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970~2010年期间,
工业欠发达国家升级概率:22%升级初等发达国家,6%升级中等发达国家;
工业初等发达国家升级概率:20%升级中等发达国家,7%升级发达国家;
工业中等发达国家升级概率:33%升级发达国家;
工业发达国家降级概率:6%降级中等发达国家。
在1980~2010年期间,
工业欠发达国家升级概率:17%升级初等发达国家;
工业初等发达国家升级概率:18%升级中等发达国家;
工业中等发达国家升级概率:20%升级发达国家;
工业发达国家降级概率:5%降级中等发达国家。
在1990~2010年期间,
工业欠发达国家升级概率:19%升级初等发达国家;
工业初等发达国家升级概率:22%升级中等发达国家;
工业中等发达国家升级概率:13%升级发达国家;
工业发达国家降级概率:5%降级中等发达国家。
在2000~2010年期间,
工业欠发达国家升级概率:12%升级初等发达国家,3%升级中等发达国家;
工业初等发达国家升级概率:32%升级中等发达国家;
工业中等发达国家升级概率:6%升级发达国家。
在过去40年里,世界范围内的工业现代化产生了很大的进步。在1970~2010年期间,55%的中等发达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59%的初等发达国家升级为中等发达国家,35%的欠发达国家升级为初等发达国家。
如果说,发达国家是相对现代化的国家,那么,其他国家(中等发达、初等发达和欠发达国家)就是相对非现代化的国家。在过去40年里,相对现代化国家降级为非现代化的国家的概率约为0,相对非现代化的国家升级为现代化国家的概率约为4~14%,升级的概率比降级的概率要大。
(6)2010年世界工业现代化的不平衡性
世界工业现代化的不平衡性非常显著,集中反映在五个方面。
工业指标发展的不平衡,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别很明显。
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不平衡,29个国家进入第二次工业现代化,96个国家没有完成第一次工业现代化,10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
工业现代化水平不平衡,国家工业现代化水平的相对差距为19倍。
工业现代化速度不平衡,有些国家快速增长,有些国家负增长。
工业现代化的地理不平衡,非洲仍然是最落后的地区。这与世界现代化的不平衡性是一致的。
(7)2010年世界工业现代化的评价结果具有内部一致性
2010年世界工业现代化评价中,第一次工业现代化指数、第二次工业现代化指数和综合工业现代化指数相互显著正相关(表4-8),评价结果具有内部一致性。国家第一次工业现代化指数得分从6分到100分,第二次工业现代化指数得分从6分到114分,综合工业现代化指数得分从8分到98分。21个第一次工业现代化得分100分的国家,它们的第二次工业现代化指数得分从75分到114分,综合工业现代化指数得分从47分到98分。10个第一次工业现代化指数得分为20分到30分的国家,它们的第二次工业现代化指数得分从10分到43分,综合工业现代化指数从15分到36分。由此可见,三种工业现代化是相互关联的,三种工业现代化评价是相互补充和逻辑自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