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4
问:郑州市粮食生产用水有哪些突出的矛盾?
答:我市粮食生产用水的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水资源严重短缺与粮食生产用水的矛盾。我市人多水少,属于典型的水资源缺乏地区。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新增的供水能力基本用于工业和城市,部分原来农业灌溉水源也转移到工业和城市供水,加重了粮食生产用水的短缺程度和调配难度。
二是雨水资源时空不均与粮食生产用水的矛盾。我市年内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汛期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六成;年际降水量变化大,最大降水量与最小降水量相差两倍左右,特殊的降水条件使我市水旱灾害频繁,以旱为主,对粮食生产用水造成较大影响。
三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与粮食生产用水的矛盾。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溉是保障粮食生产稳定的重要措施。我市灌溉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标准低、工程完好率低,特别是田间工程、末级渠系工程标准更低且老化失修严重,虽经近几年的大规模改造,但更新改造的任务仍很重,造成粮食用水调控能力不足,粮食生产用水效率不高。
5
问:保障粮食安全,首先要做到保障粮食用水安全。对此,您有何建议?
答:为保障粮食用水安全,需要增强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使节约水、珍惜水、保护水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全社会共同努力,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构建节水型工业、生活服务业和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保护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为粮食用水富余出更多的水量。具体到保障粮食用水安全我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全面提高粮食用水保障能力。在井灌区,加大机井升级改造力度,提高井灌的灌溉保证率,进一步扩大改善灌溉面积;在大中小灌区,加大末级渠系建设改造力度,解决最后一公里灌溉问题;在西部山丘区,加大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力度,解决灌溉水源问题。
二是认真总结推广技术成熟、效益明显、农民接受的节水灌溉方式,加快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尽快实现从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向以建设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为目标的农业用水方式转变。
三是着力建设节水农艺综合技术体系。渠灌区和井灌区应采取不同的节水灌溉和节水农艺措施,形成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山丘区应逐步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扩大抗旱节水型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采用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发展旱作粮食生产。
只要大家共同携手、共同行动,水资源一定会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的发展,保障我市粮食稳产增产。
6
问:气候变化对郑州粮食生产用水带来了哪些挑战?
答:一是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水资源供给安全性产生深远的影响。气候变化加剧了降水的时空变异与不确定性,增加旱涝灾害的频率和强度,直接影响到为粮食生产供水的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利用效率,进而威胁粮食生产安全。二是气候变化将增加郑州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矛盾,导致用水竞争增加,加剧粮食生产水资源供需矛盾。
7
问: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到来之际,郑州市水务局作为郑州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广大市民有什么倡议?
答: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借此机会,郑州市水务局向广大市民倡议,为了生命之水的碧波长流,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倡导健康绿色环保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做节水、爱水、护水的表率。争做节水、爱水、护水的志愿者,将实践活动与宣传活动结合起来,向身边的人广泛宣传,提高全社会节约珍惜保护水资源意识,为保护我们珍贵的水资源,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积极行动,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只要全社会增强节水意识,人人参与节约用水,家家坚持节约用水,必将能够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郑州粮食稳产增产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链接
世界水日(WorldWaterDay)是人类在20世纪末确定的又一个节日。
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但是,现代社会的人口增长、工农业生产活动和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水质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部门间竞争性开发所导致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进一步短缺,水环境更加恶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类的福祉。
为了进一步唤起公众的水意识,建立一种更为全面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相应的运行机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中国水周: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因此从1994年开始,水利部确定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为“中国水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