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21岁的小闻每天都会在北京的地铁口唱这首《外面的世界》。
为了一直以来的“首都梦”,小闻从东北来到北京,成为一名“北漂”。“精彩”和“无奈”,是小闻“北漂”生活的写照,也是全国各地流动人口复杂的现实。
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人,占总人口的17%。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让这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流动大军,过上稳定的生活,是流动人口的期望,也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精彩”和“无奈”之间
“在异乡生活,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来自河南信阳的晏长学到北京已经有20个年头了,在北京西客站经营一家小餐馆。
从小儿子7岁那年,晏长学就有个愿望:让小儿子到北京上学。但他也有顾虑:一是没北京户口,公立学校不好进,二是“孩子到时候得回老家高考,肯定跟不上。”如今,晏长学的小儿子已15岁了,还是在老家就读。
李凌云的女儿已在北京工作多年。老两口退休后,就从西安投奔女儿。虽然实现了一家的团聚,但烦心事也不少,“看病是最头疼的。”她感慨,“我们户口不在北京,在这里看病,得回西安经医保批准才能报销。”62岁的她现在每年要回老家做一次体检,再把大夫开的药带回北京。
当然,烦恼还不只这些。“比如我们没有北京的老年证,虽然年龄也大,但是进公园、乘公共汽车……北京很多面向老年人的优惠都没法享受。”李凌云说,感觉有些人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
与中老年“北漂”相比,年轻“北漂”也有自己的无奈。
2011年,26岁的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的马超怀揣着“记者梦”来到北京,不久前到北京一家财经媒体工作。“就业不稳定是我们这些人的普遍状态。”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