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地方财政预算亮点频现

发布时间: 2014-02-28 15:46:15  |  来源: 经济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三公 地方财政收入 预算决算 两会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账单 税收收入

“三公”经费下降明显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政府就得过“紧日子”。与民生领域投入不断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年各地财政预算中“三公”经费“瘦身”明显。

对于“三公”经费的压缩,各地政府纷纷表态,明确划定“三公”经费预算的下降比例,比如广东、北京、湖北、山东、江苏、河南、浙江等省份经费预算降幅在5%至30%不等,其中浙江省压缩幅度达30%。

“应以连续性的视角看待‘三公’经费,不能只看今年压缩了多少,应该看最近几年连续压缩的比例。也许今年只是一个小数字,但几年下来也许会是非常大的压缩力度。”白景明说,各省区市压缩经费的决心,体现了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正逐步走向现代化。

全口径预算管好“钱袋子”

政府过好“紧日子”,不仅体现在压缩经费,还体现在资金管理水平上。各地政府纷纷使用提高全口径预算和绩效管理水平,为管好“钱袋子”做准备。

在上海、江苏等多地,今年都逐步实行了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新机制,预算报告集齐了“四本账”——政府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以前只公布税收的来源和去向,有了全口径预算,更多账单就能一目了然。

“钱给A是浪费,给B就是雪中送炭,这种科学的选择需要大量前期的调研和论证。”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怡建说。

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使用

由于各地债务结构、流动性压力都不尽相同,出台的化解方式也有所区别。云南省两会上明确提出“严控新增债务,化解存量债务”。陕西省提出,实施乡镇财政体制改革,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当地方债务风险扩散开来,有两种方式来填补资金。一种是借债修建的高速公路等设施,有自营收入可以偿还一部分,但是收入通常较少;另外一种就是依靠税收收入来偿还。因此,控制好债务风险,就不会占用太多税收收入,减少资金对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投入。”白景明说。(崔文苑)

   上一页   1   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