“落”,我们正在研制小型落月器,不久的将来也会实现;第三就是“回”,我们要将从月球上拿一些东西回来
“不过,哪怕所有这些都实现了,离人类住上月球还很遥远。”栾恩杰说,月球上哪里适合人类居住、月壤的厚度有多少、月球上到底有多少人类可以利用的资源,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还在探索中。[作者: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