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豫鲁皖旱情直击:抗旱保苗总动员 收成看春灌

2011年02月10日09:1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旱情 春灌 水分利用率 粮食直补 气象干旱 抗旱工作 保苗 1975年 中央一号文件 收成
菏泽(山东),2011年2月7日浇水灌溉忙抗旱2月7日,山东菏泽鄄城县夏垓村村民在灌溉小麦。新华社发

中国证券报记者春节期间实地探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四省部分地区发现,尽管各地旱情严重程度不一,抗旱工作面临水利设施不完善、农资价格上行等挑战,但当地政府均全力组织抗旱,如果春灌到位,旱情对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就会降至最低。目前断言全年粮食减产为时尚早。

尽管如此,受最近数月全球主要粮食生产国频发暴风雪、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影响,资本市场投资者担心全球粮食减产、粮价大涨。在国内期货市场,强麦1109合约9日收盘突破3000关口,创下历史新高;A股方面,在市场整体走弱的情况下,农业板块走势强劲,多只股票涨停,申万农林牧渔指数涨3.05%,位居各行业指数首位。国际期货市场方面,美国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小麦期货大涨,创下两年半来新高。而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指出,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连续7个月上涨,今年1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达231点,创历史新高。

山东 旱情历史罕见开始实施浇灌

本报记者 卢铮

“去年处暑以后就没怎么下过雨,地里旱得厉害。”山东省诸城市徐洞村村民王永财说,家里种了5亩小麦,很忧心。

春节期间,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徐洞村看到,大部分小麦叶子干枯发黄,零星夹杂着绿色。一垄垄的麦田因为缺水而龟裂开来,裂开的口子可以插进两个手指。

这只是山东200年不遇大旱的一个缩影。自去年9月开始,山东全省平均降水量只有12毫米,比常年偏少85%。在旱情可能造成粮食减产的预期下,以小麦打头的农产品价格大步向前,稻谷、玉米、棉花、食糖等价格也持续走高。资本市场的农产品股票和期货品种同样表现抢眼。强麦1109合约9日收盘突破3000关口,创下历史新高。

抢灌还等春暖

“根上并没有干死,如果开春能及时浇上水,还是能活过来的,不过减产基本上是一定的了。”王永财说。

目前山东的旱情已是秋旱、冬旱连上春旱了。全省受旱麦田达3000多万亩,重旱近400万亩。随着立春后蒸发量加大,到2月底再不下雨,全省气象干旱将达到200年一遇,部分地区500年一遇。

2月7日,山东召开全省抗旱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启动抗旱二级响应,开启20多座黄河涵闸,深挖打井,各地破冰抽水抢灌。

为保障用水,山东各地要求节约用水,提高水分利用率。“省里要求微灌、喷灌,杜绝漫灌,临近黄河的市县已经开始开闸蓄水,保障农业用水。”一位参加抗旱动员会的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但由于气温较低,鲁中、鲁南等很多小麦产区还没有开始大面积实施浇灌。“过年这些天暖和点,这两天又开始降温。白天气温还行,夜里都零度以下。现在浇灌,夜里就冻上了,小麦可能被冻死。一般浇灌都得出了正月,今年可能早点,也得等气温上升。”王永财说。

王永财介绍,“每亩地浇灌1个小时18块钱,农业用水不要钱,这18块就是人工和设备的钱。每亩浇上两个小时就够用。”他说,当地农业主要以冬种小麦、夏种玉米为主。每亩地小麦收成大概一千多斤,加上100块钱左右的粮食直补,刚够种子钱、化肥钱和人工。秋后卖玉米的钱才算多少补贴点家用。“很多村里人不种粮食改种黄姜、大蒜等经济作物,每亩能挣个万把块钱。种小麦也就是留点够自己吃的粮食,辛苦一年赚个肚里。”

警惕资金借机炒作

目前旱情对冬小麦的生产影响不大,但期货市场对此反应强烈。分析人士指出,若旱情持续发展,容易造成下游农产品的搭车涨价,给通胀带来压力。

据期货分析人士介绍,小麦占我国每年粮食总产量的20%以上,而冬小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90%。1月小麦仍处休眠期,对水分要求不多,但如果立春后仍未降水,即出现春冬连旱,将严重影响夏粮生产,粮价势必走高。

受全球小麦需求旺盛的支持和旱情担忧,强麦期货已回到高位。春节之后第一个交易日,强麦1109合约收盘突破3000关口,创下历史新高。

当前已有大量资金屯兵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波动不排除游资借助天气因素炒作,农产品价格或出现大幅波动。

一位研究人士称,在保障粮食储备基础上,今夏收粮季可能不会增加对小麦的收购,以平抑粮食价格。不过,玉米需求量持续大幅上升,大型粮食加工企业或将敞开收购玉米,预计今年玉米价格将上行。

河北 春灌如到位增产应无忧

本报记者 王颖春

“最近几个月确实比较缺水,但旱情会不会影响今年的粮食产量,关键要看春灌能不能跟得上。”在河北省宁晋县大曹庄乡,当地一位乡镇干部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春节期间,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产粮大省河北采访发现,尽管该小麦受旱情况严重,但就此得出今年小麦产量必降的结论为时过早,如果春灌到位,小麦仍有可能实现增产增收。该省今年将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而受水利建设发力等因素影响,资本市场上的水利股表现颇为抢眼。

春灌尤为关键

一些宁晋县大曹庄乡农民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冬春少雨是当地经常遇到的情况。在冬麦拔节之前,并不需要大量灌溉,但立春拔节之后,小麦对水的需求量就开始大增。因此,每年2月下旬小麦开始返青之际,如果降雨较少,灌溉又没有跟上,那么对当年粮食的产量就会产生较大影响。

宁晋县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年产量均保持在30万吨以上,是河北省最大产粮县,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中,大曹庄乡下辖东镇、南镇、西镇、北镇、中镇、小马、周村七个行政村,人口5万左右,当地农业主要以冬种小麦、夏种玉米为主。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北镇看见,因为缺水,田间垄头土地表层已呈粉末状,人踩上去再抬起脚来,便会扬起一小片灰尘。

上述乡镇干部说,2009年当地也是大旱,但因为灌溉及时,粮食并未减产。由于现在粮食收购已经敞开,所以今年的粮食收购价格将由市场供需状况决定。

“虽然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拿出土地出让金的10%用于水利,但是像我们这样的农业县,土地出让金总量有限,而像江南地区,土地出让金很高,但农田水利需要的资金量又没有我们多,如何平衡,还需要进一步的配套细则来界定。”该乡镇干部说。

水利建设提速

大曹庄只是河北冬季小麦旱情的一个缩影。2010年11月至今,河北大部地区没有有效降水,全省平均降水量仅有2毫米,比历史同期偏少80%。如果春播期间没有有效降雨,抗旱保春播任务十分艰巨。

在国家对小麦抗旱浇水每亩补助10元的基础上,河北省、市、县三级再紧急筹措资金5870万元,对目前全省587万亩受旱麦田每亩再给予10元的累加补助。

此外,河北省水利厅方面表示,2011年将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以41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6个现代农业县和6个节水示范县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新增节水灌溉面积将达到260万亩。

中华粮网信息部分析师卢峰认为,从历史数据来看,2009年我国小麦主产区旱灾更为严重,然而当年小麦整体增产,且小麦主产区的单位亩产还略有上升。因此,目前各省普遍出现的旱情,只是给粮食减产带来较大可能性,从而也给游资带来可供炒作的预期。河北、河南、山东等几个北方产粮大省,灌溉条件相对较好,如果灌溉措施落实到位,即便干旱持续,也不一定造成粮食减产。

安徽 抗旱遭遇多重挑战

本报记者 王辉

2月9日,包括利辛县在内的皖北大部地区迎来了一次期盼已久的降雪天气,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持续多月的旱情。

春节期间,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安徽利辛县看到,在蔫黄的麦苗地,农民用最简单的农机工具运水、浇水。尽管当地政府积极组织抗旱,但抗旱工作面临水利设施不完善、外出务工人员多、农资价格上涨等挑战,当地一些农民认为,今年夏粮收成不容乐观。

全力抗旱

“如果没有去年冬天新打的机井,现在给麦子浇水就得跑两里地去运水了。”2月1日上午,利辛县城南王六庄正在地里浇水的农民王大平告诉记者。

2008年末、2009年初,当地遭遇罕见冬旱。而今年的旱情程度并不亚于两年前那场近4个月无有效降雨的大旱。在两年前的旱情中,当地政府对各乡镇的水渠管网等小水利设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修,并开挖了一定数量的机井,这些水利设施在当前抗旱保苗中的作用正在显现。

当地农机局的一位专家介绍,与两年前相比,当地很多地方田间水利网络已有所完善,一些投资少、见效快的小型应急抗旱水源工程,加上高产田等一些示范片的新建水利设施,在当前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受制于当地较为薄弱的经济基础,在大规模的旱情面前,这些水利设施依然远远不够。

利辛县委县政府在2月2日大年三十下午召开各乡镇党政一把手参加的抗旱保苗和春季田管会议,要求在原有水利设施不足的情况下,动员一切人力和财力资源抗旱。对于新购的小水泵等抗旱物资,当地政府一次性补贴200元。

多重挑战

尽管当地积极抗旱,但水利设施的欠缺、大量农民工在外务工、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给抗旱带来了较大挑战。

利辛县坐落于安徽西北角,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和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国土面积19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8万亩,总人口147万,其中农业人口135万。

在今年的抗旱保苗过程中,当地农民普遍面临柴油等抗旱物资价格上涨等难题,抗旱成本持续上涨。在当地城南、城西的多个村庄,一些农民表示,油钱太贵、又缺人手,抗旱存在不少困难。

比如,由于水利渠网难以遍及所有田地,大量麦田都需要用水泵浇灌。据当地农民测算,用外租的小水泵浇灌1亩地,大概需要30元,相当于30斤小麦。而现在农民一季小麦每亩纯收入一般在100元至200元,这让不少农民盘算抗旱保苗是不是划算。

与此同时,作为皖西北一个典型的务工大县,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也在劳动力资源上给抗旱带来较大影响。

对于2011年的夏粮生产,利辛县农委一位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各项抗旱政策和人力、物力都得到了充分的落实和组织,相较2010年,当地夏粮生产还比较乐观。不过,一些当地农民的态度较为谨慎。他们认为,冬旱之后,一些地块的夏粮收成可能将有小幅度下降。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