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 2017-02-20 15:57:42  |  来源: 沈阳政府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刘芳奇
关键词: 沈阳,生产性服务业,软通,和谐社区,富创

(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切入,确保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意见,切实通过环境的整体改善来集聚发展要素,激发社会潜能,释放发展内生动力。

分类对标,综合评估。对照世界银行指标体系,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查找我市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方面存在的差距;对照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查找我市在政务、市场、开放、要素、设施、社会、法治等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找准工作路径,制定改进措施。

重点突破,协同推进。深入开展政务服务窗口质量、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垄断性服务行业涉企服务、政府和企业失信、企业正常跨区迁移难等五大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提升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文明素质、业务能力,切实以政务环境建设带动各领域营商环境建设。建立协调联动、监督考核和社会广泛参与机制,树立人人都有责任、人人都是环境的理念,形成共同缔造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确保营商环境建设取得实效。

严格整改,全面提升。瞄准2020年营商环境排名进入前50的目标,结合评估报告建立问题清单,以“零容忍”态度抓紧整改百姓反映集中、企业反映强烈、社会反映普遍的突出问题。动员社会参与,加强社会监督,敢于揭短亮丑,确保整改到位。加强制度设计,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防止问题反复反弹。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和工作推进成效,迅速改变沈阳营商环境形象。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以提高供给结构竞争力为主攻方向,突出重点任务,进一步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和实体经济支撑作用,推动全市经济提质增效。

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在去产能方面,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主动对接国家多边产能合作机制,通过海外建厂、工程承包等方式“走出去”,创新企业大型成套装备营销方式,努力拓展市场,提高企业生产负荷。在去库存方面,主要化解房地产库存。坚持分类施策,针对商业地产,重点是向文化、旅游、养老等业态和住宅用途转化;针对中心城区和县域商品住房,把好土地供应“闸门”,继续化解县域库存,确保中心城区去化周期和房价稳定在合理区间。在去杠杆方面,通过股权融资、债转股、资产重组等方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帮助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降低负债率;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强化债务限额及预算管理,通过债券置换化解存量债务,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减少新增债务,有效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在降成本方面,努力降低企业水电气暖、物流、融资等经营性成本,降低税费及审批等制度性成本,扩大“零审批”“零收费”园区试点。在补短板方面,通过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补齐新经济短板;通过提升县域公共服务、培育壮大主导产业,补齐县域经济短板;通过完善政策支撑和服务体系,补齐民营经济短板。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开复工,集中力量抓好华晨宝马第七代5系、米拉国际汽车研发与检测中心、利源铝型材深加工、盛京金融广场、沈阳铁路综合货场等433个重点产业项目,地铁、城市综合管廊等135个基础设施项目,垃圾及污水处理等48个生态环保项目,棚户区改造等55个民生项目,电网改造等30个能源项目。加强重大项目储备,深入研究投资需求,围绕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延展产业链引进一批产业项目,围绕促进区域一体化、提升城市承载力、补齐民生短板策划一批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改善民生项目,围绕优化城市空间做好东塔机场等一批重大搬迁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充实项目储备库。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着力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加快实施一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有效破解项目建设难题,落实项目推进责任制,全力做好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着力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土地征收和房屋拆迁等问题。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开展新动能培育行动,积极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业态,支持传统产业引入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落实重点工业优质产品补贴政策,支持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管理水平,切实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培育一批“沈阳”品牌。开展企业规模升级行动,对重点产值增量企业、产品订单增长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建立中小企业入规升级培育库,实行“小升规”奖励制度。开展“工业强基”行动,依托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发展本市需求量大、有市场、有技术支撑的“四基”产品,培育“专精尖”配套企业,不断提升本地基础产业的协作配套能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