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中新社贵阳6月4日电 题:贵州石漠化治理:环保路上脱贫致富
中新社记者 王超
“贵州把环境治理同农民利益结合起来,有助于在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有效保护。”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在中外媒体集中赴贵州采访活动中如是表示。
滇黔桂石漠化片区是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其中贵州省石漠化面积有3.3万平方公里,且每年以2%的速度扩大,贵州省有48个县石漠化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稀薄贫瘠,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做好石漠化综合治理明确为贵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规划。到2015年底,贵州将完成1.79万平方公里的漠化治理。贵州省发改委总经济师张平表示,贵州石漠化等级比较全,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因此治理任务繁重。
贵州农民胡明忠所在的贞丰县北盘江镇是贵州省石漠化的重灾区。上世纪80年代前,当地居民在漫山的岩石中寻找稀薄的土壤种植玉米,一年的收成只够吃两个月。为了生活,胡明忠举家搬离北盘江镇,开始为别人看果园,每月只有120元人民币工资。
十年前,胡明忠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返乡,通过改变农业种植方式,在石漠化地表种植花椒,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活环境。现在平均年收入在6万元人民币左右。胡明忠不仅建起了一栋3层小楼,还购买了一辆客车从事交通运输。
“当年为了多种几株玉米砍了不少树,结果越种越穷,现在种上花椒既能赚钱又保护水土,山上植被也越来越多。”胡明忠说。
如今,贞丰县北盘江镇的嶙峋山石间,已种满了花椒,该镇2011年人均纯收入达4800元。
在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的江满草场上,62岁的易辉能在青草悠悠的山坡上悠闲地放着羊。九年前,这位老人曾因土地石漠化严重而无法生存,一度想搬出这片如今让他脱贫的土地。
九年来,政府免费向易辉能提供种羊和草种,在原有土地的基础上开荒种草,在石漠化地区发展畜牧。易辉能现在已有了30亩草场和200只羊,去年收入达到5万元。
他告诉记者,从前那种“石缝里面刨食吃”的日子不见了,现在种草养羊有了实惠,村民都在积极种草,从前满山沙土山石,现在都覆上了青草。
从砍树到种草,贵州石漠化地区的农民因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改善了生活也改变了观念。记者在贵州省晴隆、贞丰、关岭等地看到,当地运用生态畜牧、花椒种植、林间套种等方式调整农业结构,修复生态环境,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曾经被恶劣的自然环境逼得走投无路的当地民众,如今已在恢复生态家园的道路上脱贫致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