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国家扶贫项目、外来帮扶及自身“造血”等多重拉动下,贵州省黔西南州通过25年的扶贫攻坚,使当地137.97万贫困农民打开了身上披带多年的贫困枷锁。
“政府通过产业带的规划,引导农民学到了新的农业实用技术,增强了脱贫致富的本领。”兴仁县扶贫办主任刘敏说。如今,册亨、望谟两县的早熟蔬菜、甘蔗,安龙、兴义两县市的优质稻米,贞丰县的花椒、砂仁,顶效开发区的桃子等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规模。产业带的兴起,也带动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蓬勃发展,两江公司、黄盛记公司、绿茵奶牛场、佳鑫肉联厂等一批龙头企业逐步壮大。
“如果说产业带的规划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那么州党委、政府的重视,是这些年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推手。”州农办副主任钟林勇如是说。
黔西南州委、州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农产稳州”战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州委书记陈敏、州长陈鸣明今年年初提出积极推进“五个培育”,以促进全州农民增收。即培育一批立足资源、面向市场的劳动密集型农特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企业,把农业变成工业的第一车间,不断发展壮大已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顺利实施;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意识、掌握一定生产技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增强广大农民市场意识和营销意识;培育一批农特产品销售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把“万村千乡”的有形市场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等无形市场结合起来,为农产品“网上觅市场”,逐步建立起农产品销售流通的市场体系;培育一批农特产品经济合作中介组织,走“农户+支部+合作组织+市场”、“农户+合作组织+基地+市场”等发展路子;培育一批适宜本地种植、养殖、加工,顺应市场需求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政府做指导、市场做引导、农民做主导,通过发展做大农产品基地,再走深加工、精加工之路。(刘久锋,肖克)
|