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2)广义文化现代化理论
广义文化现代化理论是关于18~21世纪期间的文化现代化现象的一种理论解释。它是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是中国学者何传启提出来的。广义文化现代化理论包括一般理论、分支理论和相关理论等(表2-102)。这里重点讨论它的一般理论,包括文化现代化的定义、过程、结果、动力和模式五个方面内容。目前,关于第二次文化现代化和综合文化现代化的认识非常有限。广义文化现代化理论仍有大量发展空间。
首先,文化现代化的定义。
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领域的现代化。
一般而言,文化是影响和解释人类生活方式的知识、制度和观念的复合体,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体现。文化复合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知识是文化的基础,制度是文化的核心,观念是文化的灵魂,当然这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领域是人类文明的六个研究领域之一,是与文化的创造、生产、传播、销售、服务、保存和消费相关的领域。
文化现代化的内涵:文化现代化是18世纪启蒙运动以来文化领域的一种前沿变化和国际竞争,它包括现代文化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文化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以及追赶、达到和保持文化变迁的世界前沿地位的国际文化竞争和国家分层。
文化现代化的外延:文化现代化包括文化行为、文化结构、文化制度和观念的现代化,包括纯粹文化、文化产业、文化设施和其他文化的现代化,包括文化生活、文化内容、文化形式、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体系和文化管理的现代化,包括分段、分层、分部门文化现代化,包括文化与其他领域现代化的相互作用,包括文化现代化的时空分布变化等。
一般而言,文化现代化指文化变迁的世界前沿和达到世界前沿的行为和过程,它包括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向后现代文化的两次转变、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人类自我解放和全面发展等。
文化现代化是文化变迁与现代化的一个交集(图6-25)。文化现代化有三个判断标准: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又不破坏自然环境;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进步,又不妨害经济发展;有利于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又不损害社会和谐。一般而言,满足文化现代化的三个标准的文化变迁,才属于文化现代化。
文化现代化有三个来源。其一,对传统文化的部分继承和发展,如语言、文艺、哲学和科技的传承等。其二,对传统文化的部分否定和转向,如传统技术、文化制度和文化观念的扬弃和转向等。其三,文化创新和文化交流,如知识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和文化扩散等。
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文化现代化,有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例如,第一次文化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包括文化专业化、文化理性化、文化商品化和促进经济发展等;第二次文化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包括文化产业化、文化多元化、文化民主化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表2-103)。
文化现代化的概念模型。首先,文化发展是文化进步、文化正适应、以及文化进步与文化正适应的交集。其次,文化现代化是文化发展、文化转型和国际文化竞争的交集。
其次,文化现代化的过程。
文化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和长期的过程。在18~21世纪期间,文化现代化的前沿轨迹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两次文化现代化有不同内涵。
第一次文化现代化是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从农业文化向工业文化的转型过程及其深刻变化,它包括专制文化向民主文化、封建文化向公民文化、宗教文化向世俗文化、迷信文化向科学文化、附庸文化向职业文化、家族文化向福利文化、农村文化向城市文化的转型等。
第二次文化现代化是从现代文化向后现代文化、从工业文化向知识文化的转型过程及其深刻变化,它包括从物质文化向生态文化、实体文化向网络文化、权威文化向平民文化、机械文化向人性文化、国家文化向全球文化、文化汇聚向文化多元的转型等。
第一次和第二次文化现代化有不同特点(表2-104),第二次文化现代化的特点还在发展。
如果说,第一次文化现代化是一个文化分化过程,文化从社会整体中分离出来和文化内部的分化,那么,第二次文化现代化是一个文化融合过程,文化与经济和社会的重新融合,经济和社会过程的文化化,文化产业逐步成为支柱产业。
如果说,第一次文化现代化是初级文化现代化,是从传统文化向初级现代文化的转变;那么,第二次文化现代化是高级文化现代化,是从初级现代文化向高级现代文化的转变;两次文化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综合文化现代化。22世纪文化现代化还会有新变化。
文化现代化的一般特点有12个:部分可预期的、非线性的、部分可逆的、路径依赖的、多路径的、多元的、不均衡的、不同步的、非孤立的、系统的、有阶段的和全球的等。
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遵循现代化的10个原则(表2-12)。
其三,文化现代化的结果。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化现代化的结果与目标的相关性逐步加强。
文化现代化的结果包括文化现代性、特色性、多样性和副作用的形成等。
第一次文化现代化的结果是第一文化现代性、特色性和多样性的形成,是工业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形成和扩散,包括文化分化、民主文化、科学文化、大众文化、城市文化、福利文化和职业文化等;副作用包括人情淡化等。
第二次文化现代化的结果是第二文化现代性、特色性和多样性的形成,是知识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形成和扩散,包括文化去分化、文化产业化、文化多样性、网络文化、生态文化、创新文化、人性文化和全球文化等,副作用包括网络依赖等,将来还会有新发展。
从政策角度分析,文化现代化的结果主要是六个方面的深刻变化。它们分别是:两次文化转型的完成、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文化内容和文化结构的变化、文化制度和文化观念的变化、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国际文化体系的变化和文化产业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等。这些变化发生在纯粹文化、文化设施、文化产业和其他文化领域。
从理论角度分析,文化现代化的目标主要有三个。完成第一次文化现代化;完成第二次文化现代化;追赶、达到和保持文化变迁的世界前沿地位。第三个目标是动态的,而且适用范围有限;如文化设施、文化产业、科技、信息、体育和旅游等,存在文化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语言、艺术和宗教等没有世界先进水平。
从政策角度分析,文化现代化的目标主要有三个。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权益;提高国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文化创造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
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既是现代化的一个总体目标,也是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目标。UNDP认为:人类发展是民有、民治、民享的发展(UNDP 2000)。
其四,文化现代化的动力。
文化现代化的动力因素和动力机理是不同的。
一般而言,创新是文化现代化的根本来源,竞争是文化变迁的激励机制,适应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文化调适,交流是文化变迁的促进因素,国家利益是文化发展的引导因子,市场需求是文化产业的决定因素。发达国家创新作用比较突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和交流作用比较突出。
文化现代化的动力模型包括:创新驱动、双轮驱动、联合作用、创新扩散和创新溢出等(表2-16)。在不同层次、不同国家和不同阶段,文化现代化的动力有所不同。
其五,文化现代化的模式。
文化现代化没有通用的最佳路径。21世纪文化现代化有三条基本路径(图2-67)。
文化现代化没有标准模式,只有理性选择。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文化现代化的不同阶段,可以创造不同的成功模式或失败模式。这些模式又成为后来者研究、学习和借鉴的样板。
在过去300年里,发达国家的文化现代化过程的模式有很大差异。例如,法国文化现代化模式,具有浪漫主义和革命精神;德国文化现代化模式,具有理性主义和批判精神;美国文化现代化模式,具有实用主义和科学精神;英国文化现代化模式,具有商业主义和古典精神;日本文化现代化模式,具有商业主义和儒家精神等。
一般而言,不同阶段、不同层面和不同部门的文化现代化的内容和特点有所不同。文化现代化理论在世界和国家层面是适用的,在地区层面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9:文化现代化研究》讨论了文化现代化的原理和方法,讨论了文化现代化的分段理论,包括第一次文化现代化、第二次文化现代化和综合文化现代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