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福建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1年02月23日11:0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平潭海峡大桥 保税港区 碳储量 城镇就业困难人员 资本经营预算 生态功能区划 建设创新型 轨道客车 广州亚运会

(六)着力外经贸转型升级,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继续实施出口退税超基数地方负担部分由省级财政统一承担等扶持政策,推进重点商品出口基地、“陆地港”和“飞地港”建设,深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确保出口稳定增长。推进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联动、向内地山区转移,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贸易,加快建设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优化口岸大通关环境,扩大直通放行和区域通关覆盖范围。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资源。做好国际贸易摩擦预警和应对工作,支持企业有序开展国际化经营。

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促进结构优化。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健全协调服务机制,集中抓好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在谈项目,促进345项重点跟踪项目落地。创新“9·8”、“5·18”等重大经贸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引资引智并重,抓好一批产业链关键项目、服务业配套项目和企业并购重组项目。强化境外联合招商,加强对东盟的服务贸易引资,推动企业境外上市回闽投资。建立意向客商、意向项目信息库,形成各设区市协同招商机制,推动项目有效集聚和合理布局。

密切闽港澳侨合作。发挥闽港、闽澳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的积极作用。高度重视吸引港澳资金等生产要素、服务体系和大型企业。联合开发两岸四地“一程多站”旅游线路,推进闽港台物流合作项目,引进香港金融机构参与两岸贸易结算等金融服务。依托闽港合作平台,支持企业赴海外开展并购、赴港上市融资。落实一批闽澳商务、中小企业和旅游文化合作项目。多渠道加强与闽籍海外华侨华人,尤其是华裔新生代、新华侨华人及重点社团的联系。有效利用外事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七)持续推进生态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抓好新一轮节能减排。认真实施生态功能区划,加强重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落实环保“三同时”。严格节能减排责任,推动新技术、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200个项目。全面淘汰水泥、造纸、皮革、火电、冶炼等“五小”落后产能。推进工业园区和重点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脱硫脱硝及污染深度治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实施清洁生产“五个一百”工程。支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建设低碳发展实验区。

抓好新一轮环境整治。深化“六江两溪”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综合整治,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控制重点流域网箱养殖,治理畜禽养殖、石板材和工矿业污染。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实施“三清”示范工程。强化陆海一体化联动,实施重要港湾、重点海域和海岛的生态整治工程,着力治理渔业用海环境。强化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

抓好新一轮生态优化。实施生态省建设五年规划,落实环保监管“一岗双责”。推进“四绿”工程,增加森林碳储量。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严格河道、海域采砂监管,加大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和保护力度。推进重点流域、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的生态补偿,重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生态修复。污染环境,祸在当代、害及子孙,我们要不遗余力、鞠躬尽瘁抓环保,一届接着一届干,兑现建设生态省的承诺,誓把青山绿水保护好。

(八)加强城乡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突出发展城市群。实施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加快城市联盟进程和同城化步伐,推进轨道交通、机场、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拉开中心城市建设框架,推进福州东部新城和马尾新区、厦门岛外新城、泉州环湾组合城区等城市新区建设,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提升县域统筹发展能力。创新支持县域发展的政策,进一步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深化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完善省对市县区财政收入增长考核奖励办法,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扶持县域重点产业集中区建设,发展壮大县域特色经济。

深化山海联动和区域合作。进一步落实国家和省里扶持政策,强化资金投入,促进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启动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改善欠发达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做好福州、厦门对口支援三明、南平灾后重建工作并形成协作的长效机制,继续推进全省山海协作联动发展。密切与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兄弟省市区的经济联系,继续做好对口支援西藏、新疆、宁夏、三峡库区等工作。

(九)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发展内在动力

以科技创新引领全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命脉,我们要全力扶持各类科技成果,精心呵护一切创新苗头,让科技创新不断迸发出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劲能量。进一步整合和加大财政投入,鼓励企业增加科技研发经费,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6·18”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功能,完善研发协作、资源共享等创新机制。加快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建设,推进与国家大院大所的合作。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和产学研合作项目,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创新科研管理方式,健全成果评价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坚决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加强科学普及,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浓厚氛围。

强化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加大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开发力度,重点引进领军人物、创新团队和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积极创造研发成果中试和产业化的有利条件,建立健全体现创新价值的分配激励机制,促进更多高端人才来闽创业。

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年内基本完成权属企业改制,试编资本经营预算,健全风险控制和投资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落实国务院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36条政策和我省贯彻措施,实施民资“回归工程”,拓宽投资领域,加大融资等扶持力度,做好品牌和商标的培育,筹办福建省大型民营企业产业项目洽谈会,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平潭综合实验区与行政区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改革。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管理改革,强化税收征管,健全财政资金监管机制,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推进投资体制和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稳步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扩大网上并联审批试点。厉行节约,压缩一般性开支,降低行政成本。

(十)坚持民生优先,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启动重大教育改革试点和发展项目。加快“双高普九”进程,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扩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规模,推进教产结合、校企一体化办学。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实施学前教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支持民办教育,扶持发展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建设,扩大医疗资源总量。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师能力提升计划,重点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县乡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扩大妇幼卫生、精神卫生医疗资源。推进新农合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普通门诊统筹试点,提高重大疾病大额医疗费用补偿水平。提供医疗救助,让得大病、出不起钱的困难群众得到救治。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推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建立三级康复体系。鼓励社会资本举办民营医疗机构,形成多元办医格局。规范药品集中采购,在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药品销售零差率改革。强化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规范生产和流通秩序。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加快建设重点文化设施,挖掘八闽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开发。重视文艺精品创作和人才培养,发展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加强文化市场和互联网管理,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老年体育活动,发挥老体协作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壮大体育产业。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探索解决城镇无收入居民养老保险问题。解决县以下集体企业职工等困难群众参加医保问题。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保障机制。将孤儿基本生活费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鼓励开展志愿服务。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作用。健全重大工程项目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进一步实施依法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妥善化解和处理矛盾纠纷。深入开展“平安福建”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加强各领域各行业安全管理,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深化“双拥”共建,强化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增强海防、人防能力。落实民族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