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国际论坛(2010)暨第三届外交官论坛

2010年09月11日16:1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公共外交 公共外交论坛 真实的中国 外交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 章新胜:

教育外事工作或者教育外事工作对于民间外交、大众外交包括公共外交,能作出一点贡献,多年来也是得益于外交部、得益于驻外各个大使馆,各位在座的外交界的老前辈和公共外交相关的领域关心、指导、帮助密切可分的。今年7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已经为未来10年教育发展规划了蓝图。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全教会上都作了重要的讲话,明确要全面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由人力资源大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由教育大国建设成为教育的强国的明确要求。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全面的部署,这为教育和公共外交服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教育可以为公共外交事业培养大批的专业人才,通过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政策研究,为公共外交提供智库和智力支持。当然,教育本身在一个领域的也体现出公共外交以及大众外交,那么教育人文交流为公共外交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增进各国人民的理解、友谊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为,无论任何的交流、任何的合作、任何的外交,说到底最后都是国与国、人与人的交流,是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是心灵的沟通,是不同利益的碰撞和找到利益的会合点来解决问题。特别是我们在和平的时代,一切还是要依靠外交,特别是公众外交和大众外交,越来越发挥着它日益重要的作用。

2010-09-11 09:37:48

  • 章新胜:

而在这方面,我们教育为公共外交事业培养人才,无论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全国各个院校都肩负着重要的责任。我们如何使教育能够为公共外交的人才培养、为公共外交的学术研究来作出贡献,在这方面,我想大众外交和公众外交,我们对外关系的突破首先从乒乓外交开始,这就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但是借用今天十分宝贵的时间,我想提出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第一,当我们要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就遇到了西方各种敌对势力和分裂势力的各种各样的干扰,然而2008年4月19日下午法国留学生和华人华侨各界近5000多人在巴黎共和国广场举行了以支持北京奥运、反对媒体不公为主题的聚会活动,这是20多年来法国最大的华人聚会,振动了整个法国,特别是它的主流社会,引起了世界的关注。针对法国媒体对拉萨“3.14”事件和北京奥运的歪曲报道,其中留法学生李洹发表了长篇法文演讲,他富有哲理和逻辑思辨的行为,地道的法语和播音员般的圆润激昂优美的嗓音,流畅而又连珠炮式的语速,让在场的不仅中国留学生和华人入神,他们甚至怀疑这是中国人吗?然而这就是来自中国西安的一名自费留学生,他就读于法国里昂第二大学,高等商学院一名硕士生,李洹同学登上法国电视二台,与该驻北京记者就中国问题进行过针尖对麦芒的辩论,他的语言和学术功底赢得了对方的尊敬,为中国人遵守了尊严,在留学生中引起了轰动。同时,我们看到伴随着这个在德国、在英国、在意大利、在美国、在加拿大、在澳大利亚等各地中国留学生通过大众外交和公众外交,在舆论和各个方面发挥的独特的作用,包括他们利用新媒体,所有这些渠道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为此我们国家主要领导人还作出了专门的批示,这可见我们培养人才方面多一分大众外交和公众外交的支持的重要性。

2010-09-11 09:39:33

  • 章新胜:

第二,再过一两天,将在天津举办的达沃斯论坛。达沃斯论坛虽然是经贸领域的一个论坛,但是可见,瑞士这个国家所产生的达沃斯论坛不仅引导了话语权,引导了世界的一定程度上的舆论。但是,是以西方的基本观点为主所引导的,它影响了议程和议题,这就比引导话语权要重要得多,我们说标准、规则、规则的参与和修订以及议程的制定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觉得在教育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领导型人才的培养,企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公共外交人才的培养以及学术研究方面教育显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所以,我希望这次论坛,我也相信这个论坛一定会在这个方面结出丰硕的成果。谢谢大家。

2010-09-11 09:42:30

  • 陈雨露:

衷心感谢章部长对公共外交重大意义的生动的阐释和对北外的良好的祝愿。公共外交是新时期中国外交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大力开展公共外交恰逢其时,卓有可为。现在我们有请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肇星同志讲话。大家欢迎。

2010-09-11 09:43:42

  • 李肇星:

谢谢主席先生。我来参加这个论坛最高兴得是有机会见到那么多老师、老同事和年轻的朋友,我是愿意向在座的各位老师,包括我的另外一个母校北京大学老师汤一介先生,还有我在外国语学院,我还是愿意叫外国语学院,现在叫北京外国语大学,我在这儿向外国语学院的老师们表示教师节的节日的祝贺。世界上最令人羡慕和令人尊敬的职业就是老师了,人的第一个老师可能是自己的妈妈、母亲,以后的老师就是包括在座的许多老师在内的老师们了。很高兴,见到那么多老的、现在的老师和年轻的同学们。我讲的很简单,公共外交的重要性、深远的意义应该是不言自明的,因为我们党的崇高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想外交理念就是外交为民。现在看看也只有人民才能创造历史,只有人民才能创造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例子太多了,刚才有人请我们喝咖啡,现在咖啡在中国变得特别高雅,好像只有高雅的人才能喝,实际上我在非洲工作多年,向当地老百姓请教,咖啡这种东西就是最早是埃塞俄比亚的种庄稼的人、放羊的人先发现。还有就是高尔夫球被认为是最有钱的人、最高雅的人才能玩儿的运动,其实最早是苏格兰那些最下层的、低层的放羊人发明的。像芭蕾舞,现在好像确实很好,好的芭蕾舞很好,其实也是当年亚平宁半岛上普普通通餐馆里的男服务员为了引人注意,用脚尖走路,慢慢就是芭蕾舞了。所以,我觉得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人民才是最大的。

由此我想到1949年10月1日下午开国大典上,当群众迎向天安门城楼,不知道谁带头,好像在新中国仪式上喊出毛主席万岁,结果好多人都喊毛主席万岁,这个时候我们的毛主席靠在栏杆上喊的是“同志们万岁”,后来有的老人回忆录说毛主席喊过“人民万岁”。我们公共外交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同时也要依靠人民去做。我们人民的利益就是要由我们祖国去维护,所以我们又要强调祖国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人民,而祖国最需要的、人民最需要的当前和今后,首先就是和平。所以,公共外交也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努力。

2010-09-11 09:44:11

  • 李肇星:

我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主题就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特别要把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重点,而要建设就需要改革开放,开放就需要在全世界结交越来越多的朋友,结交越来越多的平等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公共外交在这方面大有可为,而且事实上离开公共外交要在国际上广交朋友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认为不管从哪个方面讲公共外交都是重要的,而且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我们的公共外交也一定会给国家的事业、给全世界人民的进步事业都能作出贡献。

总而言之,我的体会是人民至上,祖国永存。为了做好工作,我也愿意和老同事、年轻的同事一起继续努力的学习,只要一息尚存就不断的学习,我觉得现在光要求孩子们天天好好学习是不够的,我觉得应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应该率先好好学习,这样的话,你放心,孩子们会天天向上。

最后,我愿意把我的老师教导的这句话献给坐在后面年轻的朋友们,第一句是我的小学五年级老师告诉我们的,他叫赵健,现在已经不在了,他说“你们从小开始就要记住,列宁说过一个人一辈子有三大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是学习。”我还想把我在北大的老师,后来又作过北京大学校长的老师的话也告诉大家,他说:“爱因斯坦是他的老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成功是努力工作加上适当休息,再加上少说废话、少说空话”。我觉得挺有意思,这些话突然想起来了。

不管我们已经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还要记住胡锦涛主席多少年前在西柏坡讲过的话,就是务必要继续谦虚谨慎、继续艰苦奋斗。最后祝我们的论坛取得成功,祝各位工作快乐、学习快乐。谢谢。

2010-09-11 09:49:30

  • 陈雨露:

谢谢李部长的讲话,特别感谢李部长对母校老师们的问候和祝福,令人我们在场的各位老师都非常感动。公共外交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人民政协因其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在开展公共外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而且已经取得了斐然成就。现在,让我们热烈鼓掌,欢迎郑万通同志讲话。

2010-09-11 09:51:15

  • 郑万通: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很高兴应邀参加本次公共外交国际论坛,在这里,我谨向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界嘉宾和朋友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当今的中国,正处在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外交的概念和范畴也不断深化和拓展,中国外交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肩负着新的时代使命。

去年7月,胡锦涛主席在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提出,要“不断提高外交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他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扎实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当前,向世界说明中国,帮助国外公众理解真实的中国,已成为中国公共外交的重要任务。

2010-09-11 09:51:49

  • 郑万通:

人民政协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丰富的政治资源、文化资源、人才资源,在公共外交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人民政协融官方外交和民间外交于一体,集政治精英和社会精英于一身,是我国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长期在统战政协系统工作,对外交工作不熟悉,但对人民政协的对外交往却有着切身的体验。

2010-09-11 09:52:41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