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国际论坛(2010)暨第三届外交官论坛

2010年09月11日16:1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公共外交 公共外交论坛 真实的中国 外交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 许琳:

应该说,孔子学院的建设我们感觉这些年受益最大的还是国内自己,我们的170多所院校,包括十多个教育厅参与了这项工作单位都越来越充分的认识到,特别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建了16所孔子学院,大家充分的认识到对我们国内特别大学的开放和改革起到特别大的推动作用。几年来,我们派出1.7万骨干和教授走出国门,到117个国家,老师们到了那儿前两个月都是哭鼻子的,因为女孩子在这里占了80%,男教师只有20%不到的比例,前两个月因为不适应当地的生活和环境以及习惯,到后面要回来的两个月也是哭鼻子的,因为大家难舍难分,外国人非常要求我们的老师继续留下来工作。

老师们回来之后,都充分的向我们反映了他们的成长经历,认为是脱胎换骨的改变。原来孔子学院原来墙内开花墙内香,现在在墙外开花也墙外香。由此感谢各部门、各地方的大力支持,教育部、财政部、国侨办、外交部、发改委、商务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国家语委、国际广播电台等等,孔子学院都是在在这些部门协助下成功发展到今天的。

2010-09-11 12:30:43

  • 许琳:

当然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孔子学院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两大问题:一是如何跨越中外文化差异的问题。目前,国际汉语教育应该说基础还是比较薄弱,能力也是非常有限,表面看上去是教师的素质、教材的质量和教学的方法,不适应外国需要的我们所谓的“三教”问题。但是从深层次上看,这是一个中西文化差异和话语体系转换的问题。跨越这种文化差异,我们感到不仅是中国的责任,也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因为汉语是一座桥,不仅需要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需要世界各国文化接纳中国文化。

但是,刚才傅部长讲的内容和赵主任讲的意思,中华文化的精粹是什么?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路径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让各国人民真正了解中华文化,西学东渐已经四百多年,东学西渐有没有可能?需要多少年?在这些理论问题上,我们都没有解决。我们汉办孔子学院老说就像现在外国的二十四小小时开店,我可以做到全程服务,但是我不能做到前店后厂,我们还是需要全国各个地方人支持,就是生产产品,我们上架去销售和卖可以。比如我们经常碰到外国人问我们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两句话说清楚中国的魅力在哪里?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我们7000的个老师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没有话说,就不会说了,中国的魅力在哪里?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我老说我们是五千多年,你们才多少年,但是应该可以说清楚,比如美国有流行文化,前一段时期美国兄弟会会长访问我们,他们提出美国友好莱坞、华尔街、高等教育、硅谷和美国的CNN这五大项是他们的流行文化,影响力非常强大,我们中国有哪些品牌?我们不能永远说中餐、中医药、中国武术,中餐可能永远流行文化,但是其他还有哪几种我们的永远流行文化你们在座的专家应该告诉我们,我们是前面打仗的,后面的理论和战法还真的需要你们支持。

2010-09-11 12:31:25

  • 许琳:

另外,如何提升中国的话语权也好或者叫话语力的问题。众所周知,今年8月份,中国GDP的总量超过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位。我们经常被人问到,我们GDP总量占了第二位了,汉语应该占第几位?能不能这样提?目前说西班牙语、学西班牙语的人有4.2亿,学法语、说法语的有2.2亿,但是本土之外学习汉语的人只有4000万,和中国的大国地位、大国形象、大国责任是不是匹配,我认为是严重的不匹配。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究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中国话语力也好,汉语在这当中是一个什么作用。比如新加坡发展很成功,话语力也很有分量,但是他是用英语来表述,用英语来向世界说明他自己的,就是说他们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中国应该怎么办?中国我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必须老用英语吗?什么时候能够让外国人到中国来的时候,带着汉语翻译,而不是我们老是带着英语翻译呢?有没有这种必要呢?所以,我们寄希望于在座的思想家、学问家、外交家和政治家给出答案和选择。

谢谢大家。

2010-09-11 12:32:07

  • 文君:

感谢许主任,让我们共同期待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下面主旨发言最后一位嘉宾是约翰·加尔通先生,他是挪威科学与文学院院士,他是和平研究北欧学派的领衔代表,近半个世纪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和平运动,被誉为“国际和平学之父”,让我们一起了解他对公共外交和和平的阐释。大家欢迎。

2010-09-11 12:32:35

  • 约翰·加尔通:

女士们,先生们,很荣幸能够站在这儿作主旨发言,今天我也想来谈谈中国的国际形象。很感谢北京外国语大学邀请我参加这次论坛。我认识中国已经长达四十年之久,我也一直很想把中国介绍给世界。世界究竟想了解什么样的中国呢?我很抱歉的告诉大家世界并不是想了解中国的厨艺、中国的武术和中药,虽然这些都是非常棒的文化,但这并不是中国文化的精粹。我想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三个方面:如何在三十年来介绍三百年的西方文化,你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我们能学会吗?为什么你们经常改变你们的政策,五年、十年就换一次,为什么呢?1949年新中国才刚刚成立,接着就是大跃进,然后又是文化大革命。然后邓小平先生作了两个重大的改变,他规划了深圳特区,并邀请外国企业进入中国在特区周围的城市进行展销,带来了丰硕的经济成果。接着,似乎又有一段时间的停滞,然后中国的经济又大踏步的向前发展。然后是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振兴经济计划,但是中国又有三大挑战。中国的政策变化实在太快了。这就意味着2016年中国又要有一次变化,我也有我自己的猜测。中国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快呢?因为变化就是中国的潮流。不管什么事情都存在着矛盾,你需要仔细的倾听这些内在的矛盾才能够很好的掌握这些变化。阴阳是道家的,而善于倾听的智慧是来自孔子,而对于人民的灵感则来自于佛教,我想这是中国文明的三个核心。这也带来了中国强大的竞争力。

2010-09-11 12:33:48

  • 约翰·加尔通:

世界人民想了解中国的第三方面是,他们想知道中国究竟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在西方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西方人很想把问题搞清楚,到底是哪一面,就像美国对苏联,一个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个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他们差点就为此打了核战争。有人说,中国有能力做好这两样。如果我们能够做好这两样的话,中国就有特殊的竞争力,正如邓小平所说要多种市场力共同发展作用。但这也很可能造成失衡,在某些方面就可能会有所欠缺。就像胡总书记指出的中国有三个不平衡,一个是东西差距,还有就是城乡差距,而中国的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所以,中国现在面临的任务就是尽快要诊断出这些差距存在的原因,尽快解决他们。这也是我们在挪威、在中国,包括在美国一直研究的问题。我认为,公共外交就是为了人民,由人民进行的,你必须以可以理解的方式向世界介绍中国,中国在这方面过去做得并不太好。你们想要以西方国家介绍自己的方式介绍中国,那如果西方国家不了解中国,他们会怎么做呢?他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批判,西方很注重经济,中国过去一直以两位数经济增长力发展着,深圳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25%,但是在西方社会也很注重人权和民主。他们并不是想要批评中国,只是想更好的了解中国,他们讨论人权,人权在西方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标准。但是在美国他们讲的主要是社会的人权,而不是经济和政治的人权。

2010-09-11 12:35:26

  • 约翰·加尔通:

中国在40年里把4亿中国人成功脱贫,这是历史上前所未见的,只是中国不善于介绍自己,所以西方国家虽然想了解中国,但是他们发现的是一些弊端。当然中国也很了解这一现实。西方人是在说中国的人权,但是中国也在研究自己各方面的失衡。中国是想以西方的方式介绍自己,只是西方人并没有理解这种方式。中国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强大。我们做了很多方面的研究,包括这些方面各国的冲突和美国最近的衰落,以及中国不断的崛起。

今天我想跟大家主要说的是,我想看到的中国并不仅仅是从CCTV-9看到的,因为那是以英语介绍中国,我希望中国能够有更好的平台,一个全球性多角度的平台来介绍自己,不是像BBC或者CNN那样完全美式的,我们要以中国的方式来介绍中国。我很荣幸今天能够见到中国日报的主编。中国日报是一份很好的报纸,我经常读中国日报,我建议它的内容可以更丰富多元,办成一份世界日报。我想有了中国文化的三个精髓——“三法”,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国,我们理解为什么世界政策应该以西方的角度在像达沃斯这样的论坛上进行探讨,我希望我们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比如在香港和新加坡来讨论这些问题,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对话中。俄罗斯正在准备召开另一项类似的论坛,我希望中国不仅仅是一味的从政治和其他的角度宣传自己,而是要以中国特有的方式,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向世界更好的介绍自己。

2010-09-11 12:38:18

  • 约翰·加尔通:

我们看看日本经济,因为受到美国的压力,以及他们自己想要美国化的压力,所以他们的经济最近十年一蹶不振。所以我们尽管要向全世界开放,但是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特色。我以前拿着毛主席的红宝书想从上面看这句话是道家的,这句话是孔家的,这句话是佛教的,我也是这么来看邓小平的发言,我也是这么来分析胡主席长达5小时的发言,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是道德经的专家,而是因为这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每个中国人的底蕴。我的夫人是日本人,我们俩就我们自己的经历写了一本书,叫做《向中国人学习》,我觉得这也算是公共外交,是两个人的公共外交。为了人民,也是为了建立更好的联系化桥梁。谢谢。

2010-09-11 12:57:47

  • 文君:

感谢约翰·加尔通先生的发言。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刚才七位主旨发言嘉宾以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生动的语言,从各自研究与工作的领域分别阐释了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我想各位的发言都充分展示了本次公共外交论坛的主题:“沟通、参与、责任、行动”,一方面加深我们对公共外交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又引发了我们对公共外交的进一步思考,让我们意犹未尽。希望大家在下午的分论坛上畅所欲言,热烈讨论,本次论坛的主旨发言到此结束。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七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同时将掌声献给我们每一位参会者、工作者。

2010-09-11 12:58:40

   上一页   4   5   6   7   8   9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