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三令五申 景区涨价依旧
昨天,来自湖南、重庆、浙江等地的消息证实,多数景点“十一”期间将保持价格稳定,例如湖南的南岳衡山、凤凰古城、岳阳君山、张家界,还有重庆的三峡景区,浙江宁波的蒋介石故居以及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但的确也有少部分景区经过当地物价部门或当地发改委备案审核后提了价,这其中浙江普陀山景区门票从每人160元涨到200元,海宁盐官观潮城的票价从25元涨到60元,涨了140%;西安大唐芙蓉园、翠华山等地则结束前段时间的半价优惠,开始执行全价门票。
看来,尽管国家发改委三令五申,部分景区涨价的冲动似乎依然没有停止。来自各大旅行社的消息说,今年“十一”期间,由于发改委的强力介入,各地旅游景点门票总的来说,涨的少,保持原价的多,但是“十一”之后是否依然还能维持现状,不容乐观。
究竟是什么力量怂恿着景区的管理者们产生涨价冲动?新华社的报道说,各大景点动辄数亿的门票收入中,真正用到景区资源保护上的寥寥无几,例如著名的黄山风景区每年只有十分之一的门票收入用作景区保护,云南石林景区,2008年门票收入近3亿元,而用于景区日常资源保护的支出仅为3000万元左右,也不过十分之一。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刘德谦表示,对国家法规的不重视、地方政府的索取过度、景区集团人员的开支、以及自身旅游产品的开发不足,是导致景区频现涨价冲动的主要原因。
刘德谦:发改委这之前是不断的就控制景区门票涨价,出台了几次意见,但是都没有得到尊重。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可能是那些地方或者景区点的管理者对国家的政策不是太注意。第二是从地方经济的角度来看。因为有的地方,景区经济收入是交给地方政府的,就是地方政府给他的基础指标的压力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比较小的地方有关产业发展不是很好的,它把旅游业的收入、景区的收入作为自己地方政府的收入,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现象。第三也可能是它为了自己景区的建设或者是职工的福利所采取的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