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近二十年来,小麦纹枯病在我省小麦主产区普遍发生,一般减产10%--20%,严重地块达50%以上。小麦发芽感病后,芽鞘变褐色,严重时烂芽枯死。秋苗至返青期感病,叶鞘上出现中部灰色、边缘褐色的病斑.叶片渐呈暗绿色水渍状,以后失水枯黄。严重者死亡。拔节后植株基部叶鞘出现椭圆形水渍状病斑,后发展呈中部灰色、边缘褐色的云纹状病斑。病斑扩大相连成花秆烂茎。主茎和大分蘖常不能抽穗,成为枯孕穗。
防治技术:
一、选用中抗和耐病品种
目前生产上缺乏高抗纹枯病的小麦品种,秋种时尽量选用中抗、耐病或感病轻、丰产性好的品种。
二、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
实行小麦与油菜、大豆、花生等轮作,减少田间菌源积累。适当降低播量,控制植株密度,增强麦田通透性。适当增施有机肥,平衡施用氮、磷、钾化肥,合理密植,及时除草和排水,改善麦田生态环境,培育壮苗,提高抗病性和补偿能力。
三、化学防治
以种子处理为重点,春季重病田喷药剂防治。
1.药剂拌种。当前施用效果较好的是用20%三唑酮乳油、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羟锈宁可湿性粉剂、12.5%烯唑醇悬浮剂、3%戊唑醇湿拌剂等拌种,药剂用量为干种子量的0.02-0.03%。5.5%浸种灵2号乳油,每100公斤种子用药1克湿拌;或23%宝穗水乳剂,每100公斤种子用药20克湿拌。
2.喷雾。春季小麦病株率达20%的地块,应及时喷药,施药时间在小麦拔节初期,以阻止病害侵入茎秆。喷雾所用药剂可采用下列的一种: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15%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分别为75克或100克,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100克、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60克或12.5%烯唑醇悬浮剂100毫升等。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