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挑夫调查:男子挑砖19年 怕别人看不起

2011年07月13日11:0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码头 挑夫 挑砖 男子 帮 湖南帮 关内 家 一夜暴富 旅游

周光福刚来深圳挑码头那会儿,挑砖还算是个来钱的活儿。以前他做小工时,一天干10多个小时,不过3元钱。而在码头上,一天就可以挣到10元。不过后来,码头上的工资优势显示不出来了。挑砖的人越来越多,工钱却几年才涨一点点。

据挑夫们估计,整个深圳,现在大概有四五百人在挑码头,大多集中在宝安区。上世纪90年代是鼎盛时期,挑砖的有上千人。

周光福初到码头混饭吃的时候,是跟着老乡来的。码头上,久而久之会以同乡为基础,自然发展出一个个“帮”。周光福这个“帮”以湖南人为多,所以被称为“湖南帮”。

在三围码头,还有两个“湖南帮”和一个“四川帮”,都是干挑砖的活儿。每“帮”人数不相上下,40多个男人。这4个“帮”,各自有老板和地盘,从不互相干涉。在福永、新和等其他码头,也有这样的“帮”。

“这里干活有保障。码头上的老板够义气,不欠工资。哪怕只干一天,也能拿到钱。”周光福笑笑说。

这个高中毕业生也听说过劳动合同,但挑夫和老板之间从没签过。“我们也不需要这个。这里有这里的规矩。”

周光福的老板段文新也是安仁县人,最早也挑过码头,混了几年后,和码头一些人熟络了,就开始拉起队伍。像周光福、卢秋发等30多人,一直就跟着他干。后来还有几个四川籍的挑夫也加入了他的队伍。

在“帮”中,段文新的口碑非常好。说起自己的老板,挑夫们没有一点怨言。

“在码头上混饭吃,就得靠口碑。码头上的活很重,要是没个好口碑,就没人来给你干。不像小工,到处都能找到人。码头上的活儿,一般人干不了。”段文新说。

挑砖不是容易干的活儿。这个“湖南帮”以前也曾来过几个年轻人,但干了没几天,就离开了。现在留下的,每个人都有多年的挑码头经验,最大的已经57岁,最小的也有38岁,其余大都是40多岁。

在一起干活时间长了,“帮”内还形成一定的江湖规矩。比如,在挑砖时,从来没有人统计监督,大家各自记各自的账,月底的时候,再报给老板。

“从来也没人乱报。”这个“湖南帮”的队长老苏说。他是四川人,老板不在时,他负责这个“帮”的一切活计。

又比如,每到月初时,大家都会自觉交住宿费,几乎没有人拖欠。

船上不能同时容纳40多人挑砖,他们就自觉分成两组。一条船,由一个组负责包干。这么多年,这里从来没发生过抢活干的事情。

不想让别人知道我们在码头挑砖,怕别人看不起

正午时分,太阳又钻出来,火辣辣地烤着大地。

不时有挑夫到阴凉处歇息,捧起瓶子就往肚里灌水。还有人干脆就回工棚睡大觉。这里奉行“多劳多得”的原则,干不干活随自己的便。

前些年本地记者来采访时,曾问过周光福他们是否有“高温补贴”。那是他们第一次听说还有这么一回事。不过,他们从来也没向老板提出过。“提多了要求,我们怕连活儿都找不到。”周光福说。

工棚就在不远处,上下两层的铁皮房子。房子的一侧,有一个开放的厨房,凡是做饭的人,每人一个灶台。而单身汉,多在一公里外的街道上吃快餐。

在厨房与灶台之间,挑夫们用防水油布搭起来,形成一个公共空间。这里摆放着几张凳子,还有一个硬木沙发。一台电视没日没夜地放着,声音很大。一到夜晚,蚊子就开始狂轰滥炸。

一道门后,是厕所和一个自来水龙头。水龙头旁全是垃圾,发出酸腐的味道。

周光福的床铺在铁皮房的二楼。房间里摆放了20多张上下铺的铁床。按人头收钱,每人每月105元。

这里也有女人,都是挑夫的家属。男人们出来时间长了,女人们也纷纷跟出来。通常,男人挑砖,女人装砖。

早些年,周光福的妻子也曾在码头上干过一段时间。夫妻二人住过一阵子集装箱,密不透风的集装箱里,住了4对夫妇。时间长了,大家也不觉得尴尬。只是一到夏天,就和“烤箱”一样。

在这个工棚里,卢秋发的“家”是位置最好的,靠着门。说是“家”,其实就是一个上下铺。上铺堆满杂物,用塑料纸盖着。下铺是夫妻俩的窝,三面用捡来的木板封起来,前面用橘黄色小碎花的布帘遮住。不过,晚上太闷,老卢通常在走廊的一块木板上睡觉。

老卢的妻子罗娇娇把这个“家”布置得很像一个家:蚊帐里挂着孩子的照片,床头柜上摆着一个闹钟,一侧的木板上贴着“福”字。“家”里还有一面红色边框的镜子,出门的时候,她总要拿出来照照。

前年,卢秋发还在西乡码头时,到一家商场买了一台DVD机和一个MP3,花了他将近1000元。然后他在街头小店刻录了很多歌。干活的时候,他把MP3装到塑料袋中,戴上耳塞听歌——码头上的挑夫都是这样,干活时身上的一切物件都得套上塑料袋,免得被汗水浸湿。回到“家”,DVD就派上用场了。他说自己“喜欢听老歌”。

在这个“湖南帮”中,卢秋发是个干活不要命的人,有“骆驼”之称。挑夫们说,他干活不分白天黑夜。

“不拼命干活怎么行?”老卢憨憨地笑着说。

去年他家的稻子遭水灾,颗粒无收。家里有一个12岁的养子,和81岁的老母亲。两个亲生儿子,均在外打工。家里盖了一院房子,给了已成家的大儿子。二儿子正在谈着对象,他还得赚钱给老二再盖一院。

罗娇娇也在码头上干活儿。起先,她挑过砖。可这实在不是一个女人干的活儿,没干几天,就不干了。后来,她开始装砖。干了几年,落下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弯腰时间长了,就疼得受不了,站不起来。来到三围码头后,她和其他女人就帮着男人们捡砖。所谓捡砖,就是4块4块排在一起。捡一船砖下来,她也能有七八十元的收入。

对于记者这样的陌生人,周光福和卢秋发算比较能说的。其他很多挑夫,根本不愿意谈起自己的生活。

有一天,周光福对记者说:“你来了几天,没有人愿意接受你的采访,知道为什么吗?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我们在码头挑砖,怕别人看不起。”

他自己遭遇过这样的尴尬。每次过年回家时,村里人总不免嘲讽他几句,说他一个高中生在码头上卖苦力,实在“没出息”。

周光福的小儿子读中学时,多次参加同学生日聚会。每次聚会儿子都不敢吃别人家的蛋糕,因为有人说他的父亲是“挑砖的”,他过生日的时候“还不起”。

有一个40岁的挑夫,曾隐瞒身份谈过一次恋爱。俩人感情发展不错。可对方知道他的工作后,就不再来往。还有一个,老婆嫌他赚钱少,干的工作“丢人”,甩下他跑了。

等到挑不动那一天,我们该怎么办

挑了近20年砖,周光福逐渐感觉自己的身体“吃不消”了。他估摸着自己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和风湿,算是挑夫的“职业病”。前几年,有个挑夫得了腰肌劳损,疼得腰都直不起来,最后只好回家养着。还有人得过风湿,腿疼得要命,也没法再干。

前段时间,大儿子打电话劝周光福回家,找个轻一点的活儿干,或者干脆在家养老。他拒绝了。

他不是不想回家。可是他做儿子和做父亲的“使命”都没完成,不能回家。

早些年,周光福花了近5万元,盖了一院房子,那是给大儿子结婚用的。尽管大儿子现在每月能挣4000多元,可是当爹的知道,这点钱,也只够儿子一家4口的生活。

另外,他还有一块心病。老大初中毕业的时候,决意不考高中,要帮着父亲挣钱,供成绩比较好的弟弟读书。为此,周光福一直觉得对不起大儿子。尽管大儿子多次和他说过不怪他,可周光福也不想成为儿子的负担。

二儿子现在北京工作,他曾对父亲说过,想在北京安个家。“北京的房价很贵,谁不知道呀?老二说不让我操心,可我当爹的不能真的不管吧?”周光福说。

周光福还有一个老父亲,养老的事也落到他的头上。他不得不拼命干活。在这个“湖南帮”,他和卢秋发都是有名的拼命干活的人。

今年回家过年的时候,老父亲也劝过他,不要在码头上挑砖了。他对父亲说:“爸,我的身体结实着呢,干几年挣点钱就回家。”

其实那个时候,他就偶尔感觉到腰疼。直到现在,他也没敢告诉自己的家人,怕他们担忧。

去年大儿子出差到深圳,想见见父亲。儿子从没来过码头,他怕儿子看了他的工作环境后伤心,就找借口推掉了。

“那天我很伤心。”说到这件事,周光福有些哽咽。

后来,儿子路过深圳市内莲花山,拍了一张邓小平铜像的照片,用彩信发给他。这张照片他一直没舍得删掉,经常看。这样,他又多了一点对深圳的印象。

“总有一天挑不动。等到挑不动那一天,我们该怎么办?”周光福叹息道。

码头上,许多人都有和他类似的愁苦。

卢秋发也只盖了一院房子,但他有3个儿子,还有老母亲需要赡养。

当过6年兵的老周,也担心自己的收入,不足以养到儿子成家。

年龄最大的57岁的挑夫,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挣的钱还没他多。他们都没成家,当爹的不能只管自己的嘴。

还有另一些伤痛。

那些光棍汉,那个老婆甩下他跑了的挑夫,还有那个带着孙女在码头的挑夫,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不一样的痛苦。

不过,大家已经不再抱怨。这么多年过去,他们知道,这里的人谁也没能力解决别人的难处,甚至连自己的都解决不了。

没事的时候,一些人守在电视前。还有一些人,凑起来打打麻将,或者玩一种“只有湖南才有”的纸牌。当然,他们也带一点彩头,但输赢都不大,不至于打完牌成仇人。那些光棍汉,有的也会独自到附近街上“晃”上个把小时。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就要在深圳举办了。一个消息传到码头:大运会期间,深圳将停止一切在建项目,码头上也不会再有船进来。

这个消息让挑夫们着急,纷纷向记者核实真伪。“要是没事干了,我们怎么办?”一个挑夫说。

不过,船来的日子,一切都归于平静。

7月初的一天下午,一条满载着砖块的船又靠岸了。当天晚上,周光福、卢秋发等人一直干到11点多。

第二天一早,4点多钟,男人、女人们就从床上爬起来。女人张罗着做饭,吃完饭后,她们就得去装砖,男人则带上工具去挑砖。

夜里下了一场雨,温度适宜,空气清新。卢秋发耳朵里塞着耳塞,小跑着挑砖。

他说自己听的是红歌,《社会主义好》。“这歌听起来有劲。”说完,他又一溜小跑上船了。 (郭建光 张国防)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