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传启阐述第一次现代化理论

2011年01月31日15:4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地区现代化 地区 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报告 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 世界现代化 排名 新人类发展指数 新人类 发展指数 HDIN 何传启 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 现代化报告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3、世界体系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有广泛影响的理论。它试图用中心—半边缘—边缘地区的依附关系、世界劳动分工和阶级冲突等变量来分析世界体系的历史演变,从而解释16世纪以来的世界发展史(图2-44)。世界体系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沃勒斯坦和霍普金斯等。

关于世界体系理论与现代化理论的关系,目前没有统一认识。世界体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沃勒斯坦对现代化理论持批评态度(Wallerstein 1976)。现代化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都试图解释过去300年的世界史,经典现代化理论是从国家层次上解释的,世界体系理论是从世界体系层次解释的。从现代化研究的角度看,两者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是不同的,但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现代化是一个世界运动,必然导致世界体系的变化,世界体系的变化必然影响国家的现代化,但是,经典现代化理论本身缺少世界体系层次的分析。考虑到现代化过程必然导致世界体系的变化,把关于现代化过程的世界体系的理论解释,作为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个分支理论是可以的。当然,世界体系理论和依附理论一样,都是一种独立存在和自行演变的学术思想。

(1)世界体系理论的兴起

世界体系理论的兴起与经典现代化研究和理论批判紧密相关。在20世纪50和60年代,现代化理论认为,如果发展中国家按照现代化模式发展,就能赶上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在60年代后期,有些学者发现,一些按照现代化模式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如拉美国家早在19世纪就开始了现代化运动,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都没有取得成功;非洲国家的现代化更是困难重重。有些学者开始质疑把现代化作为普遍发展模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70年代西方学术界掀起一股反“现代化理论”和反“西方化”的思潮。在20世纪60年代,沃勒斯坦研究了非洲国家如加纳的发展,认识到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70年代初他开始推出多卷本的《现代世界体系》,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到世界整体发展中进行系统研究。

世界体系理论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沃勒斯坦把它分为10个方面:周期和趋势、商品链、霸权和竞争、地区性和半边缘性、融入和边缘化、反体系运动、家庭、种族主义和性、科学和知识、地缘文化和文明。这些方面归纳起来涉及三个层次,分别是世界经济体系、世界政治体系和世界文明(王正毅 2006)。

(2)世界经济体系

沃勒斯坦在《现代世界体系》前三卷中分析了世界体系和世界经济体系。他认为:“世界体系是一个社会体系,它具有范围、结构、成员集团、合理规则和凝聚力。世界体系的生命力由各种冲突构成。”世界经济体系的主要特点如下。

首先,世界体系具有单一的世界经济基础。它是一个具有广泛劳动分工的实体;国际分工包括各种职能性任务的层级体系;阶级和身份集团的出现和作用是世界体系的要素。

其次,劳动分工将世界分成三个地带:中心地区、半边缘地区和边缘地区。中心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边缘地区是经济落后地区,半边缘地区介于中心和边缘地区之间。

其三,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不断把外围地区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使之边缘化;中心和边缘的不等价交换,保证了资本主义的运行和资本的积累。

其四,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着停滞和扩张的长周期运动;扩张期经济增长从中心向边缘扩散,停滞期首先损害的是边缘地区的利益。

其五,国家经济地位是变化的,国家经济地位的地理分布也是变化的。中心和边缘地区不是固定的,边缘地区可以成为中心地区,中心地区可以变成边缘地区。在停滞期,半边缘国家地位变化比较大。

其六,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趋向于扩大不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差距,趋向两极分化。

(3)世界政治体系

沃勒斯坦认为,世界经济体范围内存在多个政治体系,它们保证了资本主义能够一直兴旺。世界政治体系的主要特点如下。

首先,现代国家和国家体系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独特产物,国家的形式、实力和边界都在不断变化,国家体系一直在扩展。世界体系的国家体系是多重的。

其次,国家体系的变化包括两个对应的过程:核心化过程和边缘化过程。核心化过程指中心地区利用国家机器在世界经济中垄断商品、谋求利润最大化,最终成为核心国家。边缘化过程指边缘地区利用不太先进的技术和不等价交换,逐步成为边缘国家(王正毅 2006)。

其三,国家体系的运行存在周期性,称为霸权周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经历了三个霸权周期,产生了三个霸权国家,即17世纪的荷兰、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

其四,国家体系中的霸权是一种机制,它有三个物质基础。霸权的机制是在大国竞争中,一个大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它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上的原则和意愿强加于国家体系中。霸权的物质基础是工农业生产、商业、金融更有效率。霸权的兴衰与这三个经济部门的效率相关。霸权国家先在工农业部门取得优势,然后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优势,最后在金融领域占有优势。在三个领域都获得优势,就获得短暂的霸权地位。

其五,霸权统治时期的国家体系是暂时稳定的。政治上追求霸权地位和经济上追求利润最大化一样,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推动力。追求霸权地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目标。

其六,霸权国家可以运用自己的国家政治机器,为本国资本在世界市场获得最大利润,提供垄断的政治条件。但是霸权的政治职能不是无限的,受到国家体系和竞争国家的制约。

(4)世界文明

沃勒斯坦认为,当我们将文明看成是不同习惯、结构和文化而讨论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将其放在一个历史体系中来分析。自牛顿力学产生以来,追求科学是文明的象征。这一思潮伴随英国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文明,这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文明上的表现。对于核心国家创造的科学文明,边缘国家处于两难境地,很难作出有效的反应(王正毅 2006)。

(5)世界体系理论的局限

世界体系理论从世界体系层次分析世界发展的历史,无疑是有意义的,是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重要补充。它的局限性主要有四个。其一,中心和外围国家的划分没有定量标准。其二,着重从世界体系角度分析世界发展,相对忽视了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作用。其三,概念比较混乱,理论自身的矛盾比较多。其四,世界体系层次分析不能反映世界发展和现代化的全貌等。

(摘自: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 何传启专栏

   上一页   1   2   3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