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保障基本住房,稳定市场房价
针对房价持续较快上涨和低收入家庭存在的住房困难,在住房保障思路方面进行了重要调整。由主要依靠市场转为政府与市场合理结合。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由政府提供保障。7月国务院第18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提出的廉租住房制度的基本政策框架是,为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和无力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低收入家庭发放租赁补贴或提供廉租住房。
着重做好工作是:
(1)扩大保障范围。“十一五”期末,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要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2)各地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统筹研究、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标准。
(3)努力增加廉租住房房源。采取政府新建、收购、改建及社会捐赠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房源,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4)确保保障资金来源。各地要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提高土地出让净收益和公积金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给予专项支持。
(5)落实用地政策。对廉租住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在土地供应计划中优先安排。
(6)规范住房供应管理,完善申请、审核、公示和退出制度。决定中央财政今年拿出48亿元,2008年预算再增加48亿元,逐步解决廉租房补贴问题,同时要求各地加大对廉租房的投入。
同时,继续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合理引导购房需求,稳定房价。明确了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的确认方法,首付比例提高到4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贷款利率的11倍。2007年末,一些房价上涨突出的大城市,住房交易量已趋稳定或缩小,部分楼盘的房屋销售价格出现变相下降。
五、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
面对流动性过剩不断累积发展的背景,针对防止经济过热和明显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目标,2007年货币政策进行了适时调整。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而确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标志着实施了10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转型为从紧的货币政策。与此联系,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前所未有的10次上调,由年初的9%上升至145%,创20余年来的历史新高。加息的频率明显加快,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加息使得融资成本上升,有利于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抑制过度投资。连续多次加息,有利于引导居民资金流向,稳定社会通胀预期。在物价水平走高的情况下,加息也能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央行居民储蓄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储蓄意愿下降速度已明显放缓,认为“更多储蓄”更合算的居民占比,在第一、二、三季度降幅分别为56、4和09个百分点,幅度明显减小。11月份,居民户存款结束了数月的下降趋势,增加2628亿元,同比多增845亿元。6次加息中,三次采用的是“非对称加息”,即存贷款利率调整有所不同。这三次调整使存贷款利差由36%缩小为333%。发挥特别国债的对冲作用,加大对冲力度回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在市场化发行央行票据的同时,对部分贷款增长较快、且流动性充裕的商业银行定向发行央行票据,既有效回收了流动性,也对信贷增长较快的机构起到警示作用。目前,一系列货币政策手段的累积效应正逐步显现。随着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各方普遍感受到“从紧”压力。央行第四季度调查问卷显示,感觉货币政策“偏紧”的比例达到54%的历史新高。有251%的企业家认为银行贷款掌握“偏严”,是近两年的最高水平。
通过缓解流动性过剩,控制投资和出口,稳定国内和国外需求增长,进而稳定总需求增长,增加短缺产品供给等措施,保持了经济总供求大体平衡的格局,一方面稳定了经济增长速度,另一方面保持了供给能力的较快提高,为经济稳定较快增长和低物价并存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市场竞争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步伐。因此,2007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改善了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增长的基础,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宏观调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新阶段改革的起点与趋势——2008'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