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嫦娥”节省了190多公斤燃料,使卫星延长寿命两年
深秋的一天,北京航天城飞控大厅。
某国一位航天女专家走进明亮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飞控大厅。当她提出的一个又一个技术问题,都得到了轨道室控制专家唐歌实满意的答复时,她笑了。她的微笑中充满了对这个年轻的中国同行的欣赏。
航天无小事,成功系毫发。轨道室的年轻人对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对每一个流程的细抠硬磨,到了近乎苛求的地步。在平时的联调、合练和测试中,他们有时为了小数点后6位数和零点几毫米的差别,争得面红耳赤,而又各不相让。
2007年10月26日,在嫦娥一号第1次近地点变轨成功后,唐歌实在对前几次卫星实际测定轨道与目标轨道的分析比较中发现,轨控相关刻度系数与实际轨控参数存在千分之二的误差,经过比对,确认此误差属于正常范围之内,不会对卫星产生多少影响。但这位曾经参加过6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轨道控制专家依然不愿放过,他对这个小小的误差参数抓住不放,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最终核实了这个误差是系统性的,可以通过参数调整进行修正。
在任务飞控会上,他拿出了详实的修正方案,并得到各系统专家的认可。正是对这个千分之二的误差,嫦娥一号卫星的轨道控制精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最终将卫星轨道误差控制在百米量级内。也正是因为这次精确控制,原计划进行的3次中途修正,只用1次便达到了轨控效果,为卫星节省了190多公斤燃料,而这些燃料可以使卫星延长寿命两年。
轨道计算、控制参数体现着飞控精度。在嫦娥一号卫星入轨时,轨道室的年轻人仅用3分钟时间就确定了卫星入轨根数,比计划时间缩短了7分钟,且轨道精度优于千分之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们在嫦娥一号卫星入轨到环月的飞行过程中,综合利用各类测量数据计算轨道120余次,轨道控制精度达到万分之三,大大优于设计要求。通过12天的飞行,到达月球时间与预期时间仅相差20秒,最终顺利实现成功绕月飞行。
平均年龄仅29.5岁,八成都是“70后”
与飞船和卫星相伴的这群年轻人,最欣赏的就是飞船和卫星划出的飞行轨迹。而他们的人生,一如那绚丽的轨迹,永远追寻着不同的美丽的弧线。
无论是在执行载人航天工程还是月球探测工程中,轨道室的这群年轻人都秉承了老一辈航天人“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
就在执行嫦娥一号卫星任务前3天,负责轨道控制计划的轨道室副主任刘成军敏锐地发现,目前设计的测站计划实施流程,在特殊的情况下可能导致两个测站实施计划发生冲突。极端情况下,将会导致两个测控站加载同一个点频上的载波,会导致卫星上的某个元器件烧毁的严重隐患。在他的带领下,经过认真细致地讨论,最终修改了测控站计划实施流程,杜绝了隐患。
生命因为信念而生机勃勃。为了中国的航天事业,轨道室的这群年轻人舍弃了太多太多。他们顾不上家中幼小的孩子,无法照顾生病的老人,夫妻同在一栋大楼上班,每天却是匆匆见面又匆匆分手。他们或许不是合格的父母、孝顺的儿女、称职的丈夫和妻子。但在征服太空的进程中,他们是最优秀的航天人!(杨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