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是一个至今仍有争议的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符淙斌院士在《2008科学发展报告》上发表了题为“面对气候变暖的挑战”的文章。
文章首先阐述了地球气候变暖的证据。文章指出,由数千名科学家参与的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评估报告表明(IPCC,2007),地球气候的增暖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全球平均空气和海洋温度的升高,冰和雪覆盖的大范围融化和全球平均海平面高度的上升是最确凿的证据。
然后文章论述了人类活动是引起气候变暖主要原因的科学依据。文章介绍了早在19世纪科学家就开始察觉到人类活动可能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今天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已经显著地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200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经超过了65万年来自然变化的范围。之后,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温室气体公报称,2006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为381.2ppm,比2005年又升了0.53%。这些温室气体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所谓“温室效应”影响大气对太阳和地表放出的辐射能量的吸收使大气变暖。最近几年来,科学家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来检测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证明人类活动确实是导致最近半个世纪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接着文章讨论了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文章介绍说,科学家发现一些主要的温室气体都很长寿,因此,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强,大气中温室气体总含量将继续升高。即使人类从现在开始努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将仍然维持很高的水平。因此,地球气候继续变暖将变得不可避免。
文章最后提出了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包括(1)建立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认识;(2)应对气候变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3)必须坚持在发展中应对的方针。文章最后号召人类携起手来,真诚合作,勇敢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和地球的气候。(摘自中国科学院“科学发展报告”课题组撰写的《2008科学发展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