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DNA
提取检材后,法医会将无名遗体的创口缝合、简单整容,然后再火化
5月20日,来自国务院新闻办的消息,民政部、公安部、卫生部派出的专家组,已到灾区去指导遗体处理工作。
与此同时,三部联合制定了“5·12”地震遇难人员遗体处理意见。对那些无法辨认身份的遇难者,要进行编号、记录、拍照,提取DNA检材,并且由公安部门统一保管和检验,建立“5·12”地震遇难人员身份识别的DNA数据库。
在实际操作中,四川警方遇到了未曾料到的困难。
成都市公安系统法医力量突出的成华分局,在灾后第三天,接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急电,要求调派法医进驻北郊殡仪馆从事遗体检验。
接当时急电的成华分局刑警大队教导员李天说,出发前,他们登录公安部等网站查询,除了发现一些空难遗体检验报告外,未能找到有关地震遇难遗体检验方面的资料。如何登记,哪些信息需录入,用何种登记卡,均没有详细说明和规定。于是,他们参照刑事案件取证方法,编制一种类似于名片大小的记录卡。
李天说,根据事先的初步设想,在拍照前,他们给遗体填写一张记录卡,包含检验编号、时间、地点、遗体特征(身高、体型、衣服颜色、发型染色、四肢是否健全、有无假牙等)、遗物(手机、身份证、首饰等)、死亡初步原因、检验法医姓名等基本信息。其中,检验编号与裹尸袋序号、遗体照片编号、火化后骨灰盒编号一一对应。
接下来,就是提取可供DNA检验的材料。李天介绍,按照遗体腐败程度和DNA分析规定,检材可分血液、皮肤、肌肉、肋软骨、牙齿、高密度四肢大骨等。考虑到不少遗体高度腐败,血液不新鲜,皮肤、肌肉严重腐化,只有肋软骨作DNA检材较合适。于是,后来遗体的DNA检材基本选用了肋软骨,长度大约两厘米。
如此多的小段肋软骨该如何保存,也曾一度困扰了他们。经法医胡华子提议,他们到冲印店找来数百个废弃胶卷盒,加上75%酒精浸泡,放置在零下10至20℃的冰柜中。通常情况下,这种肋软骨至少可保存2个月。
胡华子说,若遇到腐败严重且肋软骨已腐烂的遗体,他们考虑提取磨牙,如果找不到牙齿,就用密度较高的四肢大骨来代替。
24日,胡华子和同事在北郊殡仪馆遇到了两具已全部肢解的无名遗体。他们把两个裹尸袋打开,按人体解剖结构关系,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把遗体拼成人形。拍照,登记,提取磨牙。
提取肋软骨或磨牙后,法医会将无名遗体的创口缝合、简单整容后,再火化。
据了解,地震后,四川紧急从全省7市抽调法医检验遇难者遗体,公安部又从重庆、贵州、云南、湖南抽调了184名法医和照相技术人员增援。
据最新的公开数据显示,汶川地震中已有2700余具未知名遇难者遗体完成检验,提取检材6000余份,已进行DNA检验360余份,录入DNA数据库200余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