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大转移——新华社记者抗震救灾现场直击

发布时间: 2015-04-30 14:34:42  |  来源: 新华社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西藏 樟木 车里 抗震救灾 撤城

中国人与尼泊尔人,两个方向的回家路

4月29日,西藏日喀则樟木镇的灾民成都军区某部解放军战士协助下撤往安全地带。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舍不得离开的,不仅是中国人。

“樟木什么都好,好吃的多,下班了还能跳舞。”“茶园宾馆”尼泊尔服务员卓玛说。17岁的她在这里打工已经两年。地震时,她一个人在餐厅值班,吓得钻进桌子底下哇哇大哭。

卓玛的家距离“友谊桥”也就五六分钟车程。家人无恙,但房子和父母经营的饭店都坍塌了,她想回家看看。

地震发生以来的每一天,都有小伙伴们尝试向尼泊尔境内步行,却因为塌方不得不返回樟木。随着政府发出撤离命令,卓玛决定,哪怕步行上四五个小时,也得立即回家。“雨季到了,留在这里更危险。”

聚集全国各地商户的同时,樟木镇还有几百名来自尼泊尔的打工者。他们中的大多数在餐厅和宾馆当服务员,爱上了中餐,也会说流利或简单的中文。地震发生后,他们与中国同伴们挤同一顶帐篷,吃同一口锅里的饭菜。

在这个国际化色彩浓厚的小镇上,肤色从来不是阻碍交流的问题。

德国人迈克尔·托埃勒和女友刚刚入住樟木镇中心的一家宾馆,地震就来了。他和当地人一起动手搭帐篷。“虽然语言不通,他们喜欢冲我笑,我们合作很棒。”托埃勒说,“救援人员送来毛毯,帮我们加固帐篷。”

这是托埃勒人生中经历的第一次大地震,也让樟木镇的尼泊尔人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与尼泊尔太近了”。

“尼泊尔地震了,樟木也晃得厉害!”19岁的曼纳什很羡慕撤离至拉孜等安置点的中国人,日喀则、拉萨都是他向往的城市。

在“一品轩”餐厅工作近一年,曼纳什月收入合人民币2000多元,是在尼泊尔打工的3倍。卓玛把自己工资的大部分寄给父母和在加德满都上大学的哥哥,曼纳什则自己攒着,希望未来创业当老板。

除了不多的饼干和水,离开樟木时,曼纳什几乎没带什么东西,只有他的女朋友卓玛相伴。采访结束时,卓玛一个劲问:“这里什么时候能建设好?两个星期还是三个星期?”得知重建时间可能比她期望的要长,小姑娘满脸失望。问及今后打算,这对尼泊尔小情侣几乎同时回答:“等樟木恢复了,就回来。”

作为撤离樟木的一个主要群体,29日,几百名尼泊尔打工者沿着与中国人相反的方向,踏上回家之路。

与卓玛相比,曼纳什的家远得多。按照最坏的打算,他大概得走上一个星期。

“路坏了怎么办?”他答:“走小路。”

“迷路了怎么办?”他答:“沿着波曲河,不会丢。”

全长445公里的波曲河发源于西藏聂拉木县波绒乡,经樟木进入尼泊尔后汇入印度洋。这是中国与尼泊尔的界河,也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一枚重要坐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