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成品油批发价初下跌 柴油紧张拐点现 镇海炼化前2月巨亏13亿 -沪深股市又现大面积杀跌 9成4个股普跌 专家吁管理层出组合拳 -公祭难遏国字号冲动 网友质疑比面子赛政绩 小型烈士陵园困境 -林毅夫:CPI全年将维持5% 开通港股直通车不应人为设定时间表 -大部制改革迈深水区 三定方案上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挂牌 -中国将推绿色建筑标识 试点将全面启动 14项环保标准今起施行 -外交部就达赖称中国军人假扮僧侣答问 -大飞机公司挂牌在即 股东名单确立 拟名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 -2008年考研复试最低分数线确定 经济学提高10分 考研资讯大全 -必和必拓董事长不满目前铁矿石定价机制 中澳价格谈判仍有难度
雪灾受助者拒绝上央视见恩人 编导斥其不懂感恩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4 月 0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只因拒绝接受《对话》栏目邀请去现场与恩人见面,受救助乘客被央视工作人员谴责

《对话》节目视频截图。记者张骏摄

《央视编导手记:农民雪灾中救助44乘客无人感恩》,这是近日网上讨论非常热烈、争议也非常激烈的一条新闻。央视《对话》栏目编导在文中指责雪灾中受到农民刘吉桂救助的人们拒绝接受央视邀请去参加节目,而央视编导本想让他们出现在现场,好给刘吉桂一个惊喜的。这位编导指责受到救助的人们“不懂感恩”。

而网友们却看法不一,有人谴责那些受助者,但也有一些网友批评《对话》编导不应该这样指责他们,实际上,那些受助者此前都曾参加湖南卫视的元宵晚会,还给刘吉桂敬过酒。

他们只不过是没有答应参加央视节目而已,这说明不了什么,更有网友将此与去年央视工作人员批评刘德华不参加《同一首歌》的事件相提并论。

记者采访了编导手记的作者和节目的主持人,请他们回应网友的质疑。

3月30日晚,中央电视台最新一期的《对话》栏目播出了一期节目,介绍年初雪灾中三个普通中国人的故事,其中一个是来自湖南衡阳市衡东县大浦镇农庄村的农民刘吉桂。这位家境并不富裕的农民,与自己的兄弟一起将京珠高速上一台出车祸的大巴内的44名乘客接到家中,用自己积攒的一千多元免费提供了四天的食宿。

节目本来还想邀请部分受救助者来现场与刘吉桂见面,而受邀请者都拒绝了。节目播出前3天,3月27日,《对话》栏目工作人员发了一条编导手记给某网站,某网站很快以《央视编导手记:农民雪灾中救助44乘客无人感恩》为题做了报道,其中预告了节目的播出时间,也重点谈到了对那些受助者不参加节目的失望,手记中说,“借口总是多种多样让人说不出什么,工作忙、要出车、要做生意、要照看孩子、要学车”。某网上这条手记的评论将近5000条,转载不计其数。

评论中就有网友指出,实际上那44名乘客参加了湖南卫视的节目,和刘吉桂见过面。“总不能整天什么事不干就参加各种节目吧?不参加你央视节目就叫不懂感恩?”

网友质疑编导手记

当天下午,这位“编导”又以cctvhy的网名在某论坛发了帖,题目是《44个被救的湖北人真的不懂感恩?》,内容与某网的手记基本相同。再次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很多网友也对受救助者的做法不满,甚至用很激烈的语言进行谴责乃至诅咒。很多论坛都转载了这个手记。但也有网友对手记的指责表示了不理解。有网友提出,受救助者曾经参加了今年湖南卫视的元宵节晚会,因为并不是不懂得感恩,“还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动不动就质疑别人的品格”。

“我看了湖南卫视的元宵晚会,这一车的人后来在京珠解封后,相约正月十五到湖南的这位刘大哥家来拜年的,后来湖南卫视的编导了解到了这个情况,专门把刘大哥和这一车人都接到了晚会直播现场,坐了两大桌,大家都团聚在一起,给刘大哥敬酒了,那一刻很感人,晚会都现场直播了。”

而网友eaglelsb和f1x2abc更是在节目播出前后分别在某论坛和自己的博客上提出了类似质疑,认为手记的作者有道德讨伐之嫌。“如果我们耿耿于被救者的不回报,要么是将刘吉桂救人的行为抹黑成了一种投资交易;要么就是意图高举道德大棒来棒杀他人”,“普通民众过的是普通民众的生活,他们外出务工着实不容易,有了一个工作,要保住它更不容易。有的为此甚至两三年宁愿牺牲与家人团聚,都要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容易呀!你现在要他放下手中的工作到北京、上电视,他能去吗?既便他愿意去,他工作的单位老板能让他去吗?……别老拿普通民众说事”。

作者:这么多人拒绝,不正常

面对网友的质疑,cctvhy在回帖中说:“对于这44个人中每一个愿意来现场的,《对话》栏目均表示报销来回的车费及在北京的交通食宿费用。尤其是对那两位重点邀请的———抱孩子的妇女和受伤的司机,我们甚至提出希望报销他们往来的机票以节约他们的时间。但结果依然,因此我们无语。”

本报记者了解到,节目录制时间是3月25日,一个星期二。

昨天晚上,本报记者电话联系到编导手记的作者,《对话》栏目的推广人海洋,他承认手记是他写的,发给了某网站新闻,某论坛上的cctvhy就是他。

他首先表示,这篇编导手记只是他个人观点,并不代表节目组的立场。他说他知道那些人上过湖南卫视的节目,实际上《对话》的制作人员正是通过湖南卫视找到了被救助者,但编导联系了近二十个人,并且提出由央视负责机票和食宿,但依然遭到了拒绝,“如果一两个人拒绝还算是正常,那么这么多人都拒绝,出现的概率也太低了”。

在采访中,他也一再表示,文章是他个人有感而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苛求受邀之人一定要参加节目,毕竟(节目的)主题也是呼吁大家不要遗忘雪灾中所展现的大中国精神,不要遗忘(刘吉桂)这些小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大精神”。

至于网友的批评,他则表示,由于不了解内情,也是正常的,“98%的不理解是缘于误会”。同时,他还表示,“有落笔不周的地方,也请网友谅解”。

海洋说,把手记发给网站、论坛,就是希望引起人们关注和讨论。这一点他显然做到了。而对于那些被他指为“不懂感恩”的人可能带来的伤害他似乎没有想太多。

主持人:对刘吉桂来说不公正

节目主持人陈伟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手记中的声音更多地代表了制作人员的一种直接情感宣泄。为此,他还特意介绍了自己做节目的感受,“刘吉桂身上有几个细节,比如他把本来装窗户的木材用来取暖,拿钱专门给他们买菜和肉,这些都打乱了他的生活秩序,但并没有人逼他,太特殊了,而这么长时间大家没有见面,现在有这样一个见到恩人的机会,他们却不肯来,对刘吉桂来说似乎不是很公正”。不过他也坦然地表示,赞同网友的批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和生活方式,是多元的,我们应该给予包容”。

■手记片段

一个都没有来

……想邀请当时受到刘吉桂最大关照的那两位———抱孩子的妇女和腿摔断的司机。让他们俩在现场意外出现,给刘吉桂一个意外的惊喜,温暖的力量就会在现场流淌。但接下来邀请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却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拿着从各种渠道得到的44个乘客中近20个联系电话,从长沙到贵阳,再到郑州,最后返回北京,历时一周与这些被刘吉桂救过的人联系,整个过程充斥着无可奈何,我甚至怀疑这些人是不是被救过?他们表现出来的那样一种冷漠让我感到刺骨的痛。当然借口总是多种多样让人说不出什么,工作忙、要出车、要做生意、要照看孩子、要学车……我能感觉到他们面临的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也试着说服自己别强人所难,他们应该在心里念叨着刘吉桂这位他们人生中遇到的贵人。但后来和刘吉桂的一次聊天让我感觉到愤怒,我问他这些人回去之后有多少打电话回来表示感谢的,刘吉桂一开始不说,我一再追问下他才告诉我说有三四个。四十四个,三四个(虽然他在节目中迟疑地说成六七个),我的脑海里当时只有这两个数字,这就是那些被救的人的感恩举动吗?当主持人陈伟鸿在现场说:“我们打了将近二十个电话,刘大哥,你希望他们有多少能到现场来”,刘吉桂答:“我希望他们都来”。主持人停顿了片刻,这片刻我们觉得也是残忍的,主持人说:“一个都没有”。

  ■网友观点

正好我的一个朋友是受到帮助的其中一人,看到这个帖子后我打电话问了他一些情况,他告诉我说事后很多人都向刘大哥表示了感谢,包括言语上和物质上的,也抽出时间参加了湖南卫视的节目。但是这次央视的节目他们就不想参加了,一是素来对央视没有好感,对央视的主持人更是没有好感,二是生活工作没有那些精英们那么悠闲,而且如果受到了别人的帮助就要天天挂在嘴上吗?天天想着怎么报答吗?我们会在生活当中帮助更多的人,将刘大哥的精神更好地传承。但是央视得知我们不去,居然这样诋毁我们!今天你们央视做节目我们得去,明天凤凰卫视做节目呢?后天BBC做节目呢?我们是不是都要去?我们还要不要工作?要不要生活?

  ■《对话》片段

央视搞活动,不来也没什么

引起争议的这期节目3月30日播出,本报记者在央视国际网站上看了这期名为《对话三个普通人》的节目。

节目在前半段是3个在雪灾中曾救助他人的普通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后面的时间则是嘉宾讨论,特别是围绕刘吉桂救助的44个人没有来节目现场这件事。

在《农民雪灾中救助44乘客无人感恩》的那篇央视编导手记中,提到当时录制节目时主持人陈伟鸿曾说:“我们打了将近二十个电话,刘大哥,你希望他们有多少能到现场来”,刘吉桂答:“我希望他们都来”。主持人停顿了片刻,说:“一个都没有”。

而在播出的节目中,这段话删掉了,保留下的样子成了主持人直接问没有一个人来你会遗憾和失望吗?

刘吉桂说:“不失望啊,因为他们工作忙。”

这时节目嘉宾、中国伦理学会会长陈瑛说:“不能来的人不一定不好。”并阐释了自己的看法。

主持人问:“所以在44个人中没有人来,您觉得这不意味着什么?不代表什么?”

陈瑛回答:“不代表什么,完全不能代表什么。”

《工人日报》要闻部主任石述思发表了不同观点,他认为“人可以自私,可以不助人,但起码得有感恩的心。”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来不了也是人之常情,“生活都是这样,在那个特定的时刻,他们非常感谢刘先生,他们在那个时候那种感激也是发自内心,我倒觉得不能说不来就是不好……”

主持人插话说:“那会不会说是那种感动只存在瞬间,然后过后它就平淡了,他就忘记了曾经给与自己那么大帮助的人?”

张颐武回答:“我觉得感恩的心他还会有,但是他可能生活中间有很多现实的挑战、问题,他不得不去对付。所以这个我倒觉得可以理解、宽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所长陈立思认为感恩不是现报的,“他可能在心里铭记你很长时间,但是我们中国人都是很内向的,他不一定马上就表现出来,而且来中央台搞一次活动,他没有时间来,或者是因为什么原因走不开没有来,但是我相信你对他们做的一切,会永远保留在他们心中。”

节目最后,主持人陈伟鸿要刘吉桂对没有来现场,但可能在电视机前的那44个人说几句话,刘吉桂说:“44名旅客,你在《对话》栏目中,不来没有关系,我不会介意的,希望今后我们能多多联系。”(南方都市报 记者 张东锋)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北大受捐助拒感恩研究生承认多次撒谎并道歉
襄樊“不感恩贫困生”首度开口:感恩要有尊严
湖北5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继续受助资格
"感恩母亲"活动启动 联合国报告:性别平等使妇女儿童幸福感增加
我们从不孤单 一个绝症少年的“感恩之旅”
"母亲节""父亲节"成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感恩节"
贫困生,你打算感恩了没有?
上海修订中小学生守则 提倡珍爱生命、学会感恩
图片新闻:
3G在8城市试商用放号 试商用资费比G网略低(图)
北京奥运圣火欢迎仪式暨火炬接力启动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反贫困进程/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 中国推行大部制改革
· 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 考研资讯大全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现代化报告—国际现代化 / 生态现代化 / 社会现代化 /科学发展报告
· 中国社会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