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这几天,开县敦好镇青松村村民尹宏源眼瞅着自家的10亩猕猴桃树苗长势越来越好,心里止不住地乐。上个月,他从村里的互助资金扶贫协会借得8000元,买来了770株苗子,这才让10亩地没有荒着。
这样的协会,被市扶贫办称为“草根银行”。它将扶贫资金和村民入会费捆绑在一起,由村民自愿结成非盈利性社团组织,向农户提供借款服务。截至目前,我市已建起695个这样的“草根银行”,星罗棋布于32个区县。业内人士认为,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不足,是扶贫机制创新的一次重要尝试。
村民有了“自己的银行”
8月赶场时,尹宏源听村支书刘鉴说村里引进了业主,带动大家一起发展红心猕猴桃。穷了半辈子的尹宏源心动了。
尹宏源有10亩地,按每亩栽110株苗,每株苗7元计算,种苗费就要7700元。尹宏源没钱,只能干着急。
他突然想起,以前有人来宣传说,村里有互助资金,专门发放小额贷款,于是赶到村里,向刘鉴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刘鉴让他交了500元入会费,写了一个借款申请,简单审核后,就同互助资金扶贫协会的会计、出纳一起,到信用社取了8000元给他。“占用费是每月九厘六,也就是每年921.6元……”
就这样,51岁的尹宏源,第一次尝到了“预支消费”的甜头。
青松村是市级贫困村,一直没有支柱产业。今年,村里发展猕猴桃基地,需要贷款的人大增,要是在以往,也许不少人就被“卡住”了,但如今有了“自己的银行”,大家都顺利拿到了钱,一年就发展起1460亩猕猴桃。
青松村互助资金扶贫协会成立于2008年11月,资金总额为25万元,除了县里拿出的15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外,还有百位村民入了会。村民入股,每股500元。村里专设理事会和监事会管理这笔资金,农民借款额度最高为1万元。
经过两年发展,青松村互助资金协会会员增加到120多户,资金总额已有77万元。除留下2万元备用外,75万元不断滚动,提高了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