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规模养殖场如何做好隔离

2012年08月18日17:0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养殖场 母源抗体 畜禽舍 动物疫病 动物产品 饲养员 生产区 病原微生物 传染源 无害化处理

动物疫病传播有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只要切断其中一个环节,动物传染病就失去了传播的条件,就可以避免某些传染病在一定范围内发生,甚至可以扑灭疫情、最终消灭传染病。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目前条件下无法彻底消灭传染源,同时受细菌的致病力、病毒毒力、动物的母源抗体、动物本身的营养、饲养环境、健康状况、免疫程序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导致疫苗免疫注射的抗体保护率只能达到一定比例,保护率不能达到绝对的100%(一般只能达到70%~80%左右);因此,对规模养殖场来说,做好隔离工作,切断传播途径,在防止重大动物疫病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规模养殖场的隔离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环境隔离。建场选址应离开交通要道、居民点、医院、屠宰场、垃圾处理场等有可能影响动物防疫因素的地方,养殖场到附近公路的出路应该是封闭的500米以上的专用道路;场地周围要建隔离沟、隔离墙和绿化带;场门口建立消毒池和消毒室;场区的生产区和生活区要隔开;在远离生产区的地方建立隔离圈舍;畜禽舍要防鼠、防虫、防兽、防鸟;生产场要有完善的垃圾排泄系统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山区、岛屿等具有自然隔离条件的地方是最理想的场址。

2、要建立独立的隔离区。一般规模养殖场都设有隔离区,用于对本场患病动物和从外界新采购动物的隔离,但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因为这些隔离区都建在生产区的范围内,与养殖场的人员、道路、用具、饲料等方面存在各种割不断的联系,因此形同虚设。建议重新认识隔离区的含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各方面都独立运作的隔离区,重点对新进场动物、外出归场的人员、购买的各种原料、周转物品、交通工具等进行全面的消毒和隔离。

3、与外界动物和病原微生物隔离。规模养殖场要贯彻"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方针,避免引进患病和带毒动物,避免将患病和带毒动物遗留到下一批畜禽。引进种用动物要慎重,绝对不能从有疫情隐患的地方引进种畜禽;新引进的动物要执行严格检疫和隔离操作,确属健康的才能混群饲养。禁止养殖场的从业人员接触未经高温加工的相关动物产品。

4、人员隔离。做好人员隔离对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时,应洗手,穿工作服和胶靴,戴工作帽;或淋浴后更换衣鞋。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饲养员严禁相互串栋。在外界(主要指国内)有疫情发生的情况下,严禁生产人员外出;如必须外出的人员外出后,应待疫情全部扑灭后才可进场,或经过严格的隔离和消毒后才能进场。生产人员和非生产人员也要进行隔离。非生产人员原则上不能外出。严禁所有人员接触可能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及产品加工、贩运等人员。要坚决出售因故出场或与外界接触的动物。

5、饲料、用具和交通工具隔离。禁止饲喂不清洁、发霉或变质的饲料。不得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泔水以及其他畜禽副产品。饲养员要认真执行饲养管理制度,细致观察饲料有无变质、注意观察猪采食和健康状态,排粪有无异常等,发现不正常现象,要及时向兽医报告。养殖场必须定期开展采购饲料等工作,这些环节是传入疫情的关键环节,不能出现任何漏洞。采购饲料原料要在非疫区进行,参与原料采购的运输工具和人员必须是近期没有接触相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在原料进场后应在专用的隔离区进行消毒,并杜绝同外界业务人员的近距离接触。要杜绝使用经营商送上门的原料,杜绝运输相关动物及动物产品的交通工具接近场区。

6、建立和遵守完善的隔离制度。要针对防疫工作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采购制度、中转物品隔离消毒制度等规章制度并认真实施,切断一切有可能感染外界病原微生物的环节。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