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双到”扶贫模式

发布时间: 2014-10-14 15:30:38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扶贫办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广东省 双到 扶贫模式

专栏2:郁南模式:以信用体系建设为载体的小额贷款金融扶贫

位于粤西的郁南县是广东省云浮市下辖的一个山区农业县,也是开展“双到”扶贫的重点县之一。和其他农村地区一样,“贷款难”是郁南县农民发展生产面临的普遍问题,2002年至2008年期间,郁南全县信贷年均增长幅度仅为2%。

为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郁南县从2009年6月开始,探索建立以“信用村”为代表的“郁南模式”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村”,就是把过去农村信用社信贷员一对一了解各家各户信用状况的传统做法,改革成县信用联社对某个行政村整体授信即向“信用村”授信的办法。行政村如何成为“信用村”?条件和做法是:在各村成立由乡镇领导牵头,金融机构负责人参加,以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为主体组成的农户信用等级评议组,对村内所有自愿申请信用贷款的农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评议组成员根据由村民大会通过的评议办法给申请户打分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根据得分高低,分出“优秀信用户”、“一般信用户”和“非信用户”,由村委会统一向金融机构报备;金融机构根据事先约定,以村为单位,向不同等级的“信用户”授信。对于没有评上“信用户”的农户,可以采取3户以上联保申请授信。郁南县各村评议的结果是,85%以上的农户都能够评上“信用户”。 在评议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的基础上,郁南县政府与人民银行密切合作,统筹县属相关部门,以成立“县征信中心”为载体,构建了覆盖全县的信用体系。

如今,在郁南县有一句响亮的口号:“有信用就有钱”。也就是说,农民只要讲诚信,有正当的农业生产经营项目,就可以从信用社那里轻松获得1万—5万元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

此外,对于“双到”贫困户,“郁南模式”金融扶贫的创新做法是,由政府与帮扶单位共同设立额度为1000万元的金融扶贫担保基金,金融机构为全县4497户贫困户授信小额贷款5000万元,并由“双到”扶贫一对一帮扶责任人对贷款贫困户进行部分贴息,从而有效解决了贫困户贷款难问题,引导贫困农民勤劳致富、信用致富。

(五)加大投入力度,动员社会资源,着力解决“用什么去扶贫”的问题。广东实施“双到”扶贫,始终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实行财政预算、行业投入、单位帮扶和社会筹资等多元化投入机制。省级财政和地方政府建立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扶贫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将每年度安排的专项扶贫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在2009-2012年第一轮“双到”扶贫中,广东省共投入扶贫资金227.3亿元,其中,各级财政安排扶贫资金66.1亿元,占29.1%;驻村帮扶单位筹资58.9亿元,占25.9%;行业扶贫资金51.8亿元,占22.8%;社会扶贫资金49.3亿元,占21.7%;金融扶贫资金1.2亿元,占0.5%。按3407个贫困村计算,平均每村投入扶贫资金 667.2万元。在2013-2015年实施的第二轮“双到”扶贫中,省财政分别按90万元、75万元、60万元的标准,对贫困程度不同的贫困村给予补助(其中,属于原中央苏区县或少数民族自治县的贫困村按每村100万元安排),主要用于村内道路、农田水利、环境整治、产业基地、民生福利等项目建设;省财政还安排每个重点县(市)500万元补助资金(其中,少数民族自治县每县按600万元安排),主要用于本县(市)扶贫开发的前期规划、中期评估、后期考核验收和督查落实等工作。行业扶贫项目资金的整合与投入,以贫困村“双到”三年规划为平台、为依据;由扶贫部门负责协调和监督,各行业部门负责单列安排并落实到村,有效解决了行业扶贫项目资金整合难、到位难的问题(见专栏3)。经国家批准,广东省自2010年起将6月30日设立为“广东扶贫济困日”,并向社会和海内外募集扶贫捐赠资金。2010-2013年四届扶贫济困日,共募集社会扶贫善款达100多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扶贫“双到”工作。从总体上来看,广东省投入到“双到”扶贫的资金中,有一半以上来自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其他民间力量,改变了单纯依靠政府拿钱搞扶贫的状况。

专栏3:广东省“双到”扶贫行业部门项目资金整合落实方式

广东省决定,每年第三季度,对于“双到”贫困村的村内交通、农田水利、饮水安全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项目,由被帮扶村和帮扶单位根据本村三年帮扶规划,在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基础上,选定重点行业扶贫项目;在县行业部门指导下,依照行业部门专项资金使用方向和要求,编制项目建设申请报告,报镇政府审核盖章后报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县(市、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组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审核镇政府上报的行业扶贫项目,按照申报项目建设内容,分别由县有关行业主管部门上报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同时,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上报的行业扶贫项目汇总后报地级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地级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将本市本行业的行业扶贫项目上报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地级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按照县别、行业扶贫项目类别,将上报省行业部门的行业扶贫项目汇总后上报省扶贫办。

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捆绑使用”原则,在年度项目资金计划中优先单列安排,并按现行财政资金拨付渠道拨付使用资金,落实到各村项目。同时,每年度各行业主管部门将行业项目资金安排和实施情况向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告,并录入省扶贫信息系统。省扶贫办加强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并向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告全省行业扶贫工作总体情况。

广东省这一操作方式的主要特点是:(1)行业扶贫项目资金计划的制定以贫困村“双到”三年规划为平台、为依据;(2)计划生成是自下而上的,时间是提前的。(3)充分发挥了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扶贫办的统筹、协调与监督作用。这一操作方式,有效解决了行业扶贫项目资金整合难、衔接难、到位难、监督难的问题。

(六)规范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着力解决扶贫资金“跑冒滴漏”问题。广东“双到”扶贫筹资渠道比较宽,资金门类也比效多,因此,强化各类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到位率和使用效率十分重要。为此,广东省委、省政府明确规定:(1)通过各种渠道统筹安排到村、到户的行业扶贫资金和社会扶贫资金,有关市要在1个月内拨付到村。(2)省财政和珠三角经济发达市财政为重点帮扶贫困村安排的补助引导资金,由驻村工作队掌握使用,统筹用于贫困村的项目建设,并由村委会对该资金的使用情况予以确认。(3)珠三角经济发达市筹集和落实对欠发达地区重点县(市)的帮扶资金,直接拨付到重点县(市),设置帮扶资金专户,专项用于贫困村的扶贫开发项目建设。(4)各项安排到村的项目资金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行业扶贫资金和社会扶贫资金等,都必须确保专款专用,专项用于重点村的项目建设和民生改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