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010年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
2010年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国际差距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工业指标的水平差距,请参考第一章的工业截面分析。其次是工业现代化的阶段差距,2010年世界工业前沿已经进入第二次工业现代化,同时有10个国家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其三是工业现代化的水平差距,国家工业现代化水平相差12到19倍(表6)。
表6 2010年世界工业现代化水平的国家差距
|
第一次工业现代化指数 |
第二次工业现代化指数 |
综合工业现代化指数 |
最大值 |
100 |
114 |
98 |
最小值 |
6 |
6 |
8 |
平均值 |
56 |
47 |
51 |
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
94 |
108 |
90 |
标准差 |
33 |
33 |
27 |
相对差(最大值÷最小值) |
17 |
19 |
12 |
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 |
0.59 |
0.68 |
0.54 |
注释:由于第二次工业现代化和综合工业现代化评价主要反映的都是发达国家和部分统计数据比较完整的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故这第二次工业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现代化指数的平均值仅供参考。
(5)2010年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国际追赶
首先,根据综合工业现代化指数的变化,分析国际追赶。
在2000~2010年期间,根据综合工业现代化指数的变化,有52个国家相对水平提高。
2010年与2000年相比,有44个国家综合工业现代化指数上升,表明44个国家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缩小;有22个国家综合工业现代化指数下降,表明22个国家工业现代化相对水平下降,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扩大;有16个国家综合工业现代化指数没有显著变化,表明16个国家的工业现代化的相对水平没有变化。
在1990~2010年期间,有41个国家相对水平提高。2010年与1990年相比,有39个国家综合现代化指数上升,有8个国家综合工业现代化指数下降,有5个国家综合工业现代化指数没有显著变化。
其次,根据工业现代化水平分组的变化(表7),分析国际追赶。
表7 世界工业现代化的国家地位的转移概率(马尔可夫链分析)
分组 |
国家数 |
发达 |
中等 |
初等 |
欠发达 |
国家数 |
发达 |
中等 |
初等 |
欠发达 |
|
1970 |
1970~2010年转移概率(%) |
1980 |
1980~2010年转移概率(%) |
||||||
发达 |
18 |
94 |
6 |
0 |
0 |
19 |
95 |
5 |
0 |
0 |
中等 |
12 |
33 |
33 |
33 |
0 |
15 |
20 |
47 |
27 |
7 |
初等 |
15 |
7 |
20 |
53 |
20 |
17 |
0 |
18 |
59 |
24 |
欠发达 |
32 |
0 |
6 |
22 |
72 |
30 |
0 |
0 |
17 |
83 |
|
1990 |
1990~2010年转移概率(%) |
2000 |
2000~2010年转移概率(%) |
||||||
发达 |
20 |
95 |
5 |
0 |
0 |
21 |
100 |
0 |
0 |
0 |
中等 |
15 |
13 |
60 |
27 |
0 |
17 |
6 |
76 |
18 |
0 |
初等 |
18 |
0 |
22 |
56 |
22 |
25 |
0 |
32 |
52 |
16 |
欠发达 |
32 |
0 |
0 |
19 |
81 |
34 |
0 |
3 |
12 |
85 |
注:1970~2000年以第一次工业现代化指数进行国家分组:1970年:发达国家>80,中等发达35~80,初等发达20~35,欠发达<20;1980年:发达国家>90,中等发达45~90,初等发达25~45,欠发达<25;1990年:发达国家>95,中等发达55~95,初等发达30~55,欠发达<30;2000年:发达国家>98,中等发达65~98,初等发达35~65,欠发达<35。2010年根据第二次工业现代化指数分组:发达国家>80,中等发达50~80,初等发达30~50,欠发达<30。受样本数量的影响,统计结果具有一定的系统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