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万马下海”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人们海洋保护意识相对缺乏,“千军万马下海”,向海洋拓展空间,胶州湾自然也不例外。
据《胶州湾自然环境与地质演化》一书显示,近50年来,胶州湾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盐田建设,70年代前后的填海造陆,80年代以来的围建养殖池塘、开发港口、建设公路和工厂等填海高潮。
5月13日上午,记者乘上青岛至黄岛的轮渡,近处是船行泛起的波浪,远处是隐约可见的小山和现代化的工业设施。从黄岛轮渡码头乘坐公交车,在张戈庄路口下车,记者向胶州湾方向走去,在一处废弃的养殖厂前,记者碰到了两位渔民,一位姓管,一位姓杨,他们告诉记者,他们已经50多岁了,没有别的谋生的方式,只能靠打鱼为生。见到记者的时候,管师傅正在一座废弃的养殖厂门前开荒,想靠这丁点儿的地方种点庄稼。管师傅告诉记者,这个养殖厂(如图)就是填海填出去的,养殖扇贝、虾等,经营了十多年,去年废弃不用了。与面积缩小相比,他们似乎更关心出海打鱼的地方,“如果出海口没了,我们怎么出海打鱼呢?”
胶州湾,青岛的“母亲湾”
胶州湾拥有十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有我国“屯船第一善埠”之称,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属于齐国一个滨海港口。唐代,胶州湾附近的密州就有对外贸易的记载。北宋时是我国当时五大对外贸易口岸之一。1891年,清政府为加强北洋海防,在这里相继设立总兵衙门,驻守水师。从此,胶州湾就成为一个战略要地——军港。建国后,以胶州湾为中心形成了国内外不多见的环胶州湾产业集聚带,拉动着青岛经济、文化的发展。
年复一年,胶州湾如母亲般营养和滋润着青岛这方土地,见证了青岛由一个小渔村成长为现代化大都市的过程。在与记者交谈中,无论是普通市民还是专家学者,都不止一次地用到“母亲湾”这个称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