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中新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 赵建华)中国社科院17日发布的《公共服务蓝皮书》表示,住房、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与公共卫生是当前中国公众最关注的三大民生问题。增加三者的供给,应成为政府在“十二五”期间(2011年到2015年)的重点工作方向。
得出上述结论之前,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华图集团对全国38个直辖市、省会城市、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进行了19000多份问卷调查,对上述城市的公共服务现状进行了评估。
蓝皮书认为,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与人民群众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增加社会风险,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制约了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
蓝皮书说,调查显示,中国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总体评价较低,但还处于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这表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基本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基本认可;公共服务还有发展潜力,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调查还显示,GDP高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不一定高。在38个城市中,有超过三成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与GDP不够匹配,即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蓝皮书认为,不能将提高GDP作为提升满意度水平的唯一手段,也不能将地方经济不发达作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不力的借口。
蓝皮书指出,在政绩考核过程中,应逐步淡化GDP比重,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力的比重。蓝皮书的执行主编、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钟君17日在北京介绍说,基本公共服务力,特指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解决民生问题的能力。它是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判断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