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成都6月24日电 四川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24日将6只大熊猫从该中心转移至雅安碧峰峡基地,另有4只大熊猫同日转移寄养到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这是中国首次整体疏散卧龙地区圈养大熊猫计划的一部分。此举是为了防范严重地质灾害对卧龙地区大熊猫造成的潜在危险。
但这项临时避险计划并不意味着这里圈养的数十只大熊猫将永久性迁移出卧龙地区。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已计划在卧龙保护区内相对安全地带选择新址,建设一个水平更高的大熊猫繁育基地。
该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表示,卧龙保护区在汶川特大地震后面临着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近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不断发生,严重威胁圈养大熊猫的安全。加之大熊猫的食用竹资源破坏严重,这些“国宝”的粮食只能从邻近的雅安宝兴转运,因此不得不采取临时疏散的方式对大熊猫进行保护。
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镇距卧龙仅有30公里,对该研究中心位于卧龙核桃坪的基地造成严重破坏,1只大熊猫遇难,18套大熊猫圈舍被毁、14套严重受损,交通、水电、通讯网管等基础设施处于瘫痪状态。
根据疏散方案,从24日起,卧龙保护区将在1个月内把基地内现有的27只大熊猫陆续转移至雅安碧峰峡基地,这其中包括今年配种的雌性大熊猫、种公兽和部分大熊猫宝宝。另有7只于去年出生的大熊猫“婴儿”不便远行,将从基地中转到卧龙镇政府至卧龙小学之间的安全地带饲养。
研究中心目前已开始在碧峰峡基地安装17套临时性圈舍,除16间面积约为70平方米的大熊猫房外,还专为大熊猫宝宝设立了一套四间面积约75平方米的幼儿园。碧峰峡基地在建的20套固定兽舍则将于10月中旬完工,届时所有疏散至该基地的大熊猫将搬入固定圈舍居住。
李德生表示,20多年的发展经验证明,从气候、环境、植被等方面看,卧龙地区的圈养条件是最好的,十分适宜发展大熊猫圈养种群和进行圈养大熊猫野外放归实验等研究。因此,该研究中心已经着手计划在卧龙修建一个更高水平的大熊猫繁育基地,其选址初步定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黄草坪和神树坪之间地区。
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卧龙大熊猫基地经过1个多月的努力,找回了失踪的5只大熊猫,并安全转移了包括8只奥运大熊猫在内的14只大熊猫。目前还有1只大熊猫失踪。
建立于1963年的卧龙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面积20万公顷,是中国最早建立、面积最大、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和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熊猫之乡”之誉。
1980年在保护区设立的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是世界上第一个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约占世界圈养大熊猫种群总数的60%。(记者 林甦 周正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